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
當給老師打電話時,老師跟我談起身後事。
上個月,他的癌症確認擴散;醫生還沒說他還能活多久,但他已預感不良。
他說:如果隻有6個月的壽命,在他死後,能不能把他保存的所有電影書籍與收藏的影片給我。
他告訴我,他的內心非常焦慮:因為生命已近終點,存活期卻無定論;其實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還有很多事沒做,不知能否完成。
聽後,不知何以作答。
跟他說:不管如何,我可以跟你一起麵對現實;如果事實不可挽救,那我希望能幫你減輕焦慮。從現在起,我可以下班後帶上手提電腦,幫你整理你的文章,爭取在半年內完成書稿。
很少從老師的言語中聽出焦慮,但這次,可真切地體會到他無助的哀求:他真需要幫助,而周邊真正能幫他的現在也隻有我。
他希望在治療前給跟我做一次長時間的交流;因為之後,他擔心他已不能言語。
其實,從上次他手術前一起喝茶,不用確診,我就知道情況不妙;那天走回家的路上,很迷茫。
在這世上,人和人的交往非常奇妙,能用心交流,並在藝術上有共同聲音的真是少知又少。他如果去世的話,我會很傷心;因為在我最困難的時候,他給予我信任,並在以後的日子裏,總能認真傾聽,從不同的角度提出意見啟迪我。
老師極有才華,由於加拿大的生活壓力,他的才華隻在退休後才顯山露水,並日臻完善;他的四本書其中兩本已再版,還有一本正在醞釀中。
他偶有提起他的弟弟--香港藝術界的著名人物;但我認為,他們兩人成就是不同的,盡管他弟弟很輝煌,但他的才華更特別,因為老年之後對生命的認識,其沉靜深邃之美更入人心。
這樣逝去,真讓人傷心。
當時讀“Tuesday with Morries"時,深為感動;沒想到我也要去看老師直麵垂危,聽他的聲音。由於眼疾,他不能寫,很是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