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不錯,又是餃子!
自從留學生來到我們這個城市,無論春節、中秋節聚會,還是感恩節、聖誕節這些老外的節日聚會,也無論是在我們家裏還是在外麵,從來沒有離開過包餃子活動,包餃子已經成為我們每次聚會的保留項目。我發現同學們似乎也比較喜歡這項活動,喜歡的原因我認為有四個:第一,這不需要特別的技巧,任何人都可以參與;第二,包餃子有一種過年和家人團聚的味道;第三,大家可以圍坐一起,一邊幹活,一邊還可以聊天,其樂融融;第四,餃子確實吃起來味道也不錯,再加上是大家自己勞動所得,那滋味又有了不同。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每次聚會完畢,我和我愛人累得精疲力竭。名字叫做包餃子,其實大量勞動都在前期的準備工作,活麵、剁菜、拌餡都是非常累人的工作,還需要一定的經驗和技巧,而這些活別人基本也幫不上忙,同學們的幫忙一般都是從拌好的肉餡和現成餃子皮開始。每次聚會完後,我愛人就說,下次聚會不再包餃子,太累人了。可是每次過節之前,不用我說,她又開始為包餃子做準備了。這個羊年的春節聚會,也不例外。聽說很多同學以及他們的寄宿家庭家長報名要來參加,我們早早就開始準備。先去渥太華的華人超市買來過年聚會需要的所有材質,特別是包餃子需要的所有原材料,僅大白菜就16棵,肉餡30磅。雖然聚會的時間是剛過去這個星期五下午,實際上,我們從星期四就開始前期的準備工作。好在這次買的現成餃子皮,不用擀皮,可光剁白菜、拌餡從星期四下午2點一直幹到晚上9點半,除了為第二天學生們聚會時享受包餃子這個活動所準備的餡料外,我愛人自己一人提前還包了400多個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