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二次造訪愛沙尼亞,十年前來過一次,許多當時的記憶已經有些依稀,但清楚地記得老城中不少小販是漂亮的俄羅斯裔美女,而今小販隊伍基本由大媽大叔組成。不知是俄烏戰爭的原因,還是愛沙尼亞人收入增高的原因。
這個波羅的海三小國之一的國家為大多數人所不了解。其國土麵積為45,227平方公裏,世界排名第132名。人口130萬左右,不及中國許多縣城的人口。 其中愛沙尼亞裔占68.8%,俄羅斯裔占25.1%,其他族裔占了剩餘的百分比。其人均GDP2023年時接近3萬美元。我原來以為愛沙尼亞的經濟來源主要靠旅遊業,後來發現其旅遊收入也就是GDP的10%左右。其他行業如信息技術和電子政務,製造業,物流和運輸等等為國家收入貢獻了不少。
簡單介紹一下愛沙尼亞的曆史。愛沙尼亞地區的史前先民是屬於芬蘭-烏戈爾人的愛沙尼亞人,信奉多神教。至1227年,愛沙尼亞漸被丹麥和日耳曼人的利窩尼亞騎士團(持劍騎士團)征服,基督教因而進入。自此以後,愛沙尼亞多次由北歐各列強統治,其中包括丹麥-挪威、瑞典帝國、波蘭立陶宛聯邦。
18世紀愛沙尼亞被沙皇俄國吞並,俄國十月革命之後獨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再次被蘇聯吞並而後被德國占領。愛沙尼亞人視德國軍隊為“解放者”,並與其展開合作,在武裝親衛隊中還成立了一個愛沙尼亞師。1944年9月德軍從愛沙尼亞撤退時,蘇聯再度占領愛沙尼亞,原愛沙尼亞共和國總理約裏·烏爾洛特斯宣布成為總統(原總統康斯坦丁·帕茨已於1940年被蘇聯逮捕),並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組建了流亡政府,該政府一直延續到1992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愛沙尼亞損失了22萬人,相當於戰前人口的1/5。有8萬人流亡到西方。1991年,愛沙尼亞再次獨立。
由於國家和人口太小,愛沙尼亞在曆史上沒有什麽重大事件深刻影響曆史走向。然而它自有愛恨情仇的故事,也有迷人的自然與人文景觀。例如琳達和卡列夫的故事是愛沙尼亞傳說中的經典愛情故事。
卡列夫是一位強大而睿智的國王,他愛上了美麗善良的琳達,並與她結婚。卡列夫去世後,琳達悲痛欲絕,她的眼淚形成了烏勒米斯特湖(Ülemiste Lake,在塔林邊上)。琳達為了給卡列夫建造墳墓,用圍裙運送石頭,圍裙破裂,石頭散落,形成了圖姆佩亞山(Toompea Hill)。這一傳說象征著永恒的愛與悲傷,也是愛沙尼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塔林的觀光就讓我從圖姆佩亞山(Toompea Hill)說起。它是塔林市中心的一座石灰岩山丘,上麵有許多重要建築,包括圖姆佩亞城堡(Toompea Castle)和亞曆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Alexander Nevsky Cathedral)。
圖姆佩亞城堡是愛沙尼亞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中心之一。城堡的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紀,是中世紀騎士團建造的防禦工事的一部分。今天,它是愛沙尼亞議會(Riigikogu)的所在地,象征著國家的權力和獨立。城堡的建築融合了哥特式和巴洛克風格。
城堡邊上的亞曆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是塔林最著名的東正教大教堂,建於19世紀末,愛沙尼亞當時是在俄帝國統治時期。教堂以其宏偉的洋蔥形圓頂和豐富的內部裝飾而聞名,是愛沙尼亞東正教信徒的重要宗教場所。教堂內部裝飾華麗,有精美的馬賽克和壁畫。聖亞曆山大·涅夫斯基(Saint Alexander Nevsky)是13世紀的俄羅斯大公,以其軍事成就和捍衛東正教信仰而聞名。他在1240年的涅瓦河戰役中擊敗了瑞典人,並在1242年的冰湖戰役中戰勝了德意誌騎士團。由於其英勇事跡和對基督教信仰的堅定捍衛,他基被東正教會封為聖人。以他為名的大教堂在世界上有多處,如保加利亞首都索菲亞的同名大教堂。此大教堂不僅是宗教活動的中心,也是塔林的一個重要旅遊景點,值得推薦。
塔林老城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以其中世紀的街道、建築和城牆著稱。遊客可以在石板路上漫步,欣賞古老的房屋、教堂和廣場。老城廣場(Raekoja plats)是老城的中心,周圍有許多咖啡館和餐廳。
