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路

真實記錄自己的身體和心理曆程
正文

直麵乳腺癌(四) 手術

(2016-03-20 07:56:29) 下一個

12.

我的超聲波結果顯示包塊有三個,最大的1.5厘米。活檢的病理結果是:左側乳管原位癌(DCIS,零期),但是在淋巴管發現了癌細胞,所以很有可能存在浸潤性乳管癌(invasive,IDC)。醫生建議切除(全切或局切都可以,要求做淋巴活檢)。我選擇了全切手術,因為全切可以免去進一步的檢查,不耽誤時間,也為了避免將來的放療。接下來的等待是漫長的。因為聖誕假期,原本以為12月可以做的手術,要等到2015年1月2號。等待的過程中,老公改變了主意。他認為我的決定太輕率,我應該到另外一個醫院去重新做一次活檢,然後再作決定。老公的要求不過分,我覺得也有道理,但是因為加拿大的公費醫療製度,實施起來不那麽容易。網上和生活中谘詢了一圈下來,覺得謹慎的代價是推後手術時間,弊大於利。老公最終決定支持我按原計劃做左側全切手術。

13.

2015年1月2日,早上6:30  到醫院。本來計劃叫兒子開車送我和老公上醫院,他自己可以回家繼續睡覺,但他堅持要一起陪我。因為手術,難得我們三人在一起安安靜靜聊了幾個小時的天。

注射了放射物(為做淋巴活檢)後,等到上午10:45 開始手術。我是那天的 G醫生的第二個手術病人,他手術前見我時說,“我今天已經練過手了。”

麻醉醫生是個年輕漂亮的女性。她給我做 nerve  blocking,在我的後背紮了六個孔,推一些藥進去,有十八到二十四小時的效應。推藥的時候有點難受,但也還好。然後躺下就失去了知覺。

大約一點半我醒了,基本不覺得疼痛,既不餓,也不渴。護士讓我吃點喝點,我自己吃了三塊蘇打餅幹,喝了半杯水。

醒來後想起的第一件事是我早上找不到的長大衣,應該還在幹洗店。

老公和兒子三點來接我回家,一同來的還有兩位好友(一位是新年前夜沒有打招呼從外地坐火車來的)。

老公讓我坐車後排,這樣朋友可以扶著我,但我感覺暈車,其實坐前排可能會更加舒服,好在醫院離家很近,沒吐就到家了。

車上聽兒子說,家裏的取暖係統居然今天壞了。用了十多年,偏偏選在今天罷工。好在馬上請人修好了。想起上次自己換工作時,最後一天上班,我手表的電池那天正好用光。

自己可以上樓,雖然頭暈,但是腦子非常清楚。傷口基本不疼,醫生給的強力止痛藥當晚隻吃了兩次,不過不是因為傷口痛,而是腰痛。

14.

手術病理報告兩周後才收到。確實發現有1.2厘米的乳管癌(IDC),也有原位癌,5.6厘米。對這個結果雖然有點失望,但還是意料之中的吧。當時還是挺慶幸,自己選擇了全切,因為以前超聲波認為包塊隻有一兩厘米,局切估計不能切幹淨,那還要受二茬罪。讓我有點不安的是,取了兩個淋巴,其中一個是前哨,有微感染(0.5毫米)。病理的結果沒有我期望的好,我沒有立刻告訴爸媽。正好國內的好友打電話詢問,我隻好支吾幾句,再去房間和朋友用微信聊。

2015年1月16日,歌手姚貝娜去世,媒體到處都是關於她的消息和各種猜測討論。我知道,自己最壞的結果和她是一樣的,但是我對自己的治療前景依然比較樂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