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K(K2)的發現和功能
維生素K, 又叫凝血維生素, 是一類具有葉綠醌生物活性的萘醌基團的衍生物, 是人體中不可缺少的脂溶性維生素。天然存在的有維生素K1、K2,維生素K1廣泛存在於綠色植物中,是食物中維生素K的重要來源;維生素K2主要由腸道細菌合成。人工合成的有維生素K3、K4、K5、K7等。在動物體內具有生物活性的是維生素K2,而維生素K1和維生素K3都要轉化為維生素K2才能起作用。三種維生素K的形式都在肝中轉化成維生素K2,並和胃腸微生物合成的維生素K2一起被吸收利用。
發現
丹麥科學家Henrik Dam於1929年在哥本哈根大學從事雞的膽固醇代謝研究,當時一般認為,許多哺乳動物能在體內合成膽固醇,但設想雞卻缺乏這種能力。為了證實這種猜想,Dam用沒有膽固醇, 卻富有維生素A和D的食物飼養雞。他觀察到雞也能合成膽固醇,但更重要的發現是:如果繼續用這種食物飼養2-3周,則雞出現皮下、肌肉和其他器官的出血現象,而且雞發生出血凝固得很慢;若在食物中加入脂肪、維生素C以及膽固醇,也對出血沒有改善。因此,Dam認為,這是由於在食物中缺乏一種未知的元素所致。在尋找上訴食物中所缺少的元素過程中,發現綠色葉和豬肝是保護不犯出血病的最有效來源。Dam於1935年把此因素稱為“維生素K”,k德文中“Koagulation”(凝固)一詞中的第一個字母.這個物質是脂溶性的,可從紫花苜蓿(alfalfa)中成功地分離出來.
由綠色植物中分離出的維生素K被稱為K1,而由大腸腐敗作用所產生的維生素K則稱為K2,二者稍有不同,其差別首先由美國化學家Edward A.Doisv觀察到,並於1939年將維生素K人工合成. 1943年,Dam與Doisv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功能
1、促進血液凝固
所以維生素K也稱凝血維生素, 是凝血因子γ-羧化酶的輔酶。而其它凝血因子7、9、10的合成也依賴於維生素K 。人體缺少它,凝血時間延長,嚴重者會流血不止,甚至死亡。對女性來說可減少生理期大量出血,還可防止內出血及痔瘡。經常流鼻血的人,可以考慮多從食物中攝取維生素K。
2、參與骨骼代謝。
維生素K2參與合成BGP (Bone Gla Protein) , BGP能調節骨骼中磷酸鈣的合成。特別對老年人來說,他們的骨密度和維生素K呈正相關。經常攝入大量含維生素K的綠色蔬菜的婦女能有效降低骨折的危險性。
3. 保護心髒和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