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 生命和信仰

工作的記錄,生命和信仰的思考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基督教簡史

(2015-05-24 17:17:50) 下一個
認識一個國家,一個方法從它的宗教曆史是一個好的途陘。以下是從網絡中看到的基督教的曆史簡介。


 
1. 基督教的詞源分析
基督教的英語單詞為Christianity,即基督徒(Christian)的宗教。而基督徒指的是信仰基督(Christ)的人。基督這個詞,是希臘語單詞,意為"救世主",與希伯來語中的"彌賽亞"(Messiah)同義(後文會詳談)。
基督指的是一個人,也就是傳說中的耶穌(Jesus),全稱為"耶穌基督"(Jesus Christ),其中Jesus是名字,Christ是對他的稱呼。

2. 基督教的派別
目前,基督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
a) 天主教(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
b) 東正教(the Eastern Orthodox Churches)
c) 新教(Protestant Churches)
注意,第一個church是單數,後兩個church都是複數。

3. 《舊約》和《新約》
《聖經》是基督教的經典,分為《舊約》(Old Testament)和《新約》(New Testament)兩大部分。前者記載猶太人的曆史,後者記載耶穌的事跡。《舊約》在耶穌誕生之前就已經出現了,《新約》是耶穌死後,他的信徒編撰的。

4. 耶穌的生平
根據《新約》記載,耶穌是一個猶太人,公元1世紀時生活在巴勒斯坦。他大約在30歲時開始傳教,後被門徒猶大出賣。羅馬帝國派駐巴勒斯坦的總督彼拉多將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曆史上,這種說法--耶穌被猶太人出賣--常常作為迫害猶太人的借口。
事實是,在耶穌傳教之前,猶太人中盛行的是猶太教。基督教的流行威脅到了猶太教,所以,在猶太人祭祀的強烈要求下,羅馬人處死了耶穌。

5. 基督教的基本信念
基督教的派別雖多,但是有些信念是共同的。
* 上帝是宇宙間惟一的神。(因此,基督教是"一神論"宗教)
* 上帝是萬能的。
* 耶穌是上帝的兒子。
* 上帝派耶穌到人世拯救人類。

6. 三位一體
基督教教義的基礎是"三位一體"論(Trinity)。所謂"三位",指的是三個人,第一個人是"上帝",也就是"聖父"(the Father),第二個人指的是耶穌,也就是"聖子"(the Son),第三個人指的是"聖靈"(the Holy Spirit),也就是無形的人。
上帝將他的兒子耶穌派到人間,耶穌死後,上帝改為"聖靈"的形式與人類同在。這三者是同一的,因此上帝與人類同在,見到聖靈就等於見到了上帝。(聖靈常常以顯靈和奇跡的形式表現出來。)

7. 教會和教堂
基督教要求信徒在一起進行宗教活動,因此信徒就有結成教會、建設教堂的必要。反過來,教會也要求信徒必須加入、必須去教堂。

8. 洗禮
基督教認為人類都是有罪的,但是耶穌以自己的死為人類贖去了罪孽。無論是何等的最大罪大惡極,一旦加入教會,就會立刻變為清白之身。所以,加入教會時有一個"洗禮"(baptism)儀式。在基督教家庭,新生兒一出生就要被洗禮。

9. 聖餐
在教堂的正式祈禱結束以後,會有聖餐(Eucharist)。信徒分享麵包和酒,麵包代表耶穌的肉,紅葡萄酒代表耶穌的血。吃下聖餐,就表示與神同在。

10. 耶穌複活
《新約》中記載,耶穌被羅馬人處死以後,又複活了(Resurrection),告訴猶太人,神的國度就要來臨,然後升入天堂。
《舊約》中曾經記載,終有一天,猶太人的救世主"彌賽亞"(Messiah)將為了拯救猶太人而誕生在這個世界上。
信徒們相信,耶穌的複活說明他就是傳說中的彌賽亞(救世主),耶穌是為了拯救人類而生。信徒們還相信,耶穌終有一天還會降臨人世,完成他未竟的事業。

