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旅途中,找一個能與我們並肩前行的人,是許多人共同的願望。我看到有這樣幾個永不過時的擇偶標準:人品端正、品性善良、對人體貼、身家清白,它們就像穿越時光的明燈。
沒有什麽能比核心品質的重要性更重要的了。
第一項:人品和善良是一個人最好的品質。一個正直的人,就像是風雨中堅固的大樹。他們的善良不是表麵的,而是紮根於內心的。和這樣的人在一起,你擁有的是一種深深的踏實感,因為你知道,無論生活如何變遷,他們都會在那裏,不會輕易放棄你或這段關係。
第二項:體貼入微是讓雙方有溫度的細節。它不需要驚天動地,往往體現在最微小的地方:一個溫暖的眼神,一句及時的鼓勵,或是在你累了的時候為你泡一杯熱茶。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舉動,是滋養關係的重要養分,能讓彼此感到被看見、被珍惜。或者最直接的體現在話語“晚飯做什麽吃啊? 你有什麽想吃的? 今天咱們去哪玩? 或者行動中:你回家就有可口的飯菜或熱呼呼的茶水,也可能他/她遞過來的一個洗好的桃子。
等三項:“身家”清白,這不隻是指財富,更重要的是一個人過去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它關乎安全感,意味著對方不會把過去的包袱帶進你們的未來。這樣的純粹,能讓你們的關係更簡單、更穩定。如果有包袱,那就要看到底選擇而上還是退卻。我同事提到過她親家找對象的時候的情景,當時她的條件非常好,但是不知道什麽原因她都沒做決定。直到有一天她和別人逛街,就看到不遠處有個男人走過來全身發著光,她覺得這個人就是她想找的另一半。可誰知這個“發光的男人”的家庭的情況實在糟糕透了。當時他家住在半山上,吃喝用水都要到到山下挑水喝,生活非常艱苦。她的父母和家人不知道她為何選擇這樣一個男人。好在後來這個男人奮發圖強,闖下一片家業。她也成了所謂的老板娘了。總之,兩人的生活過得非常幸福。所以說每個婚姻的背後都有它的原因。
看著許多一起走過幾十年歲月的夫妻,讓人既羨慕又充滿思考。婚姻是一場長跑,它包含了無數個日常。那些能一起走過三四十年、甚至六七十年的夫妻,他們所擁有的,除了最初的仰慕,喜歡到坐在一起吃飯的日子,估計還有一種共同成長的能力和麵對風雨的勇氣,或許有其他我還未知和領會的東西。他們可能在年輕時有過爭吵,在生活中遇到過挑戰,但最終,他們選擇了彼此,選擇了堅持。這是一種深度的連接,超越了最初的激情,變成了一種深深的習慣和依賴。有人說兩人過日子過到最後就變成了親情。看著他們,我們也許會問自己,這樣的感情到底是如何煉成的?也許答案就藏在前麵提到的那些樸素的標準裏。
與其說羨慕或失望,不如說這是一種啟發。它提醒要尋找另一半時,除了看對方的外在,更要深入了解他們的內在品質。因為最終,正是這些內在的品質,決定了我們能否一起走過人生的每一個春夏秋冬。年輕人找對象,其實有的時候做父母的反而著急,子女的並不是很著急,所以這也是常說的皇帝不急太監急。在我看來呢?父母的參與和安排有的時候並不是最好的。允許一切發生,讓孩子尋找自己想要的,也許她/他的姻緣就在不遠處。就我自己的婚姻來說,酸甜苦辣自知,但我們可以努力讓生活過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那麽,在你看來,除了這些核心品質,還有哪些是你認為在尋找另一半時特別看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