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魯番
8月3日 晴
吐魯番,吐魯番,葡萄,葡萄!
一提起新疆,就會想到吐魯番;想到吐魯番,首先想到的就是葡萄。然而,去了才知道,吐魯番有的,不僅僅是葡萄。
吐魯番,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部,天山南麓。地名係維吾爾語,意為“都會”。漢為車師前王地,晉置高昌郡,唐置西州,宋為高昌回鶻王國。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設吐魯番直隸廳。1984年設市。礦產資源豐富,具有多共生、綜合利用價值大、埋藏淺、品味高、易開采等特點。盛產葡萄,有500多個品種,堪稱“世界葡萄植物園”,市新疆重要產棉區之一。生產的長絨棉具有纖維長、細、強的特點。為紡高支紗和特種紡織工業的原料,一直是國際市場的緊俏商品。吐魯番有“火洲” 之稱。夏天十分炎熱,曾有過49.6度的高溫。中午時的地表溫度最高可達80度。7、8、9月份是吐魯番最炎熱的時節。
早晨8點,司機準時來接我們了。這回雇的車是輛捷達。比前天去冰川的桑塔納就次了點,而且沒有空調!完了,這回可死定了!可以真真切切地體驗一把“火洲”地滋味了:(
新疆這地方很大一特點就是地廣。麵積占了全國國土的六分之一,但地勢平坦。車在高速公路上跑得挺快,最快的時候達到了130km/h!一路上司機挺高興,有錢可賺了。昨天才把價錢談好,他就歡天喜地地回去洗車,還說可以帶兒子去南山玩一趟了。近幾年,來新疆旅遊地人開始多起來,像新疆這樣地方又大,景點又分散,最適合3、4個人包輛出租車出去玩。出租車司機也樂意這樣。在旅遊旺季,跑一天就是幾百上千的收入,除去各項費用,也有非常可觀的一筆。不過,今年各地的旅遊都相當的冷淡。都是不久前非典給鬧的。這樣一來,倒便宜了我們這些散客,無形中節省了不少銀子,而且不用人擠人。
半路上,路過一個風力發電站。生平第一次見到那麽大的風車。單一個風葉就有5米多長,一大片風車,甚是壯觀。今天風不是很大,風車轉的很慢。聽司機說,在新疆有些地方風很大,最大能達到16級,火車都能被掀翻!16級!一個無法想象的數字!我突然想,萬一遇到了這樣的大風,這些風車怎麽辦?還是當時決定在這裏建風力發電站的時候,就已經算好這裏不會刮那麽大的風了?又長見識了。^_^
經過一個鹽湖,司機指著前麵山上一片灰白色的東西說那就是達阪城了。那麽有名的地方!我使勁瞪大了眼睛,可是除了看到一片灰白灰白,像大石板一樣的東西外,什麽都沒看到!難道說,這就是那傳說中非常有名的達阪城?就是王洛賓老先生過《達阪城的姑娘》中的達阪城?先來看看達阪城古鎮旅遊景區的簡介吧:
達阪城古鎮旅遊景區位於達阪城鎮東3公裏處,白楊河峽穀口。該峽穀古稱“白水澗道”,是古絲綢之路新北道的咽喉要衝,今新疆通往內地的交通大動脈。景區外,遠有巍巍天山和聖潔的博格達峰。近有坦坦濕地和多姿地“歪脖樹”;景區內,古城相伴,河水穿流。衝天白楊,婀娜榆柳之中,古樸雄渾地景觀建築錯落點綴,大唐盛世地邊塞風情盡顯其中。漫步河邊,流水淙淙、浪花歡唱;把酒臨風,旌旗獵獵,綠樹婆娑;登高遠眺,群山環抱,雪峰巍峨;俯首回望,牛羊點點,河水彎彎……世外桃源地生態園景,飽經滄桑地絲路文化,等待您遠離喧囂的都市、浮躁的生活,來這裏經曆、感悟……
再來看看《達阪城的姑娘》的歌詞:
達阪城的石路硬又平啊 / 西瓜大又天吔 / 那裏住的姑娘辮子長啊,兩個眼睛真
漂亮 / 你要是嫁人 / 不要嫁給別人 / 一定要你嫁給我 / 帶著百萬錢財 / 領著
你的妹妹 / 趕著那馬車來
看吧,誰見了這樣的介紹,沒幾個不心動的。據說,有兩個小夥子就是為了這首歌,專門跑到達阪城來看姑娘了。站在大街上瞪大眼睛望了一天,失望而歸,忿忿地埋怨王洛賓,說他是個大騙子,擺明了是在欺騙人民群眾純潔地感情!換作我也是,單看看這達阪城地外觀,寧願繼續在喧囂地都市、浮躁的生活裏泡著,也不想在這裏待上一天!所謂眼見為實,這回算是有深刻的 體會了。
過了達阪城,司機在一個叫小草湖(很好聽的名字)的加油站停了下來。說是下來放鬆放鬆。小草湖是個著名的風口,過了這裏,就進入吐魯番的地界了。果然,一下車,就覺得風力強勁,且是暖的。看來,從現在起,舒服的日子到盡頭了。