塔林聖尼古拉斯教堂(St. Nicholas Church, Tallinn)建於13世紀,是一座中世紀的教堂,原為紀念航海者和商人的守護神聖尼古拉斯。教堂具有哥特式建築風格,內部裝飾精美,擁有許多宗教藝術品和雕塑。雖然在二戰期間教堂曾遭受嚴重損毀,但經過修複,如今仍是塔林最重要的曆史遺跡之一,現作為博物館和音樂廳使用。其中藏有繪畫《死亡之舞》(Danse Macabre)。死亡是中世紀晚期歐洲流行的藝術主題,表現了死亡麵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它通常以繪畫、雕刻或文學形式出現,描繪死神帶領不同社會階層的人們跳舞,象征無論貧富貴賤,終將難逃一死。15世紀德國北部著名畫家貝爾恩特·諾特克(Bernt Notke)創作了《死亡之舞》原作,後來他又在1480年創作了複製品。原作在二戰中被毀。而複製品卻在聖尼古拉斯教堂保留至今。此畫的尺寸大約為7.5米長,1.5米高,非常寬大精美,是教堂藝術珍品之一。還有教堂的鍾樓可以登頂俯瞰塔林全城和海港。我強力推薦參觀尼古拉斯教堂。
繪畫《死亡之舞》(Danse Macabre)
卡德裏奧爾宮是18世紀由俄國沙皇彼得大帝為他的妻子葉卡捷琳娜一世建造的巴洛克式宮殿。今天宮殿內有愛沙尼亞藝術博物館,展示了大量的歐洲和俄羅斯藝術品。宮殿周圍的卡德裏奧爾 公園(Kadriorg Park)是塔林最大的公園之一,擁有美麗的花園、湖泊和林蔭小道。公園內還有幾座博物館和紀念碑,是一個放鬆和休閑的好地方。卡德裏奧爾宮是造訪塔林的必遊景點。
卡德裏奧爾宮不遠處是愛沙尼亞最大的“藝術博物館”(KUMU),它主要展示愛沙尼亞藝術作品,從18世紀到當代的各種藝術作品,包括繪畫、雕塑、攝影和裝置藝術。當然,蘇聯時期和獨立後的作品都有展出。喜歡或好奇此類藝術品的朋友可以來看看。
塔林的老漢薩(Olde Hansa)是一家著名的中世紀風格餐館,坐落在塔林老城的心髒地帶。這家餐館以其獨特的曆史氛圍和傳統美食吸引了大量遊客。老漢薩的裝飾忠實再現了中世紀的環境,服務員穿著古裝,店內燈光昏暗,使用蠟燭照明,仿佛讓人穿越回幾個世紀前的歐洲。
餐館的菜單以中世紀北歐美食為主,提供各種傳統菜肴,如野豬肉、鹿肉、魚類和多種香料濃鬱的湯品。餐飲過程中,客人還能享受到現場演奏的古典音樂和中世紀風情的娛樂表演。老漢薩不僅是一家餐館,更是一次文化體驗,帶領食客領略中世紀生活的方方麵麵。對於想要體驗塔林曆史文化的遊客來說,老漢薩是一個必訪之地。我十分推薦。
我們還在一家叫瑙克-瑙克(NOK NOK)的泰式餐館用餐。這是一家米其林推薦(BIB)餐館,就在老城區內。餐館裝潢和氣氛不錯,飯菜也不錯。
塔林最古老的藥房瑞亞普提克(Raeapteek)位於市政廳廣場,是歐洲最古老且至今仍在營業的藥房之一,始建於1422年。這家藥房不僅供應現代藥品,還保留了中世紀藥品古方和草藥的展示。藥房內部設有一個小型博物館,展出古老的醫療器具和曆史文獻。
在塔林我們有幸遇到“老城日”節(Old Town Days)的慶典活動,多處有免費的表演和遊行。我們看了兩場很棒的表演,唱歌、跳舞、打鼓、弦樂演奏,令我們非常開心。可遇不可求,可遇不可求。
我們還去了海濱城市帕爾努(Pärnu)。 它位於該國西南部的帕爾努灣(Pärnu Bay)沿岸。作為愛沙尼亞最著名的夏季度假勝地之一,號稱愛沙尼亞的“夏都”。它以其長長的沙灘、溫泉和悠閑的氛圍而聞名。城市擁有豐富的曆史和文化遺產,從中世紀的教堂到曆史悠久的建築,都為遊客提供了豐富的文化體驗。我們在這裏消磨了一個上午,去了海邊,轉悠了市中心,還參觀了一個繪畫博物館。這裏餐館的物價不便宜,可能因為是旅遊城市的原因吧。
愛沙尼亞人的起源與亞洲有一定的關聯。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芬蘭-烏戈爾語族的部落從烏拉爾山脈地區向西遷徙,這些地區位於歐亞大陸的交界處,因此這些早期的遷徙者可能與亞洲一些民族有一定的聯係或相似之處。然而,隨著他們向西遷移並定居在波羅的海沿岸,他們逐漸形成了獨特的基因和文化特征,與周邊歐洲民族更為相近。因此,雖然遠古時期的愛沙尼亞人可能與亞洲人有些相似,但經過數千年的獨立發展,他們已經形成了獨特的歐洲民族特征。
我以為他是外國遊客,就問他是從哪國來的。
他說他就是愛沙尼亞人。
後來我猜,可能最初愛沙尼亞人可能就跟亞洲人差不多,後來北歐鄰國的人移進來,混合,慢慢就跟鄰國的人比較接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