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5)
2016 (39)
2017 (46)
2022 (219)
2023/3/7
意外地,在商場發現五亭牌揚州包子。
上次在北邊的商場買了揚州包子,甜膩膩的,一點也不象;這次小心了,隻買了兩包:一袋芥菜包,一袋雪菜筍絲包。看著旁邊的三丁肉包,不敢下手,覺得還是回去嚐一下,然後再買不遲。
回家嚐了後,立刻知道:這次是真的買到正宗的揚州包子了。
第二天,又去商場買三丁肉包,沒有。
第三天,再去,還是沒有,買了燒賣。
店裏的人說:多倫多大雪,貨供應不上。
第四天再去,終於買到了三丁肉包,還有青菜香菇包。在兩者之間徘徊,最後還是選擇初心:三袋三丁肉包,一袋青菜香菇包。
回來後發現,青菜香菇包還更好吃點。
好久沒吃到正宗的揚州包子了,於是在上個星期,基本沒吃別的,一天二頓就是專攻揚州包子。中間煲過一鍋西洋參烏雞湯,泡過幾袋芝麻糊,就著揚州包子吃。可惜中間大雪,烏雞吃完了就斷貨了。
這一個星期來,吃揚州包子吃得那麽認真,連遠在中國的老年朋友都說話了。
朋友說:家裏過年的時候有十盒揚州包子,沒人吃;現在生活好了,大家也不怎麽做怎麽吃這包子了。
這是什麽話? 我就是吃揚州包子長大的人,哪有生活好了,包子就過時了的道理。隻有好不好吃的包子,沒有過時的包子。
就因為揚州包子,本來對附近的中國超市無感,現在那兒就象我的娘家,一個星期去三次。
認真地吃著揚州包子,每次吃都是滿意感和滿足感爆棚,好象其它的食物都不存在了,天地間隻有各種品種的揚州包子。
吃揚州包子,一是饞了,另一個是想念逝去的父母和遠去的親人,他們曾經伴隨著我的成長。
想起過年時,大家一起做包子,蒸包子,屋子裏熱氣騰騰,飄滿包子的香氣,父母很高興,臉上洋溢著笑容,孩子們也很滿足,大大美味的包子隨便吃。
母親包的包子有大有小,同學媽媽包的包子個個一樣大,小巧精致,外麵飯店早餐店做的包子中規中距,不大不小,不好看不難看。
有時想:媽媽的手藝真是粗渣渣的,不秀氣;體現了當時生活的疲憊與粗糙。
現在,我好象更適應那種不整齊劃一的包子。買來的揚州包子褶子打得很漂亮,過癮後就覺得要點生活的味道。
一個星期吃下來了,並沒有厭煩揚州包子。
生活麵臨挑戰時,總有一樣東西會給你驚喜;某種程度上成為心靈的慰籍,繼而成為生活的動力和活力。
我過去愛吃三鮮餃子,蝦仁、雞蛋、豬肉、韭菜,小時候我媽媽愛做的,一想家的時候就包餃子。一次,為了省事兒,包了一堆凍在冰箱裏,結果孩子一個也不肯吃,為了應付隻吃了兩個餃子皮兒,寧肯吃意麵。
我隻好一個人慢慢吃,吃了好久,把我給吃傷了,弄得我以後連家都不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