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仙李白雲:“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從關中平原出發,經蜀道可到達蜀中的成都,途中要經過崇山峻嶺、重重關卡。其中最險峻、也是最重要的關卡,是位於今天四川省廣元市境內的劍門關。
戰國時期,秦國欲圖蜀地,但由於蜀地“不與秦塞通人煙”,所以秦國一直無可奈何。傳說秦惠王要向蜀候贈送一頭會拉黃金的石牛(金牛),但因為蜀地道路不通而無法送達;貪婪的蜀侯逐派五位壯士開道,迎接金牛入蜀。山路開鑿後,秦軍沿著金牛經過的道路尾隨而至,蜀地逐被秦國吞並。這條由關中平原至四川成都的最早的蜀道就被稱為“金牛道”。
三國時期,蜀漢(季漢)丞相諸葛亮在金牛道上最險峻的劍門山中設置關隘, 被稱為“劍閣”。
劍閣(劍門關)位於成都東北方向三百公裏處。離關中平原的長安有六百公裏,離漢中(關中與蜀地間的緩衝區)則是250公裏。此地易守難攻,關隘兩旁是三百米高的懸崖,僅留有50米的隘口,敵軍很難正麵仰攻破關;背麵則是緩坡,守軍容易以逸待勞,並等待援兵增援。
劍門關創立後僅三十餘年後,就迎來了第一次重大挑戰。公元263年,魏國權臣司馬昭派鍾會、鄧艾等二十萬魏軍伐蜀,其中鍾會率領魏軍主力連破漢中關隘,蜀漢大將軍薑維率兵六萬在劍閣防禦,把魏軍擋在關外;鍾會連攻一月無法破關,糧盡準備退兵;恰逢鄧艾率領一萬精兵、出奇兵繞道陰平小路,從劍閣的側後方攻破江油關,兵鋒直指成都平原,擊破蜀軍抵抗;後主劉禪開城投降,蜀漢滅亡,薑維也隻能應詔投降。
由於《三國演義》的渲染,劍門關的這場大戰可能是其曆史上最有名的一場大戰。客軍無法從正麵攻破劍門關,最終繞路從後偷襲,導致守軍棄關而逃。此後的劍門關戰史幾乎是一遍遍地重複這樣的戰例。
公元373年,前秦天王符堅派兵攻克劍閣,進而從東晉手中奪取了四川(梁州、益州)。直到淝水之戰後,東晉才收複四川。
南北朝時期,劍門關一帶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六世紀初,北魏與南梁圍繞劍門關進行了三十多年的拉鋸爭奪。公元553年,南梁內亂,西魏權臣宇文泰趁機派尉遲迥入劍閣奪走了四川。
進入隋唐以後,四川地區很少發生戰亂。經過上百年和平時期的發展,盛唐時期的四川進入了其經濟文化的興盛時期,湧現了一大批文人騷客;劍門關則是他們從蜀地前往首都長安的必經之路,很多人為此留下了許多文學佳作,李白即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李白的青少年時期在成都平原度過,直到二十五歲時才離開四川,開始了廣泛的遊曆。三十歲時,李白第一次來到長安,力求以詩文來引起高層關注。他想起了出川時途經蜀道和劍門關的所見所聞,寫出了《蜀道難》。其中對劍門關的描述是“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除了文人騷客外,在同一時期,四川也出現了影響唐朝曆史的反麵人物。
天寶年間,唐玄宗寵幸出生於蜀地的楊玉環,封其為貴妃;稍後更是任命楊貴妃的不學無術的堂哥楊國忠為宰相,導致朝綱敗壞。
公元755年,三鎮節度使安?山以“清君側”、討伐楊國忠的名義發動叛亂,並在第二年攻克長安的門戶潼關;唐玄宗等倉惶逃出長安。逃至漢中的馬嵬驛,隨行禁軍發動兵變,殺死楊國忠,並迫使唐玄宗賜死楊貴妃。
馬嵬驛之變後,唐玄宗原有的逃難隊伍一分為二;太子李亨前往關中西北的靈武,收攏軍隊準備反攻長安;唐玄宗則繼續南下蜀地避難。
幾年後,唐軍收複長安,已經退位、並被尊為太上皇的唐玄宗也得以從蜀地返回長安。途經劍門關時,唐玄宗題詩一首,題目為《幸蜀西至劍門》。全詩如下:
