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 生命和信仰

工作的記錄,生命和信仰的思考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知行合一王陽明> - 筆記一

(2015-12-31 00:09:44) 下一個

1. 1508 年一個春天的夜晚,王陽明在睡夢中突然驚醒,像著了魔一樣喊叫起來。他的兩個仆從被驚醒時,他已開始自言自語:“是了!是了!聖人之道,從我們自己的心中求取,完全滿足。從前枝枝節節地去推求事物的原理,真是大誤。實際上,‘格’就是‘正’的意思,正其不正,便歸於正。心以外沒有‘物’。淺近而言,人能‘為善去惡’就是‘格物功夫’。‘物格’而後‘知致’,‘知’是心的本體,心自然會‘知’。見父知孝;見兄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這便是‘良知’,不假外求。倘若‘良知’勃發,就沒有了私意障礙,就可以充足他的惻隱之心,惻隱之心充足到極點,就是‘仁’了。在常人,不能夠沒有私意障礙,所以要用‘致知格物’一段功夫去勝私複理,到心的‘良知’沒有障礙,能夠充塞流行便是‘致知’。‘致知’就‘意誠’了,把心這樣推上去,可以直到‘治國’‘平天下’。”想到這裏,王陽明感覺到胸中爽快異常,向著靜寂的夜空一聲長嘯。這就是心學史的開篇“龍場悟道”,歸納為八個字則是:“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用王陽明的解釋就是,人人心中都有良知,良知無所不能,能解決一切問題,不需要任何外來幫助。

 

2. 理學認為,在超現實、超社會之上存在一種標準,它是人們一切行為的規範。周敦頤說它叫“無極”,二程說它叫“天理”。而“天理”的敵人則是“人欲”(不合理、不正當的行為和欲望)。每個人的一生最應該做的事就是去發現(格物窮理)和遵循這個“天理”,祛除“人欲”。歸根結底,就是要“存天理,滅人欲”。我們可以舉個例子來說明“天理”和“人欲”。餓了吃飯是“天理”,但非要吃魚翅鮑魚,這就是“人欲”;困了睡覺是“天理”,但非要有美女陪睡,這就是“人欲”;一個人如果餓了非不吃飯,困了非不睡覺,這也是“人欲”,雖然它不是不合理的欲望,但卻是不合理的行為,因為你違反了人的生理規律。由此可知,天理其實就是滿足我們生存下來最基本的需求,除此之外的都是人欲。

 

3. 為什麽要存天理去人欲呢?另一位理學大師張載給出了答案:為天地立心(為社會重建精神價值),為生民立命(為民眾確立生命意義),為往聖繼絕學(為前聖繼承已絕之學統),為萬世開太平(為萬世開拓太平之基業)。如此精彩雄壯的格言,在中國乃至世界史上隻此一次。這四句話,就是理學家的名片。

 

4. 他問活神仙:“請問您俗名?”道士抱歉地一笑說:“從小就在外麵漂泊修行,姓名早就忘記了。有好事者見我經常靜坐,所以稱我為‘無為道者’。”王陽明又湊近一點,殷切地問活神仙:“您是高人,必有養生妙法,請賜教。”道士笑了笑說:“我才說過,那就是靜坐。養生之訣,無過一靜。老子清靜,莊子逍遙。唯清靜而後能逍遙也。”按王陽明的理解,這位道士的話其實就是:首先通過身體的安靜(靜坐)從而進入心靈安靜(內心空空,什麽都不想)的狀態。隻要心靈安靜了,就能跳入逍遙境界,成為不死奇人。這就是養生的秘訣,它養的不僅是身體,還有心靈。

 

5.“格物致知。”這是朱熹理學的治學方法,也是成為聖人的方法:人在麵對自己所不知的物時,要通過各種方式(實踐或書本知識)來把它搞明白。搞明白一切事物的道理後,你就是聖人了。

 

6. 軍事理論: “攻心!虛虛實實,讓敵人的心慌亂,動起來沒有章法,我們就能趁勢而入,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勝利。” 這是王陽明日後用兵的訣竅.