過了小草湖,明顯感覺車在下坡,溫度也越來越高了。眾所周知,吐魯番的海拔低於海平麵100多米。前兩天才上了3800多米的冰川,今天又下到海平麵100多米的吐魯番!自己都有點開始崇拜自己了。f^_^;
大概10點多的時候,進入了吐魯番城內。一個字——熱!公路兩旁全是賣瓜果的。爸爸下車,不一會兒抱回3個黃爽爽的大香瓜。“ 猜,這3個瓜多少錢?” 我想了半天,試著問:“3塊?” “ 錯!這3個瓜一共7毛錢!!” 老爸一臉得意。我突然有了一個想法,要是能把這裏的瓜果倒到日本去賣,豈不是賺死了?估計做夢都會笑醒的。值得回來好好考慮,要不要改行,或是搞點副業……
終於,來到了今天吐魯番一日遊的第一站,坎兒井。一走下車,就覺得一股熱浪撲麵而來,烘得人難受。但一下到井裏,頓感一片清涼,簡直就不想走出去了。
坎兒井是沙漠戈壁地區一種特殊得灌溉方式。是與萬裏長城、大運河齊名的我國古代三大工程之一。據介紹,吐魯番地區得年降雨量隻有幾百毫米,而年蒸發量在幾千毫米。吐魯番之所以能成為一片綠洲且瓜果如此出名,全靠這坎兒井得灌溉。這也是當地人民依據吐魯番得地形地勢,千年來勤勞智慧的結晶。吐魯番盆地的四周大多是幹燥的戈壁灘。遠處是天山,從天山到盆地,自然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斜坡。為雪水滲透到地下,流到盆地創造了有利的自然條件。坎兒井就是把這些地下水引向地麵的方法。坎兒井主要由豎井、地下暗渠、地上明渠、澇壩組成。人們在山腳下暗一定間隔挖一排豎井,井深十幾米到幾十米不等,離雪山越近,井就越深。然後在井底開挖暗渠,連通豎井,利用地勢的自然傾斜,把水引出地麵,用於灌溉農田。其中,暗渠工程最為艱巨。一般要在地下開鑿幾公裏到幾十公裏。極幹旱地區的吐魯番縱橫交錯的坎兒井有1500多條,總長度5000多公裏,號稱地下萬裏長城。從漢代至今已有2000年的曆史。看著這坎兒井,喝著甘甜的井水,一邊感慨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毅力。這麽幾千公裏的長渠,生生是人工用鋤頭一點點挖出來的啊!佩服!佩服!要是沒有這坎兒井,又哪有吐魯番的瓜果飄香?
出了坎兒井,我們抓緊時間往第二站高昌故城而去。為的是能在下午最熱的時候趕到葡萄溝,這樣能稍微好受點。
高昌故城位於吐魯番市東約40千米的地方。故城先後又1500餘年的曆史。至明初始廢,曾在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故城總占地約1公頃。城垣略成正方形,周長5千米,為土所築。現大部分殘存,全城分外城、內城、宮城三部分。城市建築遺址星羅棋布,在故城西北不遠處的村莊內,還分布著一些古墓葬群。
說真的,高昌故城真沒什麽看頭。大概是因為這地方長年幹旱少雨,建房的材料都是些泥土,幾乎看不到一磚一瓦。再加上千年來的風吹日曬,早已看不出古代繁華都市的影子。看到的事實一片土黃的殘垣斷壁。顯得格外的荒涼。看著這些殘跡,很難想象這竟然是古絲綢之路上盛極一時的大都市。
在高昌故城逗留不太長時間,我們又往這次一個比較重要的景點——火焰山駛去。
火焰山距吐魯番城約50千米。位於吐魯番盆地北部。東西長90米,由於山體岩石多為第三紗砂岩,呈紫紅色,在烈日下如燃燒的烈火而得名。山體寸草不生,曰“ 飛鳥不敢來” 但山中又一條長約8千米的葡萄溝,溝內卻是另一番景象。
此時已接近正午,越來越熱了。開著車,有風吹著還略為好受些,一旦停下來,便覺得熱浪滾滾,摸哪兒哪兒燙。整個人就像在烤箱中一樣。要多難受有多難受。來到火焰山下,果然值得一看。火紅的岩層,在藍天烈日的映襯下真讓人感覺像置身火海一樣。不知為什麽,看到這火焰山,會突然想到了澳大利亞。雙腳剛踏到地麵,媽媽立刻閃到一個房沿下對我和老爸說:“你們去玩吧,我就不去了,在這裏等你們。” 可算是被我逮到一個嘲笑的機會了:“ 今天可是媽媽拖後腿了哦,看你們以後還說不說我!” 說是這樣說,腳下可一點也不敢怠慢。我和老爸也是用最短的時間逛了一圈,留了幾張影就迅速撤離了。打開車門,一坐進去就是一聲慘叫。隱約中,似乎看到屁股下冒出一股白煙,一不小心,難說還能聞到一股焦糊味,燙熟了!!一行人,逃也似的向葡萄溝衝去。一路走,一路想,當年西遊記過火焰山那集到底是不是在這裏拍的?要真是在這裏,怕是會死人的!
