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中年囈語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太極拳—36

(2025-02-10 10:14:35) 下一個

2025-02-10

查拳學習已在進行時。

蠻搞笑的,還以為是叉拳,因為大家都說叉拳,開始的動作又是一個叉叉,就以為是叉拳,實際上大家說的是廣東話,理解錯了。

發現是查拳是因為想從網上找到教學的video,叉拳搜不到,到處提醒是查拳,就查拳一路二路三路四路地查下去,終於找到,是查拳五路。

因為師傅剪掉10個動作,這樣,網上學習就困難了點。

師傅發來一個學員的video,打得很好,就是太快;習慣了師傅和他老師的video,其它人的還真不習慣。

有個拳友沒學過,這樣,老師就同時教我們兩個;我來的次數多一點,師傅就讓以後教另一個拳友。不敢接受這個建議,因為自己剛學兩天,有時還漏掉動作,豈不是誤人子弟?!不過,師傅跳不動了,又要照顧到大部隊,確實力不從心。師傅勸我:不怕的,漏一兩個動作沒所謂,他每天帶我們打時會校正的。

哈,我有學生了。

打拳之餘,大家熱烈談退休後的愛好事情。

90歲的S先生想學琴了,我們有個教鋼琴的老師,水平高,,大家打趣不如一起學琴,收費那麽高,大家一起分攤了。眾人又勸S先生,學鋼琴太費勁,不如學二胡,剛被指定我的學生退休後學二胡,現在已在社區教學了。

聽的心動動。以前沒有機會,現在進入職業生涯的晚期,是時候開始學點棋琴書畫一類的娛樂愛好了。

大家又講起以前一起打麻將的事,發現除了老家夥,其它人都不怎麽會打。我媽教過幾次,早忘了,打起來還要舒筒子條條的數目,不過覺得自己這方麵不會太差。

父母輩沒好好計劃好退休生活,看來自己還是在接受經驗教訓,在做這方麵的準備了。

附:

查拳是回族中流傳較廣的中國傳統拳術長拳的五大流派之一,起源於山東省。 2008年6月7日,查拳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查拳在競技武術比賽中也受到熱捧,先後受到各大武術隊的推廣訓練,查拳項目的水平,也一直在攀升當地人民為了紀念他,將查密爾(查尚義)所傳身法武拳命名為“查拳”。

插拳,中國拳術名稱。又叫“叉捶”。音轉為查。現在,有人(廣義)說查拳是中國東北部回民地區武術之一個統稱。在山東、河北、河南、北京,山西回族聚居地流行。拳種包括有華、花、路、洪、炮、彈腿 長拳及短打等等。

原為山東冠縣任城一帶的地方拳術,因為清朝末期,當地拳會大多數都加入了義和團。他們的拳術來自不同拳社,包括回民的四粑(拳)八勢(式)(請參考河北(馬學禮)心意拳)、紅拳長拳等。清乾隆後,民團自保,各式拳社開始在山東冠縣、任城逐漸流行。清朝當時著名者有滑宗岐之滑拳,後有南宮孟六。根據地方傳說,查拳起源是明朝末年的中亞/新疆回人將領查密爾(疑似阿拉伯語常見的男性名Sameer/Samir的漢語音譯)。傳說,查密爾應召抗擊倭寇,經過山東時病倒,被當地的回族民眾細心照顧病愈後,將畢身武功傳給當地的回人.當地回人為了紀念他所以稱此武術為查拳.

清初因為嚴禁漢人聚眾習武,傳統的漢人拳術如紅拳、炮拳、彈腿及長拳遂傳入回民區。至嘉慶後漢人武禁漸漸鬆懈,外教(漢)人也有學之。

至光緒年間,形成了冠縣的張式、楊式,及任城的李式三派。義和團事件後,始有查拳名稱。

形意拳中五行拳(套路)裏之炮拳,即下捶。炮拳有劈壓下砸截之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