 

7. 1502 年,王陽明已三十一歲。二十多年的追尋,二十多年的苦悶,足以讓他把紅塵俗世拋到腦後。他在靜坐中想了很多,建功立業沒有平台,又不能突破理學的大山而尋到成為聖賢的鑰匙,文學家的迷夢又被他親手刺破。他此時唯一的精神支柱隻有佛道。

 

8. 佛道的確能解脫他的苦惱,終止他前半生的迷茫,隻要他能放棄一切。但是,他還有個心結。這就是他的家人,尤其是他的父親。畢竟,他是個儒家士子,儒家提倡的第一道德就是孝,他說服不了自己去違背這一道德。

 

9. 終於有一天,他在靜坐中從胡思亂想中睜開雙眼,以一副如釋重負的口氣說道:“親情與生俱來,如果真能拋棄,就是斷滅種性!”他站起來,走出山洞,深吸一口氣,外麵的空氣新鮮純淨,原來俗世才是最親切的嗬。他和佛教說了再見。

 

10. 無論多麽宏大深淵的宗教,在人性麵前都要俯首稱臣。王陽明在佛教領域多年的浸染和探究,終於在最被人忽視的人性上看穿了佛教的弊端。正如他創建心學後所說的,佛教是逃兵的避難所.

 

11. 王陽明用他和辭章、佛道的一刀兩斷指出了一條心法:隻有放棄,才有日後的得到。如果你在付出的人事上得不到快樂和人生價值的答案,它就是一個包袱,甚至是五行山,隻有放下它,才能輕鬆上路,繼續你的前程。

 

12. 王陽明問考生:“佛道二教被人詬病,是不是它們本身的問題?”他的答案是,佛道二教本身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弘揚佛道二教的那些人。道教說能讓人成神,這太荒誕;佛家說能讓人成佛,這更無稽。即使它們真的可以讓人成神成佛,付出的卻是拋棄人倫的代價,這種神佛不成也罷。

 

13. 1507 年春天,他的牢獄生涯居然結束了。但舊的厄運結束標誌著新的不幸到來:他被貶到貴州龍場驛站擔任站長。但凡有點地理常識,就知道那不是人待的地方。不過王陽明卻很開心,他出獄時還曾勉勵他的獄友,要保持君子風範,不可拋棄聖賢之書。人生一切所謂的苦難,都是比較而言。和錦衣衛大牢相比,山遙水遠的貴州龍場就不值一提。這至少是王陽明當時的想法,可他的朋友們卻麵色大變。

 

14. 人類曆史上一個永恒的定律是:任何一位偉大的聖賢都要經曆過一番非比尋常的困苦環境。摩西被放逐渺無人跡的沙漠,才有了《摩西十誡》;耶穌在顛沛流離的傳道中悟得大道;穆罕默德在放逐地創建了伊斯蘭教;釋迦牟尼放棄了王子養尊處優的生活,到深山老林中度過艱苦的歲月,創建佛教。這幾個人的成功似乎告訴了我們一個人生哲理:不經風雨,就不能見彩虹,逆境使人成長,讓人成熟。

 

15. 但無論怎麽說,王陽明在龍場所悟到的“聖人之道,吾性自足”都是中國思想史上最奪目的光輝。所謂“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就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心中就有聖賢之道,因為我們心中與生俱來就有能知是非善惡的“良知”,而做聖賢就是要通過自我努力實現最真實的自我。我們每個人身上既然都有聖賢的因子,那人人就是平等的,誰都沒有權力支配誰。隻有一個人有權力,那就是我自己。隻有我才能支配我自己,我才是自己的主人!這就是王陽明心學最根本的思想,也是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說“二十一世紀將是王陽明的世紀”的理由。

 

