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64)
2017 (57)
2018 (66)
2020 (84)
2021 (85)
2022 (75)
2023 (43)
第五十一個州
美國對加拿大加25%關稅緊急叫停。 停的好, 風向已變, 30天裏一切皆有可能, 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找個台階, 大家都能夠順理成章地從高台上下來, 心平氣和腳踏實地地執政過日子。
特朗普一上任就大掄金箍棒, 把天地攪了個混混沌沌, 渾水摸魚, 為美國的”再次偉大”爭取最大利益, 倒也無可厚非,但是明目張膽地無視北美自由貿易協議, 對幾十年的盟友加唯二的近鄰征收大額關稅, 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 也真是讓人大跌眼鏡。 特朗普到底想幹什麽, 他這麽做, 可以讓美國和美國人民得到什麽真正的利益?
特朗普的關稅威脅, 掀起了加拿大民眾的買國貨熱潮,加拿大人開始看貨物標簽了,哪些是加拿大生產的,哪些是美國產的,有些商店特意在加拿大產品旁邊標注加拿大國旗, 以方便民眾挑選。 早上上班路上聽廣播, 一個主持人說她去超市買東西,聽到旁邊有人講話,女生對男生說,我本來沒有打算買薯片的,可是這個薯片是新不倫瑞克省產的啊,我得買一包。加拿大是一個移民國家, 多倫多更是聚集了世界各地的形形色色的人種,大家各自為政相安無事,像今天這種從總理到民眾眾誌成城,一致抗美的情形,在我二十幾年的移民生涯裏,還沒有見到過。
Oh well, 我老板琳達說,你加我們也加, 我們加油氣電,切斷油電氣,難道他特朗普就不怕美國的北部州變成黑州冷州 (cold and dark sates)嗎?
加拿大政府與民眾的強烈反擊, 是不是終於讓特朗普認識到,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是互惠互利的,而不是某一方對另一方的施舍,打破這個協定, 是個兩敗俱傷, 不明智的做法?
Bill是特朗普粉, 興致勃勃地拿“美國的第五十一個州” 說事, 但是Bill是個實際的人, 絕對不會對自己的利益讓步, 用自己左手的矛去搏右手的盾,一番較量之後,得出結論, 加入美國, 對加拿大人無益, 最大的壞處就是全民醫療的丟失, 讓我們的老年生活失去基本保障。
你怎麽想? Bill掉過頭來問我。 我怎麽想,對於開始展望退休生活的個人來說,醫療當然也是關心的重中之重, 還有安全問題, 加拿大城市的治安,雖然最近這幾年隨著難民的大批湧入江河日下,與十幾二十年前那個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加拿大不可同日而語,但是與美國城市相比,還是好了很多。 從大的圖片,國家層麵來看, 加拿大地廣人稀,資源豐富, 現在加拿大人可以躺在豐富的資源上麵睡大覺, 如果真是加入美國, 那些資源還能安安穩穩地在地下待著? 估計很快便會被其他的五十個州算計瓜分了去。
加拿大白人大多親歐, 對美國沒什麽感情, 對加入美國持強烈反對態度, 把特朗普的 “第五十一個州”的說法當成個笑話。有不少華人不介意 (我想印度人應該更加向往)成為美國人, 說美國是世界第一大強國,誰不想成為強國的一員呢?詹妮說,也有他們的道理,反正都是移民,移民沒有強烈的民族意識,在哪個國家待著都是待著。
也有人說,去美國的都是精英,這次主動拉你們進美國做精英,何樂而不為呢。 嗬嗬,做精英我們自己有腿,為什麽要讓你拉呢? 跟美國相比, 加拿大人少,市場也就小得多, 美國人多,市場大, 熱鬧, 對年輕人的吸引力還是比較強烈的, 加拿大有年輕人去美國讀藤校 (算是高智商的精英一族),畢業以後不少留在美國就業生活。 對我們中老年人說, 當另當別論, 我們這一批兩千年左右登陸加拿大的技術移民,能在加拿大找到工作的基本上都在加拿大安居樂業了,找不到工作的, 一波人去了美國,一波人回了國。當然也有主動回國去找工作的,一般都是在加拿大讀了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MBA),因為語言問題在國外直接進入管理層不易,想要回國輕輕鬆鬆做管理大展宏圖的。主動去美國的也有,但是少之又少。
同事克裏斯,典型的加拿大白人, 不喜歡特朗普,說,他難道不知道很多加拿大人不喜歡美國嗎? 第五十一個州,加拿大是沒有興趣的,也許加沙可以哦。
曉青周末愉快!
+1 我也是這種感覺,不知道為什麽會有這一出。
謝謝沈香,周末愉快!
+1 嗬嗬 我也是這種感覺,而且隻有回多倫多時才覺得是回家,其他地方包括中國都不行。
我知道的也是很多人葉落歸根。年輕人覺得應該走出去看看世界,美國也好,其他的國家也好,然後選擇自己喜歡的地方居住生活。 美國的就業市場大,某些專業工資也高,熱鬧,很多年輕人喜歡。
這些年Trudeau的管理確實不得力,怨聲載道,希望新的總理/政黨能讓加拿大走回正道。
問覺曉好,周末愉快!
