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節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從周四到周日,兩次飯店晚餐,一次朋友家聚餐,一次老同學中午飯店聚餐。雞尾酒、紅葡萄酒、藍莓酒、牛肉小排骨、烤嫩鵝、西式甜點、中式佳肴(杭州、川式、東北菜)... 應該是夠熱鬧和豐富的。可是仍然明顯感覺自己內心缺乏應有的喜樂和滿足,隱隱希望自己身在別處。這個別處是另外一個特定的城市,在另外一個國家,屬於另外一塊大陸。
隨著年齡增長,自己似乎更喜歡清淨獨處了。節日主要是為別人過的:孩子、親戚、朋友... 難道這僅僅是我一個人的體會嗎?七十多歲的父親每逢節日都意興盎然地帖對聯、擺聖誕樹、包元宵餃子、做粽子... 母親也時不時地琢磨些很繁瑣的蔥油斌、磨豆沙芝麻蒸包子之類的。而我卻像個玩世不恭的美國的teenager,看著這一切、聽著有一搭沒一搭的節日聚會上的閑聊,裝出一副感興趣的樣子 (真正的 antisocial teenager們是不會裝的,他們的boredom挑戰似的毫無掩飾地掛在臉上)。
曾經是個極愛湊熱鬧的人,什麽都想參與,什麽都想知道,生怕錯過任何一個小道消息。周末不是惦記著聚會,就是尋摸去哪兒吃去哪兒玩。夏天去海灘、搞燒烤,秋天摘蘋果,冬天節日聯歡接二連三,春天踏青遠足... 即使是漫無目的地尋找家庭舊物地攤(yard sale),也總是興致勃勃、樂此不疲。在家裏是坐不住的。
這兩年裏情況卻變了。不知是由於孩子長大了,還是為自己經營的事業方麵事情多了所以興趣轉移了,也許是去過見過做過體驗過的多了因此鑒別力增強,或者是一種人到中年的成熟使人更了解自己和珍惜有限的時間?已經見過和做過的很多事情失去了吸引力。一個百分之百外向型的人居然漸漸變得內向。雖然從小是個學習尖子,所謂的學霸,但絕對是貪玩的。怎麽能夠想到自己將來會幾乎成為半個工作狂?如今工作給我帶來深刻的快樂,這是在三、四年前都難以想象的。工作當中與人的接觸是我極其感興趣的接觸。撫養孩子對我來是也是一種工作,當下至少在意識中(如果不是時間上)最重要的工作。
曾經滄海難為水嗎?因為我深深地活過了?或者是步入中年危機(midlife crisis)?
這是昨天寫給自己的一段記錄。
看了題目還以為您出軌了 嗬嗬 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