我為什麽不教兒子用筆畫畫?
(2015-04-23 21:13:53)
下一個
我從小學畫,進美術學院,從學生到教師,素描到油畫共九年。出國後,以畫家為職業,為什麽不教喜歡藝術的兒子畫素描,把繪畫功夫傳授給他?我內心覺得寫實功夫沒用,花大量時間,訓練手、眼到腦協調的素描,學藝術(Fine Art)不一定需要,就是美術設計師也不需要用筆畫。
西方的美術學院,從審美為基礎的文藝複興傳統,轉向"觀念"視覺表達的當代藝術。從上世紀上半葉,藝術家杜尚,將男用小便池送進藝術展,模糊了藝術與生活之間的區別,挑戰"藝術"的定義,各種新藝術登上了舞台,當代藝術慢慢成了主流。表達"概念"才是藝術,照片、錄像、現成品和藝術家的身體等一切五花八門的手法,當然也包括傳統繪畫,但新的手段比手繪的效果更直接,更具有視覺衝擊力,更符合人們喜新厭舊的心理,各種當代藝術展中繪畫是少數就是一個例證。簡單講,藝術家從一個"畫畫的工匠"轉化成了一個"視覺的哲學家"。
西方長大的八O後,欣賞藝術的口味同我們不一樣,拿音樂舉例,兒子從小跟我們去聽古典音樂會,可以講也喜歡,但隻是換味道而已。隻要他開過我的車,音樂肯定從古典轉換成現代,隻有音樂劇,"悲慘世界"、"歌劇魅影"和"西區故事"是二代人的共同愛好。不教繪畫功夫,有"小子"不買"老子"的帳的因素。眼高手低,自命不凡的兒子,還講:老子的東西"土"。我太太音樂學院畢業,開始自己教小子彈鋼琴,上竄下跳,請鋼琴老師教還是個"????"。我們自己學藝術,沒有覺得彈琴畫畫有什麽意思,不學無所謂。長大後,兒子說媽媽,為什麽不逼我彈琴?同學彈一手好琴,他隻會在琴上爬幾首曲子,媽氣得罵他"沒良心"。
COFA是澳大利亞的老牌美術學院,十多年前合並進了UNSW(世界排名四十多名),繪畫係也以教當代藝術為主,熱門專業是平麵設計、多媒體、服裝和環境等新科目。04年,兒子拿了UNSW電腦工程的獎學金,大學為設立新專業(電腦編程與多媒體雙學位)作準備,把他特許進入COFA多媒體選修,(美院小班教學,不收選修生)。二年後,兒子在係裏名列前矛,這證明手繪功夫,在多媒體專業不是必須的技能。兒子九年級迷上了網頁設計,參加競賽,高中拍電影,完成了中學生戀愛主題音樂片MTV,我一直是他的支持、參與者,提供我的看法、意見,古典藝術的許多原理,通過這樣的互動,傳遞了過去。所以說:我教了兒子"藝術",隻是沒教用手畫!去年,他申請哈佛MBA,他老板(谘詢公司CEO)的推薦信上寫道,他還是一個專業的美術設計師。是因為,他們公司要設計一個網站與小冊子,幾個方案Partners都不滿意,最後是兒子的方案代替了專業的設計公司。
每年悉尼有高中美術優秀作品展,美術是高考的一個課目,在七、八個地區展,再選出最好進州立美術館,展品中繪畫是極少數。今年,有個中國孩子的長條油畫入選,黑灰色畫麵,有點肌理筆觸,文字說明很好,講家鄉的霧靄空氣。朋友女兒喜歡畫,請老師照國內的方式教,素描、油畫靜物,高考畫了張寫實油畫"祖母",也進了地區展,以此作品,進入COFA的繪畫專業Fine Art,三年藝術本科,加一年的金融課程。當時,我就擔心她這個思路成問題,但我不能說什麽。最近,朋友講:女兒很無奈,沒有學到什麽東西,金融課也沒有什麽用。電腦技術的發展,使藝術的入門變得十分方便。另一個朋友女兒,在巴西旅遊拍了個片子,沒有學過美術的90後,畫麵照南美舞蹈的節奏,切換得十分流暢生動,在網絡上點擊很高。
學藝術,不一定要用手畫,用手彈琴才是正道,主要是感受與表達的能力,要相信二十一世紀的孩子,他們正處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他們有自己的判斷力,讓孩子自己去嚐試,找到有趣的興奮點,做點不靠譜的事也無傷大雅,也許歪打正著出個好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