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聖誕節 說說我對宗教的淺理解

(2017-12-27 20:24:03) 下一個

 

 

 

我和教會的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可以追溯到上初中的時候。

 

我的中學座落在市區繁華路段,多年後她仍在那裏,隻是隱藏在高樓之間,變得不易被人發現。我上學那會兒,隻有—座兩層舊樓和-座較新的三層樓。舊樓的樓層很高,加之三角形樓頂,看上去不比另一座低多少,四柱有弧形浮雕裝飾,窗和門的頂部都是圓弧形的,牆體很厚---因為高而窄的窗戶是深深嵌入的,內側還有尺把寬的窗台,當年我和小夥伴們常常擠在窗台上促膝談心。後來,學校旁邊的教堂開放了,教徒可以禮拜了,我們這才得知,原來上課的樓以及周邊作為老師宿舍的平房都曾是教會的產業。這是個天主教堂,我和同學有時進去觀看,覺得人們在那跪拜有點怪,我從小不喜歡儀式感太強的東西,再者說,曆史課本教育我"宗教是愚弄人民的工具",多年以後我終於明白:曆史課本是愚弄我的工具。

大學的附近是某佛教聖地,從學生宿舍步行十幾二十分鍾就是個香火旺盛的寺廟。我們時不時去那兒溜彎、閑逛、喝茶……從未想過拜佛上柱香,即便是考試之前。我當時的想法是:釋迦摩尼手下各路菩薩、羅漢…拜誰別的佛都可能會不高興。我印象裏,比如大鬧天宮裏神仙道長,皆有凡人的品性,如果知道我對他們不能平等對待,被怠慢的那些位可能會對我有意見…現在看起來,更大的可能是我以小人之心度了佛祖之腹。我有個朋友歸依佛教,起因是愛烏及屋---她的初戀修佛。 我和佛廟為鄰四載卻沒有近朱者赤,我歸因於沒有個信佛的男友。

出國後總有朋友邀請參加教會活動,理由是:多認識人,多獲得信息。朋友特意強調:好多人都有碩博學位,盡是專業人士。 朋友是多慮了,我成長後就從沒覺得教徒愚昧,我知道這是他們的個人選擇,就象具有共同愛好的-群人組成興趣小組,是他們生活方式的-部分;至於獲取信息,我以為這很功利。如果我事奉上帝,一定應該是以信上帝為前提的,否則是自欺。 還有,信仰上帝才能以後上天堂,我爸媽是無神論者唯物主義,萬一日後我去了天堂,不是和他們走兩岔了嗎?

據說有信仰的人有敬畏,心向善,自律,誠實。我也聽說羅馬教廷的舊聞、十字軍的惡跡…五六十年代魁北克某慈善機構虐待孤兒…近的,有事工貪汙善款。我們單位-臭名昭著終被解雇的同事是基督教徒,我們討論後的結論是:她在辦公室做惡,然後在上帝麵前慚悔,卸下負罪感,輕裝上陣再回來興風作浪。所以,不見得有宗教信仰便可以讓人道德高尚。

某年某月某-天,我對宗教有了新的理解,這些負麵的人和事應該和宗教區分開,你總不能因為有人實驗做假、論文抄襲…就否定科學吧?  宗教和科學一樣都是探知世界的,隻不過一個向外一個向內。 所謂客觀就一定比主觀正確嗎?我記得誰說過的話:世界是眼裏看到的世界。我現在的認識是,佛教或基督教或別的任何教,是個人與你信仰的造物主之間的契約和交流,是自律,無關他人。仰對自然敬畏俯對眾生慈悲。 

以理工科的背景我傾向實證主義,但現在我覺得:如果把宇宙、世界、生命、人類…都比喻成-條河流的話,科學哲學宗教都在研究這條河,隻要角度方式的不同,科學逆流而上追根溯源,試圖找到河流的起源和河水流動的規律;宗教順流而下順勢而為,指導個人如何有價值地生活並平靜安穩麵對水歸大海生命終結;哲學的發展就是從源頭到下流:在開始演生了數學、幾何學、天文學、物理學…然後是認識論和邏輯學,近而流向宗教,研究價值倫理學。這是我的粗淺認識。

我是無神論者,至少現在是,以後還是不是,我不敢確定,我對未來保持-個開放的態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花的心_藏在水中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幸福劇團' 的評論 :
謝謝!
幸福劇團 回複 悄悄話 我對未來保持-個開放的態度。
讚!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