接近葡萄溝,綠色多了起來,感覺也好像涼了一點點。道路兩旁擺滿了一筐筐的葡萄。估計一筐要不了幾個錢。葡萄溝是火焰山中的一個峽穀。南北長8公裏,東西寬1~2公裏。北部是低丘戈壁,南麵是開闊富饒的綠洲。溝穀兩岸對峙,陡峭的崖壁上長滿密布如簾帷的野葡萄、刺薔薇;溝內 溪流環繞,葡萄藤蔓層疊,在葡萄園之間,影影綽綽的葡萄幹晾曬房屹立在幹熱的漠風中。登上山坡,獨有的西域田園風光盡收眼底。葡萄溝葡萄品種繁多,有500多個優良品種,葡萄溝堪稱“世界葡萄植物園”。
進了葡萄溝,頓覺一陣涼爽。密密的葡萄架下是一個個小吃攤,這裏的葡萄全是剛摘下來的。而且是食べ放題!想吃多少吃多少。於是,樂得一頓狂吃。吃完了,當然少不了買點土產,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葡萄幹了。新疆吐魯番葡萄溝的葡萄幹!想起來都讓人興奮不已,味道當然就更不用說了!
吃飽了葡萄,趁興在溝內轉了轉。隱約中從葡萄架深處傳來一陣熟悉的新疆民歌。循聲而去,原來是王洛賓老先生的紀念館。裏麵陳列了他老人家的生平和創作的大部分民歌手稿。館外,一塊黑色的大石上刻著他的墓誌銘:
人民音樂家王洛賓墓誌銘
公元一九九六年三月十四日淩晨洛賓仙逝二十日向遺體告別二十二日送骨灰進京邊城烏魯木齊三降大雪天公為其誌哀世人無不稱奇
王洛賓原名榮庭一九一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生於北京三四年肄業於北京師範大學音樂係三七年投身抗日救亡宣傳展轉千裏駐足青海四九年參加解放軍進入新疆樂壇耕耘六十餘載創作歌劇六部搜集整理歌曲千餘首出版歌集八部情音怡神中外沸揚殊才飾疆懿範流光洛賓名重其歌獲國家金唱片獎在那遙遠的地方和半個月亮爬上來為二十世紀世界華人音樂經典達阪城的姑娘和阿拉穆罕等歌久唱部衰他多次赴國外辦音樂會於講學聯合國總部展示其民歌成就巴黎音樂學院音樂教材和世界歌星羅伯遜保留曲目均有其歌洛賓重誼為學生幼兒譜曲為邊關將士揮筆為工農大眾抒情為海外華人合唱團贈歌情深意切眾口皆碑洛賓謙遜對民謠之父音樂大師西部歌王等稱謂淡然處之卻將新加坡友人贈其傳歌者三字視為珍寶洛賓愛國兩次鐵窗之苦未斷其雲遊樂海振興民樂之夢終生致力於讓中國民歌流行於世界五百年之宏願洛賓大誌舍愛妻黃玉蘭及三幼子在京隻身西進五一年妻病故後獨身苦將三子養育成人耄耋之年堅持自理拈米舔骨接見之至樂騎單車至八十有二其作品通俗樸實大氣源其品性也
千裏駒兮親於馬群需伯樂兮相而拔晉西部曲兮留於民唇承洛賓兮識而傳真駒無伯樂兮無以千裏曲無洛賓兮中外寡聞民間瑰寶兮擷之於民人間絕唱兮得之於心傳歌之誌兮可嘉於欽洛賓之功兮青史永存
費了好大勁讀完了,對王洛賓老人家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居然能夠在這樣貧瘠、荒涼的大西部生活工作那麽幾十年。寫出那麽多經久不衰的好歌。居然能在那麽枯燥的地方發掘出美來,譜寫成歌,眾人傳唱。真不愧是傳歌者。通過他的歌,人們開始了解西部,也是因為他這些歌,才讓西部變得那麽引人。臨走時,還聽說了一段王洛賓與雲南失之交臂的故事。當年他老人家坐火車進西部。一不小心睡過了頭,錯過了昆明。一覺醒來發覺已經到了新疆了!唉,要是他當年沒睡過頭,來的是咱雲南該有多好!不知道在他的筆下,雲南更會是怎樣一個美麗神秘的地方?可惜啊……
返程途中,我一直在想,吐魯番這地方,瓜果雖然誘人,但這一生來這麽一次也就夠了。實在受不了這裏的熱。也有人說,來吐魯番就是來感受這裏的熱的。對此,我無話可說。人這個東西就是很奇怪,越是沒有嚐試過,沒有經曆過的東西,就越想去試一試。雖然有些時候明知道滋味不好受。怎麽說呢,這就叫做自討苦吃吧。不過呢,開眼界了,也就值了!不是嗎?
遊完了吐魯番,新疆之行也就告一段落了。其實,新疆還有好多好地方,隻不過路程太遠。來回都是一兩千公裏,去一趟至少4天,實在沒有那麽多時間和精力去了。於是,按原計劃,沿古絲綢之路,進入甘肅,去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