16. 王陽明說:“我心中有個能知是非善惡的良知,所以一切道理都在我心上,就是:心即理。”這一說法當然讓他的弟子們耳目一新,但他們疑慮重重。徐愛就問:“您說心即理,不需外求我孝順父親的種種行為,恐怕要去外麵求取吧。一個三歲的孩子怎麽知道那些孝順父母的禮節?”王陽明的解釋是:如果你真有孝順父母的心,就會去做孝順父母的事。天冷了,你會給父母蓋被;天熱了,你會給父母打扇子。這種禮節,你需要去外麵學嗎?孝順這個道理就在你心中,如果它在外麵,比如在你父母身上,倘若你父母去世了,難道它就消失了?

 

17. 王陽明說:“宇宙中最真的孝,就是不讓父母擔心。知道了這個,你就知道怎麽去孝順父母了。”我們可以看到,王陽明心學中所倡導的孝的問題,其實就是一門不讓父母擔心的學問。良知告訴一個人,孝順父母的終極目的是讓他們心上安寧,物質條件還在其次。這其實就是感應,人世間所有父母希望的其實是兒女平安,錦衣玉食並不重要。那麽,將心比心,我們希望的其實也是父母平安,心平安,身平安。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是你的身心要平安,否則,這都是空談。宇宙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世事也在變幻,但那些良知未被遮蔽的心對於孝順的要求卻是亙古不變的。想要真孝順,做到五個字就可以了。這五個字是:讓父母心安。

 

18. 王陽明在貴陽書院講的主要內容就是“知行合一”。當時的人仍然按照朱熹的思路,想把一切理都捕捉到手,然後再去實踐。長此以往,每個人都擁有了一種本事:嘴上功夫天下第一,一旦要其動手,就會束手無策。他希望能改變這種讀書人的毛病。當然,“知行合一”實際上也是他心學“心即理”和“事上練”的延伸:天理既然都在我心中,那我唯一也必須要做的就是實踐來驗證我心中的天理,而不是去外麵再尋找天理。這種思路有個莫大的好處:心中有天理,那我們就不必再去尋找天理,如此一來,我們就節省了大量時間,而這些時間可以用在實踐中。這樣一來,你就有足夠的時間去實現理想。王陽明心學和朱熹理學、陸九淵心學的一個重要區別就在這裏,它也正是王陽明心學的閃光點。

 

19. 王陽明一到廬陵縣,縣令的幕僚們就把該地百姓的喜好告訴了他,並且特意指點王陽明,對他們,隻能采取高壓政策。王陽明將心比心,分析說,自古以來民間就有“民不與官鬥”的生存智慧。如果民總是和官過不去,那隻能說明一點,他們的權益受到了侵犯。幕僚對王陽明一針見血的分析卻不以為然,他們指出,廬陵是四省交通之地,魚龍混雜,是非極多。人沒有定力,自然會受外界環境的影響,所以每個人都不是省油的燈。因為在這種環境下省油,就沒辦法生存。王陽明仍然堅信這樣一點:普通平民在什麽時代都是弱勢群體,弱勢群體每天燒香求佛保佑不被政府欺壓都來不及,哪裏還有心情找政府的麻煩。如果他們真反常地時常找政府麻煩,那肯定是政府有問題。

 

20. 所謂政治力,無非是一個人處理各種關係的能力,主要就是人際關係。王陽明在廬陵,首先必須要處理好和上級的關係,這樣才能保住自己的官帽;其次他還必須要搞好和下級的關係,這樣才能把自己的意誌通過他們來實現;他更必須要關心的就是他和百姓的關係,因為百姓是他實際上的衣食父母。但讓人沮喪的是,“父母官”大都熱衷於和上級處理好關係,偶然會用心於下級關係的維護,很少有官員會把時間和精力用在處理和百姓的關係上。理由很充分,中國古代是專製社會,百姓不是他們的權力源泉,上級才是,皇帝才是。

