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學西洋繪畫的我,看不到原作靠印刷品,找不到也讀不懂英文原版,讀譯文了解西方文化,"霧裏看花"般隔了一層...... 直到踏上歐洲,真實地接觸到孕育了這個文明的母體,以前對歐洲的文化積累混然一體地到了位。川普上台,禁穆斯林七國入境法令,攪得一團糟,前幾天又同澳洲總理為中東難民大開粗口...... 美澳隔著大洋,難民危機真正的受害者是歐洲,千年征戰不休的土地,建立歐盟消除邊界,為和平發展帶來了方向,但貧富懸殊加上英國退"歐",再給難民這麽一攪,前景真的不妙。我喜歡歐洲的味道,靜靜的優雅令人神往,衷心希望歐洲能渡過難關,使文化發揚光大。
翻閱著電腦中幾次遊歐的照片,點滴往事記憶浮上心頭...... 緩步行走在石塊鋪就的彈格路上,暖灰色的沙石與古撲的樓房,仿如時光倒流般展現...... 推開穹圓的橡木門,米黃色的庭院,外置的木樓梯,花壇邊的十字架,枯萎的花環、灑水壺和木桌椅散布,斑駁墻麵上的"爬山虎",透出的絲絲涼氣,莫紮特們的氣息還在嗎?百年的磚石與草木之間,才是旋律環繞的故鄉。以前的上海,彈格路也連接著小街與弄堂,不經意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幾個赤膊的壯漢們忙碌著,這是布達.佩斯的城堡山,幾大垛鋪路青石,黃色的警示線環繞,挖出舊石平整鋪沙,一塊塊鋪墊敲實,費時費力的勞作,保有著祖先原汁原味的痕跡。毀於二戰炮火的哥特式教堂史蒂芬,維也納的標幟,焦黑的牆麵塔尖觸目驚心,一磚一瓦的重建,奧地利人特意留下了這些傷痕。幾輛馬車停著教堂前等客,馬們搖頭晃腦地噴著響鼻,慢悠悠地嚼著草料,尖塔與蜂擁的遊人相映成趣,陽光下的生活真美好。在歐洲,我喜歡坐在教堂裏,不信上帝隻是為那聽得到自己心跳的寧靜。幽暗的巴黎聖母院,彩色透過玫瑰窗灑下,拱頂下是聖母的哀傷,向上的線條是天國的交響,閃爍著"曆史的記憶"!路邊的咖啡館,喝著香濃的卡布奇諾,百年的鐵製圖案,古舊的商標,祖傳的奶酪,微風中叮當作響。巷子裏是民居,看不到外置的空調機箱,鑄鐵路燈柱上靠著輛腳踏車,鐵片包裹厚重的橡木大門,飄出陣陣歡樂的童語人聲,生活在祖先遺存之中的人們,延續著古人的生活方式。
萊茵河畔的波恩,鬱鬱蔥蔥的花草,將古城裝扮得絢麗多彩。出租車慢慢地行駛,宗教節日,商店關門真安靜,中年的女司機問:"佛教徒嗎"?"沒有宗教"我答道。How come?她不解地說了句英文,真多嘴,我心裏說。人一定要有宗教嗎!來波恩,朝聖貝多芬!故居位於繁華的商業區,1770年貝多芬誕生於此,半圓灰色鐵柵門,對牆繪有單色的貝多芬肖像。一百多年前,十多位當地市民集資買下了這座舊房,成立了私人基金會,留下了英雄的二十二年的點滴印跡。文革之中,少年失學的我,一天一夜讀完了羅曼. 羅蘭的"約翰. 克利斯多夫",這以童年的貝多芬為原型的小說,把我引上了藝術之路。多變的萊茵河,時而平靜時而洶湧,如同貝多芬的命運!黃墻灰綠窗的小樓,幾尊貝多芬頭像散布綠地,樓內上下房間不少,轉個彎又是一個,貝多芬的總譜"田園"和"月光",幾把普通的椅子,簡單的生活用品,符合老悲的平民身份。