加拿大曆史上被誰侵略過?最後是趕出了侵略者。
“也有人說,去美國的都是精英,”我的家庭醫生說,當年多大醫學院畢業的同學除了他,都去了美國,現在都退休回來養老了。朋友小孩子是大學畢業去矽穀,錢多。
我不讚成女兒去美國的,雖然她那行在美國賺的更多。她說先考下美國執照,同學都這樣,備著。
這幾年是物價漲幅太多,好在我這樣的底層小百姓扛得住。地鐵都很髒亂差,見到地鐵上吸大麻。
美國也有美國的“無依之地”。當年美國獨立時的保皇派不是投靠了加拿大。:)
我每次飛回多倫多,感覺回家。
多市人 發表評論於 2025-02-08 16:54:51
”008年金融風暴後,多倫多到處是來自美國的廣告和講座,邀請加拿大人去Florida, California, Arizona買房買地投資.”
我們這些努力工作的人就是那些羊, 我們交高額的所得稅,支撐著我們的社會福利係統,為老人孩子謀福利,我不能為他人說話,我自己還是心甘情願的。
希望加拿大人同意吧,接受美國的好意。
---------------------------------
也就隻能怪加拿大人的好歹不分咯。
猶記2000年dot.com泡沫後,大量失業美國IT專才逃到加拿大來求職,公司的HR同事告訴我幾乎每天收到一些前xx公司員工的resume;2008年金融風暴後,多倫多到處是來自美國的廣告和講座,邀請加拿大人去Florida, California, Arizona買房買地投資.
前車之鑒,前景難卜啊!
周末愉快!
區旗是楓葉旗,小土豆是區長。
希望加拿大人同意吧,接受美國的好意。
加拿大是我心目中的社會主義社會, 低收入人口生活有保障,能夠保障孩子和老人的基本利益, 比如教育,住房,醫療,我們剛來時,沒有收入, Emmy的體育藝術類的課程免費,到了Allen收入高了,要交全額學費。 我公公婆婆移民十年拿養老金, 享受醫療, 看病吃藥做手術住院,住院的飯食都是免費的,住老年公寓,房租最多交收入的1/3, 低收入少交, 高收入多交,他們沒有在加拿大工作過一天,所以我們交高額的所得稅,也交的心甘情願。
謝謝佳園,祝新年吉祥如意。周末快樂!
祝你們闔家蛇年吉祥,幸福快樂!
+1 說到底, 人要先做人,再做事,國家也一樣。這麽不顧禮儀沒有尊重地把別人往泥裏踩, 說到底是把自己的位置降到了跟汙泥一樣的高度。
特朗普和馬斯克有很多優點, 也有很多缺點,在狂妄自大,口無遮攔這一點上,非常合拍。
是的,魁北克應該是加拿大最親歐的省份。 加拿大人更喜歡歐洲人,歐洲人也更喜歡加拿大人。 我們去歐洲旅遊,當地人總以為我們是美國人, 一聽說是加拿大人,馬上很明顯地熱情起來。
謝謝客觀理性的留言,周末愉快!
+1 多謝你客觀中肯的評論。
我家情況跟你家相似,我們雖然一直在加拿大工作,但是我老公Bill做IT contractor, 美國的就業機會更多, 他一直選擇待在加拿大,我做engineering, 在美國公司加拿大分公司做了十幾年, 去美國找工作也沒什麽困難,不去美國自然有自己的喜好和考慮。 我女兒在美國讀phd, 美國就業機會多, 打算畢業至少在美國工作些年,再考慮最後在哪裏生活。
周末愉快!
什麽都還沒有發生,就把一個國家的總理直接叫做州長,這是不合適的,即使這位總理的工作確實沒有做好;這世上除了先進強大,雄才偉略,也還有文明尊重,還有禮儀優雅。有加拿大國籍的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把加總理叫做姑娘,也是狂得沒有了底線!
法語省魁北克也更傾向於歐洲。
回複 '多市人' 的評論 : 嗬嗬,問好多市老鄉,如果加關稅實施,我也打算優先買國貨,盡量減少美國旅遊。 但是我覺得這種兩敗俱傷的加關稅政策很難落到實處,因為雙方都得不到實質性的好處,兩敗俱傷,有什麽意義呢。
----------------
完全讚同你的看法和文章中提到的許多方麵。
我在加讀博後,有十分滿意的工作,幾十年間常往來於加拿大和美國間。兒子上大學去了藤校,畢業後在美國又有了十分如意的工作,我們在兩國間自然跑得更多,相對文學城看到的很多鍵盤俠,對兩國的多方麵更有比較性了解,也真誠希望兩國和平相處。
+1 是的 加拿大政府應該重新評估自己的經濟模式,這些年來因為便利,進出口太多依賴美國,不是萬全之計。
問好多倫多老鄉,周末愉快!
這是最近的加拿大民調之一報道: "特朗普徹底得罪了加拿大人:三分之二表示不買美國貨,不去美旅遊”https://info.51.ca/articles/1394030#specific-article-comment
謝謝亮亮媽,也祝你們蛇年吉祥健康如意,
謝謝暖冬, 也祝你蛇年吉祥, 健康如意!
大讚你代表加拿大移民發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