 

21. 任何人都看得出,他是真的以百姓心為己心。但我們應該知道,王陽明在此之前從未有過在基層工作的經驗。按朱熹的說法,你沒有工作經驗,就不可能知道這份工作的道理,那你就無從下手。你必須先通過書本或者是前任的工作總結“格”出你工作的道理,才能勝任這份工作。王陽明用事實反駁了朱熹,按王陽明心學的說法,天理就在我心中,我之前所以沒有顯露在基層工作的那些道理,是因為我沒有碰到這個機會,現在我碰到這個機會,那些道理就顯現出來了,所以我不需要向外求取任何關於基層工作的道理。這個道理是什麽呢?其實就是用心,隻要你用心為百姓好,就能想到為百姓做任何好事的道理,然後去做就是了。這正如他對弟子徐愛說的,孝順父母還需要去外麵學什麽?隻要你有孝順父母的心,就必然知道,冬天來了要給父母添衣服,夏天來了要給父母打扇子。正如他在廬陵一樣,隻要有一顆為百姓的心,就必然會想到百姓的房屋存在防火隱患,這種道理,不需要去外麵尋求。

 

22. 那些精明的人往往都是用心的人,用心的人就會發現別人所不能發現的秘密。比如他隻去過一次邊疆,就對邊防軍的腐敗心知肚明;他隻經曆過一次戰陣,就發現了帝國邊防軍在互相支援上的致命缺陷。有段時間,他曾到地方上治理漕河,當他拿出治理方案時,連那些幹了一輩子的漕運專家都大為歎服,評價說這種方案恐怕隻有王大人能做得出。在很多人眼中,王瓊似乎有一種罕見的天賦,能在情況朦朧不明時就能預測到事情發展的趨勢。當然,他還有一種不太被人注意的能力,那就是識人。

 

23. 王陽明給王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陽明的老成持重、自製、氣定神閑和言談舉止中不易察覺的威嚴讓王瓊斷定此人必是大用之材。他對王陽明心學的興趣並不大,隻是對王陽明在心學熏染下練就的“不動心”狀態大為驚歎。他對王陽明說,將來我在朝中有話語權時,必會給你個創造奇跡的平台。

 

24. 有人問他,既然你說天理都在心中,又何必用存?他回答:“天理是在我心中,但由於世俗的浸染和自己的不注意修心,天理雖然沒有離開你的心,可卻被蒙蔽了。我說,存天理去人欲,就是要你們把沾染到天理上的塵埃擦掉,讓它回複本來麵目。而我說去人欲,其實就是存天理,存了天理,人欲就沒有了。一個人隻要能恢複他內心的天理,那內心就必能強大。”誰都不得不承認,一個沒有人欲的人必然是內心強大的人。可是,功名利祿的心是否是人欲,王陽明給出的答案很有機鋒:那要看它是被你請來的,還是它主動來找你的。內心強大的人心如明鏡,來了就照,去了也不留。

 

25. 據說,王陽明從杭州出發前,他的一位道家朋友對人說:“王陽明此番前去,必立大功。”人問原因。這位道士說:“我觸之不動。”“觸之不動”正是王陽明心學的目標,它是希望我們無論麵對什麽樣的處境時都應寵辱不驚,不因得失而動心。“不動心”也是王陽明自龍場悟道到江西剿匪這段時間傳播的主要心學思想。黃宗羲說王陽明心學有三個階段,“不動心”就是第一階段。

 

26. 王陽明創建心學後,發現來學習心學的人都有浮躁之心,所以要他們靜坐以滌蕩內心的欲望,使心保持一個澄淨的狀態。為了讓人相信自己的心沒有絲毫欲念,他講“知行合一”,認為一個惡念就是一個行動,所以必須要靜心。但他又擔心弟子們把靜坐當成目的,流入枯禪,所以提倡事上練。這一切的終極目的都是為了讓人“存天理去人欲”,去人欲的目的就是讓人心存天理,有真理在心,就不會對任何榮辱動心。他以此希望人人都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任何事和物來觸之,都不會因之而動。