劍閣橫雲峻,鑾輿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開。
灌木縈旗轉,仙雲拂馬來。
乘時方在德,嗟爾勒銘才。
唐玄宗也開了唐朝皇帝逃往蜀地避難的先河。120年後,黃巢起義軍逼近長安,唐僖宗聞訊後逃往蜀地避難。黃巢攻占長安並建立政權。四年後黃巢兵敗身死,唐朝也名存實亡。
此後,天下大亂,各地藩鎮互相攻伐;在四川也先後出現了幾股大的割據勢力。
五代十國時期,王建統一四川,建立前蜀。公元925年,剛統一中原的後唐王朝派兵攻打前蜀,前蜀軍隊幾乎望風而逃,連天險劍門關都不戰而降。時任前蜀皇帝王衍(王建的兒子)被迫投降,前蜀滅亡。
五年後,駐守四川的後唐節度使孟知祥和董璋聯手叛亂,後唐王朝派出石敬瑭率中央軍鎮壓。石敬瑭雖然偷襲劍門關成功,但後唐中央軍卻受阻於劍門關以南的劍州,無力突破兩川聯軍的防線。雙方在劍門關一帶對峙數月,石敬瑭終因糧草不繼而撤軍,兩川聯軍獲勝。此戰也是少有的守軍在劍門關一帶獲勝的戰例,其中劍門關等蜀道起了拖垮客軍糧道的作用。
其後,孟知祥火並董璋成功,統一四川,並於934年建立後蜀。
公元965年,宋太祖出兵討伐後蜀。宋軍在劍門關大破後蜀軍主力,逼近成都;後蜀第二任皇帝孟昶出降,後蜀滅亡。
北宋以後,四川地區再也沒有出現長期穩定的割據政權,也沒有任何正史所承認的皇帝。
寫到這裏,可能讀者們會感到一絲困惑:既然劍門關是天下雄關,號稱重未被正麵攻破;但為何觀以上戰例,它卻重未對戰爭進程產生戰略性影響?往往客軍一從背後偷襲,劍門關守軍就棄關而逃呢?
古語有雲:天時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劍門關的戰史正好說明這一點。
四川的割據勢力,一般都是由外來者所建立(如劉備、王建、孟知祥等),與四川本地士人有矛盾。第一代占據四川的雄主不願或者不能出川攻下關中或者中原,十幾年後,原來的精兵強將會逐漸凋零;由於四川地形閉塞,與中原缺乏交流,境內的軍事或者政治人才往往得不到補充;到了第二代統治者繼位後,因為缺乏動力和自製力,往往會追求亨樂;再加上土客矛盾、軍備鬆弛,已經不是久經戰陣的中原精兵的對手。
從軍事地理的角度,四川割據政權多數會把北部防線推進至漢中和秦嶺,劍門關隻是充當第二線防線。北方軍隊對四川的攻略,一般會被阻擋在秦嶺漢中一線;而一旦攻方能突破至劍門關前,即說明守方所在的政權已經出現大的問題:要麽是內部矛盾激化、要麽是軍隊已經難堪一戰。
經過宋代兩百年和平時期的發展,四川地區迎來了經濟文化的第二個興盛時期。可惜到了十三世紀中期,蒙古大軍入侵四川,多次攻破劍門關,蹂躪成都平原。由於蒙古軍肆意屠殺任何敢於抵抗他們的城池,導致四川地區的居民“十不存一”,許多地方“幾無人煙”。
又過了近百年,四川地區出現了一個由明玉珍所創立的僅存八年的明夏政權。1371年,明太祖派明軍兵分兩路攻打明夏;其中北路軍從關中出發,繞過劍門關,攻下成都平原;南路軍沿長江三峽直搗明夏首都重慶,明夏滅亡。明氏後人被流放至朝鮮半島。
明朝初年,劍門關一度被當局廢棄;直到明朝中期的嘉靖年間,劍門關得到了重建。
1935年,因要修築川陝公路,原有的劍門關樓被民國政府拆毀。幾十年後,在明朝關樓的舊址上重建了劍門關樓,以作為旅遊景點。後因火災、地震等緣故,而經曆多次重建。現有的關樓建築,則是在2009年汶川地震災後,以明代建築風格恢複重建的。
最後,以唐代詩人岑參的《入劍門作》來作為本篇的結尾:
雲飛不到頂,鳥去難過壁。
速駕畏岩傾,單行愁路窄。
地理曆史帖,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