11. 耶穌的門徒
耶穌挑選了12個門徒(Apostles),在他死後繼續宣講天國臨近的福音。因此,向異教徒傳教也是基督教教義的一部分。
後來,門徒中的彼得成了耶路撒冷的基督教領袖,保羅成了曆史上第一個偉大的基督教傳教士和神學家。

12. 基督教的確立
基督教誕生於公元1世紀的巴勒斯坦。在誕生後200年中,一直遭到羅馬帝國的鎮壓。但是,這種宗教頑強地在帝國中蔓延,在中下層人民中越來越流行。
公元313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皈依基督教。
公元392年,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官方宗教。

13. 教會淩駕於世俗權力之上
公元800年,教皇利奧三世為法蘭克人的大王查理曼加冕,使之成為羅馬人的皇帝。
查理曼篤信基督教,將基督教傳播到西歐大部分地區。查理曼死後帝國衰落,但利奧三世已為教皇建立了權威,隻有得到他們首肯後,皇帝的權利才是合法的。
教會與世俗權力為了控製對方,展開了長達數世紀的爭吵。

14. 教會的分裂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成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兩部分,基督教會也一分為二。
公元1054年,東正教與羅馬天主教正式分裂。東方教會以"正宗"(Orthodox)自居,稱自己為正教;西方教會以"普世性"自居,稱公教(Catholic)。

15. 修會的建立
由於教會享有特權,皈依基督教比留在教外的日子更好過些,所以三教九流都紛紛加入教會。結果,基督徒們開始感到他們行為標準逐漸降低了。
為抵製這種趨勢,部分基督徒開始過修行生活。這些人被稱為修士和修女,他們/她們自願脫離常規的生活方式,以盡可能完全徹底地履行耶穌的教誨。
修士和修女居住在各自的社團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修道院。
到了13世紀,新興的修會成員不再居住在修道院中,而是在普通老百姓中開展工作。
新興修會有兩個,一個是多明我會,成員多是中上層市民;另一個是方濟各會,成員多為貧民。

16. 經院哲學
11世紀到15世紀之間,經院哲學(Scholasticism)興起。一批知識分子企圖用理性和邏輯證明上帝的存在。阿奎那(Thomas Aquinas)就企圖將基督教的宗教智慧與古希臘哲學家和科學家和自然智慧協調起來。
但是,這樣的工作實質上是促進了理性的發展,動搖了基督教的基礎。最終,17世紀帕斯卡認識到,上帝存在於理性之外,上帝的存在有賴人類的悲憫與恐懼。

17. 十字軍東征
11世紀到13世紀之間,基督徒發動了若幹次十字軍東征,多次嚐試從穆斯林手中奪取巴勒斯坦。
十字軍一度奪取了耶路撒冷,但是沒能保住,最終被穆斯林打敗。
十字軍東征的一個益處是,歐洲人對世界和東方的科學有了較多的了解。

18. 宗教改革運動
從14世紀開始,教皇的勢力逐漸衰落。教會內部越來越腐敗,越來越混亂。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必須進行宗教改革。當時的客觀條件也很有利,西歐的王侯已經強大到可以對抗教會的地步。
1517年10月31日,馬丁·路德引發了宗教改革,從此誕生了新教。
一些國家宣布禁止天主教,以新教為國教。比如英國的國教為新教,愛爾蘭的國教是天主教,兩者的衝突導致直到今天都沒有解決。

19. 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
西歐宗教改革運動影響深遠。西歐在宗教上不再統一,分裂成南方的天主教國家與北方的新教國家。新教國家中國教的確立,培育了一種國家感,提高了方言的地位,打消了西方人同宗共祖的一體感。眾多教派的紛爭導致殘酷的宗教迫害,促使受壓製的教派鼓吹民主,反對暴政,也促使約翰·洛克這樣的開明知識分子首倡宗教寬容。
宗教改革刺激天主教發起反宗教改革運動,整頓了內部,革除了弊端,使危機四伏的天主教獲得活力。
此外,新教倫理強調自製、誠信、責任、艱苦勞作、勤儉持家,反對鋪張浪費、不良享樂、所有這些,如馬克思·韋伯所說,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由於路德和加爾文等宗教改革家反對偶像崇拜和華麗裝飾,新教雕刻藝術幾乎毫無建樹,繪畫是否應繼續存在也成了問題。