 

27. 1517 年正月,王陽明到江西贛州剿匪。一年後,他寫信叮囑弟子們要全身心“存天理去人欲”。為了讓弟子對祛除人欲的難度有深刻認識,信中有這樣一句話: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心中賊自然是“人欲”,而山中賊則是南贛地區的土匪。

 

28. 上山做土匪的在山下都有親人。由於政府的橫征暴斂,他們唯一的收入來源就是做土匪的親人,所以他們對土匪有深厚的感情,經常給土匪通風報信。王陽明的解決方案是:十家牌法。所謂十家牌法就是要每家把所有家人的個人信息(性別、籍貫、職業等)寫到一塊木牌上,掛在門口。十家為一牌,由指定的人當牌長,牌長手上有一份關於這十家的詳細資料,這份資料甚至詳細到這樣的地步:誰家有殘疾人,哪裏殘疾,怎麽殘疾的。牌長每天在固定時間挨家挨戶查巡,先用手上的冊子對照各家門口的牌子,然後對住戶人口進行比照。有時候會搜查,一旦發現有“黑戶”(沒有在牌子上記錄的人),立即報官。倘若這個“黑戶”來路不明,或者就是土匪,那這家和與他編在一起的其他九家就要倒黴,受到處罰。所以,十家牌法的功利性就在於,它把每個人都變成了神經兮兮的間諜。十家牌法製度看上去沒有人情味兒,不過按王陽明心學的解釋,它是激發人內心良知的靈丹妙藥。王陽明說,人人都有趨利避害的心,所以人人都擔心被別人連累,如此一來,不用政府的命令,他就能發揮主觀能動性去監視別人。而人人都有良知,良知告訴他,不能牽累那麽多人,所以他們會拒絕土匪。即使土匪是他的家人,他也會想,為了自己的一個親人,而連累了幾十個人,良心實在不安。於是,他們會把藏匿於家中的土匪主動送到政府手中。

 

29. 一個沒有信仰支撐,純靠利益(打家劫舍獲得錢糧)結成的團隊,一旦靈魂人物消失,它就如多米諾骨牌一樣,勢必倒塌。王陽明剿匪部隊如暴風掃落葉一樣,在三天之內橫掃詹師富四十三處據點。1517 年農曆三月二十一,詹師富最親密的戰友溫火燒被王陽明的掃蕩部隊活捉。詹師富武裝成為曆史。

 

30. 人麵對事情時如果有僥幸心理,必定失敗。即使真有人能躲過,但大多數人一定躲不過.

 

31. 王陽明早就說過,無論是三省還是四省聯合圍剿,唯一的作用就是勞民傷財,助長土匪們的傲氣。三省部隊的長官都是平級,沒有統一的指揮,而且距離剿匪地點路途遠近不同,先到的部隊如果等後到的部隊,等於是把一大批軍糧拉到南贛讓士兵吃,這和旅遊吃大餐沒有區別。而當大家聚齊後又都不用力。比如剿橫水、左溪,湖廣部隊和福建部隊認為這是江西部隊的事。如果剿龍川,江西部隊又認為是廣東部隊的事。沒有責任感的部隊注定沒有戰鬥力,多次剿匪失敗後,南贛地區的部隊已沒有鬥誌,隻是一群消耗糧食的吃貨。按王陽明的心學,一個人如果用心誠意,天下就沒有難事。因為心外無事,一切事都是心上的事,就看是否用心。王陽明可謂用心良苦。每一場戰役之前,他都深思熟慮,盡量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他打詹師富,用兵五千人,打橫水、左溪用兵一萬人,打桶岡用兵一萬人,所耗費的錢糧據他自己說不過幾千金。而數省聯合圍剿時,每天都要耗費千金。

