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芳日記

在這裏分享一下我在美國的日常生活隨感及家庭見聞,此博客純屬個人愉樂。
個人資料
北美新疆妞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學《心經》的了悟

(2025-08-28 18:27:58) 下一個

曾經在某個寧靜的瞬間,看著一朵盛開的花,或是腳下的一片落葉,突然感悟到一些以往未明的東西?

今天讀書讀到一段讓我思考的文字。在這分享這段讓我很有感觸的話:“佛之所以會這樣說,是因為人世間所有的一切,既沒有絕對的開始,也沒有絕對的完結,沒有絕對的醜惡,也就沒有絕對的純美無瑕…”

這段話,像是給我的頭上亮了一盞燈。它其實正是佛教《心經》中最核心的智慧。今天,我想在這寫下我對這部經典的理解,如何幫助自己看清生命的無常與相對。

人生的“開始”和“結束”隻是形式的轉變,

《心經》上說“沒有絕對的開始,也沒有絕對的完結”。這聽起來是不是有點玄。所有事物都不是憑空出現的,也不是徹底消失的。它們隻是由各種因緣和條件組合、然後分解。先生曾提到一粒種子發芽,是土壤、水分、陽光等無數條件聚合的結果。而一朵花凋謝了,它並不是“沒了”,而是它的養分回歸了大地,成為下一朵花、或另一棵樹的養分。一般人所認為的“結束”其實是另一個“開始”。最終會發現,那些曾讓我們心碎的離別,或許沒那麽絕對,而我們所珍視的美好,也並非是永遠(有人叫永恒)。一塊普通的石頭就是因為我們心裏的評判,我們賦予它意義,所以有了美醜之分。

當放下執著,就不再有美醜好壞之分。讀過或看過聊齋和唐僧取經的故事, 應知道美女萬年枯。雖說曆史或者雜談一樣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並不是要我們否定物質世界,而是要我們看透它的本質。它告訴我們,所有事物都是因緣和合、隨時變化的,沒有什麽是永恒不變的。當我們理解了這一點,就能放下對物質的執著,從而獲得內心的自在與解脫。不是說我們不在乎好看的衣服,大房子,好車子,是說享受的時候歸享受,但是一些外在的東西終將會離去,我們要揭開覆蓋在麵上的,了解他內在本身的些東西----對於物質的執著程度。

我想這些都是我所了解到的《心經》的智慧。當心無牽掛,它也就無法再困擾我們的身心。這就是我所了悟的《心經》裏的「心無掛礙,無有恐怖」的自在境界。

人生,或許是一場活在當下的覺醒。

《心經》不是一本隻適合僧侶的經書,它更像是一張地圖,指引我們穿越人生的迷霧,不再被表象所困。真正的自在,不是擁有一切,而是對失去不再恐懼。這場對無常與相對的覺醒,正是《心經》帶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pancakes 回複 悄悄話 好文!讀懂《心經》,榮辱不驚。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