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走進羅斯福高中(Roosevelt High School)的體育館,成為這場青少年機器人工程挑戰賽現場的一名旁觀者。這裏正在進行一場由 24 支隊伍參與的激烈角逐,賽程已推進到最扣人心弦的八分之一淘汰賽。
然而,真正吸引我的,不是計分板上不斷跳動的數字,也不是機器人在場上風馳電掣的速度,而是那些洋溢著青春熱情的麵孔,以及隱藏在比賽喧囂背後的,一種熟悉而又溫暖的、關於奉獻和成長的故事。
我看到孩子們圍在場地邊,目光緊盯著他們的控製器,耳邊是快節奏的背景音樂和裁判宣布得分的聲音。無論是剛剛經曆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還是帶著失落迎接一場惜敗,他們總能迅速調整過來。
他們的歡笑聲和偶爾的打鬧,給我帶來一種強烈的、穿越時光的感受——我也曾年輕過。這種不受結果束縛、全情投入當下的激情,正是這種高強度 STEM 競技的魅力所在。勝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他們在每一次比賽中,學習如何麵對挫折,如何為下一場挑戰重新調整策略。
作為一位曾經陪伴兒子走過機器人競賽旅程的家長,我深知這種激情背後的努力。
我兒子當年曾半夜在客廳裏對著他的機器人進行調試和編程。那份工程筆記(Engineering Notebook)中的每一個錯誤的草圖、每一次失敗的測試記錄,都凝聚著無數個日夜的心血。這本筆記不隻是一個文件,它是一份心路曆程的記錄,是孩子們學習如何將一個抽象的想法,通過嚴謹的工程設計流程,最終轉化為一個有形機器人的證明。
今天,我的兒子正以一位裁判(Judge)的身份回到賽場。我相信,當他評估這些年輕工程師的設計構思和工程筆記時,他能帶著一種專業的共情去認可他們。他所評判的,不是一時的得分,而是這群孩子所展現出的嚴謹的科學方法、優秀的團隊合作以及對解決問題的執著。
我在賽場邊遇到那位女老師及好幾位學生的家長。非常明顯這場盛會得以成功舉辦,要歸功於這些和那些默默奉獻的“隱形英雄”。我尤其敬佩羅斯福高中的競賽領隊老師。她犧牲周六的寶貴休息時間,以極大的熱情和精力來組織和支持這場活動。還有在場所有的義工、家長和工作人員。他們不僅為孩子們提供了展示和學習的平台,更是在用行動支持競賽所倡導的:提升電腦機器人控製能力、培養工程製圖思維,以及團隊協作精神。
走出體育館時,我不僅看到了孩子們對未來的熱情,也深刻意識到這場教育盛宴背後的巨大支持係統。
我們必須感謝那些創造出這一卓越機器人平台的發明者和企業;感謝所有提供全球化、公平競賽平台的組織機構;以及所有慷慨的讚助企業和部門,是他們確保了這一 STEM 項目能夠持續並普及全球。
正是這些老師、導師、家長、義工以及體係的創始者們,共同構築了這場競賽最動人的光芒。它不隻是關於機器人,更是關於下一代創新者和領導者的誕生。
致敬所有貢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