 

32. 1518 年農曆四月下旬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王陽明邀請他的弟子們喝酒,席間,他真心實意地對弟子們說:“謝謝諸位,以此相報。”弟子們大為驚訝,說:“我們還為沒有幫到您而慚愧,您為何要感謝我們?”王陽明回答:“我剛到贛州辦理軍務時,時常擔心辦錯事,愧對諸位,所以謹慎之極。我一人靜坐回憶執行賞罰時,總感覺有些地方還是不到位。不過一旦與諸位相對,我感覺所做的一切賞罰之事都無愧於心。這就是你們助我之處啊。”其實這段話說的就是“事上練”,任何一件事靠你一個獨坐想象,無論想得如何滴水不漏,都於事無補。必須要到事上去磨煉。做事時無愧於人、無愧於心,這才是王陽明心學所說的真正的“存天理去人欲”,真正的“煉心”。

 

33. 王陽明在軍事上有三個過人之處。一、不重形式,隻重實質。二、以毒攻毒,以賊攻賊。三、心理戰。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永遠讓人摸不透他的路數。

 

34. 康有為曾說,言心學者必能成事,而且是大事,這句話在王陽明身上是不言而喻的真理。因為王陽明心學,說白了,就是讓人用心的學問。所謂“天下無難事,隻怕有心人”。任何一件事,隻要你用心,正如王陽明所說,道理就在你心中,你用了這個道理,就必能成事。“用心”其實就是一種使命感,為了一個目的而進行全方位的思考。王陽明到南贛剿匪就一直在用心。

 

35. 人人都有良知,與生俱來,不必外求。一個有良知的人不會去殺戮同類,也不會去殘害飛禽走獸,更不會踐踏草木瓦石,因為有良知的人能把天地萬物都當成自己的一部分。而那些殺戮同類、殘害飛禽走獸、踐踏草木瓦石的人不是沒有良知,而是良知被遮蔽了。所以說“光明自己的良知”(明明德)很重要。

 

36. 他的學生問他:“我聽說老師您年輕時就立下經略四方的誌向,如今天下不安,到處都是可以建功立業之地。您為何屢屢辭職呢?”王陽明思索半天,才道:“當年年輕氣盛,自龍場之後,這種心態平和了很多。因為我終於想明白,人有建功立業的心沒有錯,但千萬不要把這種心當成常態。我們應該時刻格自己的心,心如明鏡,物來則照,不要刻意去追求。你把自己鍛造成一個良知光明的人,這種機會總來找你。況且,我現在最重要的任務是傳播心學,讓天下人知道聖學法門,相比而言,建功立業就成了副業。”

 

37. 有弟子問他:“如果您在年輕時被派來剿匪,您能成功嗎?”王陽明痛快地回答:“恐怕不能。”弟子問:“為什麽?”王陽明回答:“我早已說過,年輕時涉世未深,內心浮躁,心不定就難成事。人非要經曆一番不同平時的劫難才能脫胎換骨,成為真正能解決問題的人。”弟子問:“如果沒有磨難呢?難道去主動找嗎?”王陽明回答:“當然不是這樣。我是從磨難中得到了真諦,人隻要時刻格心,讓良知不要被人欲遮蔽,就都能成功。”

 

38. 人因性格、人生閱曆和生活環境的不同,看待事物時的態度就會迥然不同。多年以前,秦始皇威風八麵地出遊,無賴劉邦看到後說:“大丈夫就該如此啊!”而貴族項羽看到後則說:“我要滅了他(“彼可取而代之”)。”劉邦性格灑脫,不拘小節,在社會底層摸爬滾打多年,所以秦始皇是他可望而不可即的,他最大理想也不過是能過上秦始皇那樣的日子。而項羽身為前朝貴族,國仇家恨全拜秦始皇所賜,所以他的理想是複仇。

 

