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金頭腦

徐誌摩的思路,徐霞客的文筆。天馬行空,喜歡寫作。閱讀曆史、地理等知識,追尋探險背後的故事。曾上電視參加益智類競賽節目-金頭腦,並奪得月優勝。這就是我,一個愛好廣泛的小夥子。
個人資料
正文

百年回望(1) 1915 SF World Fair

(2015-10-30 10:12:11) 下一個

百年回望 1915 SF World Fair

-籌備與開幕


今天,位於舊金山北部的Marina區是一個安靜地住宅區。這裏背山靠海,風景優美,吸引了很多有錢人在此定居。
但在100年前的1915年,則完全是另一個場景。這一帶彩旗飄揚,遊人如織,熱鬧非凡;巴拿馬-太平洋世界博覽會(即舊金山世博會)正是在此處舉行。
博覽會的概念來源於中世紀歐洲商人定期的市集,類似於中國的廟會。直到今天,美國很多地區每年都定期舉辦地方性的博覽會(County Fair), 介紹各地的風土人情。
19世紀工業革命後,世界各國的聯係更加緊密了。為了炫耀工業成果,推銷商品,1851年在英國倫敦舉辦了第一屆世界博覽會。此後,歐、美各國相繼舉辦了世博會,帶動了主辦國的經濟發展。早期世博會以展示工業成就為主,後來又加入了以慶祝某事為主題(如美國獨立百年,法國大革命百年等等)。
1915年舊金山世博會的主題是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是第一次在太平洋沿岸舉辦的世博會。
那巴拿馬又在何處?它對美國、對舊金山又有什麽重要的意義?
巴拿馬位於美洲大陸中部的最狹窄處,大西洋和太平洋在這裏僅相距90公裏,成為開鑿運河,縮短東、西兩岸海上運輸距離的首選位置。法國公司曾在此開鑿運河,曆經9年卻徒勞無功,隻能放棄。

19世紀末,美國躍升為世界強國。但因為地理障礙,美國海軍被分割為太平洋方向和大西洋方向兩支難以互相支援的艦隊。如果要把太平洋艦隊的軍艦調往大西洋方向作戰,要需時9個星期以通過美洲大陸最南端的合恩角(Cape Horn)才能到達目的地。而如果開鑿運河成功,則航行時間縮短至3個星期,航程也將減少8,000海裏。

開鑿運河除了滿足國防需要外,還有經濟上的益處。運河開通後,從東岸到西岸的物流將更加便捷。
在如此巨大的利益驅動下,巴拿馬運河的開通方案得到了美國政府的全力支持。1904年,美國正式接手運河建造工程。
當時預估運河將在10年後開通。考慮到運河開通的重要意義,很多美國城市考慮舉辦一次相關的世博會,以此作為慶祝。
舊金山在如此多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實屬不易。其申辦過程可謂一波三折。
20世紀初,舊金山已是美國西部第一大城市。意識到舉辦世博會能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商人海勒於1904年就提議舊金山申辦世博會。
1906年,大地震爆發。這場7.8級的地震和隨後的火災使大半個城市成為一片廢墟。很多人擔心舊金山從此會一蹶不振。
在大家的關心和努力下,舊金山又振作起來了。3年後,城市的重建工作已大部分完成。
為了重塑城市形像,並顯示市民已走出災難的陰影,舊金山市民湧躍支持本城申辦世博會。
為了打敗其他競爭對手,舊金山決定出絕招:自行集資舉辦,不要聯邦政府的資助。此舉最終打動了評委。1911年,國會決定把1915年世博會的主辦權交給舊金山。
籌辦這次盛會的花費相當可觀。舊金山向民間集資500萬,又獲得州政府500萬的撥款。
主辦場地選擇在當時尚未開發的北部海岸(即今天的Marina區)。當局在那裏填海,在上麵大興土木,布置世博園。
與此同時,各種相關的配套設施,如公路、碼頭、公共文通等,先後建成。
在長達3年多的建設期間,勞資雙方通力合作,沒有爆發工潮。工程順利準時完成。
就在世博會的會場建設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各主要強國卷入戰事中。其中,英、德、俄等不少歐洲國家宣布退出本次世博會。這場盛會還未開始,就蒙上了陰影。
在這種情況下,主辦方克服了種種困難,世博會的前期準備工作依然有條不紊地進行。共有32個國家確定參加世博會。1914年,巴拿馬運河開通,世博會的開幕已進入倒計時。
終於,到了1915年2月20日,開幕日。美國總統威爾遜在萬裏之外的華府按下按鈕,宣告舊金山世博會開幕。禮炮轟鳴,人群歡呼。當天就有25萬人參觀了世博園......

圖片源自網絡 http://www.sf1915.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