牆上幾張銅版畫,有肖像也有風景,還有許多文獻原稿,古鋼琴放在窗前,玻璃櫥裏是小提琴和樂器,隨著嘰嘰喳喳作響的木樓梯向上,"Hollo"仿佛探頭打招呼的是貝多芬!地下一層,數碼的檔案室各種資料齊全,現代化的音響室,一對德國夫婦同我們一起聆聽了美妙的立體聲,黑暗中激光線條圖案,伴隨著小提琴弦樂,銅管慢慢加入了主題...... 腦海中的小克利斯多夫與貝多芬的"命運"慢慢地合攏。
學藝術,意大利文藝複興,人類童年古希臘的維娜斯、勝利女神,佛羅倫薩美術學院中的"大衛",從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菲爾延續的曆代大師作品,充滿了我的視覺感觀。對於以黑暗著稱的中世紀了解很少,盧浮宮中世紀館,除了幾個繪在木板上"苦瓜臉"也沒見到什麽好東西。布拉格是中世紀的遺存,引起了我的興趣,古城內塔樓教堂林立,建築牆麵壁角許多天使與聖徒的小雕像,由於時間久遠而麵目不清,雕刻手法幼稚,象是工匠的手筆。跨越伏爾塔瓦河的查理大橋建於十四世紀,30座聖人群雕站立了幾百年,這種"巴洛克"雕塑,似乎少了點優美的整體曲線,雕塑沒有裸露的肌肉,教規使藝術表達受壓抑,手法有點笨拙,似乎缺乏伸展力,麵露"苦"相,聖徒頭上方有金色圓環,"禁欲主義"聖徒們的表情理因如此。米開朗琪羅的雕塑,強健雄偉,充滿生氣與力量,展示了文藝複興的偉大。再一路走去匈牙利,布達.佩斯建於十九世紀的英雄廣場,千年紀念碑上的天使,曆史英雄與勇士駕馭戰車的形象,寬敞肅穆雄偉壯觀,羅馬、海德堡、維也納的青銅將軍騎馬像氣勢磅礴,巴黎凱旋門偉大地發出燦爛的光芒...... 看多了,都差不多的"優美",全是米開朗琪羅的學生,怎麽就沒有點野性,難看一點也好啊!請原諒我對前輩大師們的不敬。良好的技藝下摹拜大師,越來越沒有新鮮東西,跟隨"文藝複興"的趣味,也是"複製"!"審美疲勞"物極必反的我,反而懷念起查理大撟,那些宗教黑暗期"呆頭呆腦"的雕塑,這些工匠藝術家沒有人體解剖知識,隻能從枯燥的基督教義中尋找依據,用自己一片誠心來想象去刻畫,沒有大師的引導,反而更虔誠、是個性化的原創,細細品嚐慢慢體會,每個時代都有好的作品,優秀的藝術家,隻是特點不一樣,從多元的角度看都有閃光點!
漫遊在歐洲,人文情懷釋放下的享受,巴黎左岸的咖啡館,這裏是海明威坐過的椅子,轉幾圈那裏是雨果的故居,連墓地也是雕塑的聚集地,靜靜地觀賞可以發現許多有意思的情節,歐洲人細心地保留著作家、畫家和音樂家等名人的故居,博物館又集中了人文傳統與資料,希波克拉底是醫生的誓言,護士有南丁格爾,人文精神的傳承是人類發展的依據。每個時代都有一個由盛轉衰的曲線,而歐洲文明永遠是人類曆史最燦爛輝煌的明珠。
王元駿 2017年2月7日 寫於悉尼
@紅臉蛋兒,原文在此,指出下巴洛克不是十四世紀時的風格。咱沒讀錯,隻是頂真。中世紀在文藝複興以前,文藝複興於十五世紀達到頂盛,巴洛克要在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