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每年的三、四月份是氣候變化最大的季節,時冷時熱,冷熱之間來回拉鋸,所以每年這個時候是發燒、感昌、咳嗽的高發季節,而這些恰好也是新冠的症狀,所以現在是加拿大的至暗時刻,凡稍許不舒服的人立馬把自己和新冠聯係在一起,這應該是本能的應激反應。不說別人,我最近三天感覺嗓子有些不舒服,我馬上查找有關症狀的描述。除了前一段人們共認的咳嗽、頭痛、咽喉痛、發燒、疲倦、腹瀉、肌肉疼痛外,最近又有人說嗅覺和味覺喪失。總之,這個新冠肺炎確實體現個“新”字,從網上資料來看,目前無法歸納出典型症狀的標準,現在還是一個瞎子摸象的階段。我吞咽食物沒有任何感覺,就是喝水時候有那麽一丁點的感覺,除此之外沒有別的症狀。要說有什麽不一樣的就是最近的胃口特別好,常常感到餓,希望這個不要成為新冠的症狀之一。
在未知麵前,人們總想做些什麽得到一些掌控感,前一段搶購廁紙就是這種心理的體驗。搶購廁紙也不是第一次出現,以前預報颶風或者暴風雪的時候也發生過搶購。這個新冠病毒所帶來的不確定性甚至要比暴風雪更大,因為它是一種未知的病毒,目前仍然沒有任何疫苗,人類對它的高度傳染性、死亡率和持續的時間都所知甚少。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很容易感覺生活失控了。其實我們人類並不完全具備理性地處理失控的能力。我們經常會做各種合理或者不合理的事情,來創造一種自己仍然能控製局勢的感覺。之所以搶購,其實就是人們在試圖通過搶購來獲得一種掌控感。那為什麽偏偏要搶購衛生紙呢?
因為衛生紙很便宜。它不像蔬菜、水果非常容易過期,衛生紙能存放很長時間,而且肯定能用完。當人們想瘋狂采購,重新找回掌控感的時候,衛生紙就成了一個風險很小、門檻很低的選項。
從心理學角度講,人們都有一種從眾的心理,也就是說人們彼此喜歡模仿。其實,這個模仿也不完全是個壞事,是人類長期進化出來的一種本能,是寫進基因裏的生存直覺。我們的祖先生活在遠古叢林中,當其中一名成員發現某種危險而開始逃跑時,其餘人也會開始奔跑,不管他們是不是看見了真正的危險。集體行動提高了我們的生存率,在演化過程中就逐漸成為一種直覺,讓我們不自覺地會模仿其他人的行為。
同樣的,在超市裏,你看著周圍有人在搶購某種物品,禁不住會想:也許他們知道什麽我不知道的事情?如果我不照著做,會不會陷入糟糕的、危險的境地?於是就隨眾買一大包吧。當然現在的媒體也放大了這種效應。搶購衛生紙表麵上看對於防控病毒沒啥用,但放在人類需求的基本框架下去看,它反而是合情合理的。這種行為,用極低的成本和非常小的努力,滿足了人們的心理掌控感。說句實話,我家也買了些,但不是在最近在超市搶購的,而是在加拿大疾病爆發之前,乘Costco打折的時候從網上買的,既便宜又送貨到家。
恐怖小說家霍華德·洛夫克拉夫特就說過這樣一句話:人類最古老而強烈的情緒,便是恐懼,而最古老最強烈的恐懼,便是對未知的恐懼。
當然,比無知更可怕的是輕慢。現在歐美人都已意識到問題的嚴峻性,也感受到恐懼,希望一係列措施的實施,能像國內一樣,染病人數早日出現拐點到清零。
妻子又在家裏開始用壓麵機做麵條,說要多做些放冰箱裏,其實她昨天已經包了很多餃子凍了起來。我開玩笑說:你的這些做法和搶購衛生紙的心理活動是一樣的,在生活的不確定性中找到掌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