39. 吉安府恰好在朱宸濠的南昌和葉芳部隊駐紮地中間,二人夾攻,王陽明縱是吳起、韓信再世也無濟於事。但王陽明認為葉芳絕不會和朱宸濠連成一氣。他以深邃的洞察力告訴驚慌失措的弟子們:“山賊草寇們都以茅草建築房屋,但凡叛亂都會把房屋燒毀,以示破釜沉舟的決心。可我曾路過他大本營,見他們用上好的原木為房屋的建築材料,如此重視家園的人,肯定不反。”後來的事實證明,葉芳的確不會反,而且還在王陽明平定朱宸濠的戰爭中出力不小。

 

40. 從朱宸濠起兵(1519 年農曆六月十五)到被俘(1519 年農曆七月二十七日),王陽明平定他隻用了四十三天,四十三天的時間還不夠燕子從北飛到南,還不夠牡丹花徹底綻放,而王陽明卻隻用了這麽點時間就把一場震蕩大江南北的叛亂輕而易舉地平定,堪稱奇跡。

 

41. 有弟子問王陽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用兵有術否”)?王陽明回答:“哪裏有什麽技巧,隻是努力做學問,養得此心不動。如果你非要說有技巧,那此心不動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無幾,勝負之決隻在此心動與不動。”王陽明舉個例子,說:“當時和朱宸濠對戰時,我們處於劣勢,我向身邊的人發布準備火攻的命令,那人無動於衷,我說了四次,他才從茫然中回過神來。這種人就是平時學問不到位,一臨事,就慌亂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飛來的,而是平時學問純篤的功勞。”一位弟子驚喜道:“那我也能帶兵打仗了,因為我能不動心。”王陽明笑道:“不動心豈是輕易就能做到的?非要在平時有克製的能力,在自己的良知上用全功,把自己鍛造成一個泰山壓頂色不變,麋鹿在眼前而目不轉的人,才能不動心。”弟子又問:“如果在平時做到不動心,是否就可以用兵如神?”王陽明搖頭:“當然不是。戰場是對刀殺人的大事,必須要經曆。但經曆戰場非是我心甘情願的。正如一個病入膏肓之人,用溫和療養的辦法已不能奏效,非下猛藥不可,這猛藥就是殺人的戰場。我自來江西後,總在做這種事,心上很有愧啊。”

 

42. 王陽明對弟子們說,對付惡人,千萬別引發他的惡性,你不能和惡人直來直去地對著幹,要懂得鬥爭的技巧。惡人也不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他們最怕的就是喪失利益。對付他們,隻需要給他們擺清利害關係,他們就會知難而退。

 

43. 1520 年農曆七月十七,王陽明獻上修改版平定寧王報捷書,朱壽大將軍、張忠、許泰、江彬成為功勳,王陽明屈居功臣第二梯隊。朱厚照果然說話算話,1520 年農曆八月下旬,朱厚照從南京啟程回北京。王陽明得到消息後大鬆了一口氣。有弟子問他:“老師您受到如此不公正待遇,卻還心係皇上,這是良知的命令嗎?”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刁,所以王陽明被問住了。人生在世,難免遇到不公正的待遇。可當遇到不公正待遇時,我們該怎麽辦呢?王陽明時常教導弟子,為了自己相信的正義要勇敢去拚,不要做縮頭烏龜,否則就是活千年,不過是千年的禽獸。如果王陽明知行合一,他就應該在麵對張忠團夥的無恥和朱厚照的昏聵時勇敢地說“不”,他應該抗爭,而不是畏畏縮縮地被人牽著鼻子走,到頭來貢獻了力量卻沒有得到榮譽,任何人的良知都不會教導他,這樣做是對的。王陽明思考了很久,終於說出了一個可以讓人接受的答案:“應視功名利祿如浮雲,要勇敢地去做事,不必計較事成之後的榮耀。有榮耀是我幸,無榮耀是我命,這就是良知給我們的答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