20. 天主教革新運動
緊隨新教改革運動之後,16世紀和17世紀,天主教內部發生了一次革新運動。
這次革新運動的主力是1534年成立的耶穌會。耶穌會的學校培訓出很多出身於歐洲上流社會天主教家庭的青年人。耶穌會遏製了新教改革的勢頭,在新教國家收複了一部分失地。
耶穌會的傳教士將天主教傳入了世界上很多地區。明末將基督教傳入中國的利馬竇和湯若望都是耶穌會士。

21. 天主教的七大聖事
聖事(sacrament)是耶穌在世上時所開創的宗教儀式,其目的在於向領受者施恩。天主教將聖事定為七樁,即洗禮、堅振、聖餐、告解、神品、婚配和終傅。
著名神學家奧古斯丁說:"除非經由一些有行的象征和儀式使教徒們聯合成某種交往團體,否則沒有一種宗教能將其門徒聚集在一起。"
所有基督教派或多或少都舉行某種宗教儀式。16世紀,馬丁·路德向七大聖事的權威性發起挑戰。此後,從羅馬天主教分裂出來的新教諸派,除了英國聖公會的保守派外,大多隻保留了洗禮和聖餐兩件聖事。

22. 洗禮(Baptism)
洗禮是為兒童或成人施行的儀式,意義在於滌除罪孽,使領受者開始與上帝在一起的新生活。教士將水灑在受洗者的頭上,說道,"我以聖父、聖子、聖靈的名義為你施洗。"

23. 堅振(Confirmation)
堅振是接受經過洗禮的人為教會正式成員的儀式。主教,有時也可以是神甫,將聖油塗在領受者的額頭上。聖油表示領受者受到聖靈的鼓舞,將能夠始終不渝地實踐他們的信仰。從17到20世紀,嬰兒時受過洗禮後,堅振在兩歲到七歲之間施行。到了20世紀末,堅振通常推遲到十二三歲。

24. 聖餐(Eucharist)
聖餐是慶祝"最後的晚餐"的禮儀。在最後的晚餐上,耶穌將麵包分給門徒,說道,"這是我的身體。"然後又將酒遞給他們,說道,"這是我的血。"天主教徒稱這一儀式為"彌撒"(Mass)。彌撒分為兩部分。頭一部分是禮拜儀式,包括祈禱、唱詩、誦經和講道。第二部分再現耶穌和他的門徒們的最後的晚餐。根據天主教教義,在這部分儀式力,神甫以耶穌的名義行事,借助聖靈之力,將麵包和酒轉變成耶穌的真實的肉與血。此時信徒們前去領取聖體(即走向祭壇、下跪,讓神甫將一張小薄餅放在舌上)。天主教徒認為在舉行彌撒的過程中基督真的在場,原罪得到寬恕,教徒們也更為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在禮拜六晚或禮拜天,在聖誕節等宗教節日裏,天主教徒必須去望彌撒。他們必須每年至少在複活節領一次聖體。

25. 告解(Penance)
告解,又稱為懺悔,是天主教徒向神甫告明他們所犯罪過的聖事,以此表明他們真誠的悔意和痛改前非的決心,然後神甫以上帝的名義寬恕他們。若罪行嚴重,天主教須每年至少懺悔一次。告解通常在告解室裏進行。每個天主教堂裏都有告解室。告解室是個光線暗淡的小室,裏麵有格柵將神甫與懺悔者分開。進入告解室前,人們要檢視自己的良心,為告解做好準備。在告解室裏,告解人要下跪,向格柵另一側的神甫低聲詳細訴說自己犯下的罪過。神甫一般要向他們提出幾句忠告,鼓勵他們棄惡從善。然後,神甫給他們布置"補贖"。所謂補贖是指在告罪人表達他們真誠的悔意和痛改前非的決心後,神甫給他們規定的應念的禱詞或須做的善功。告罪人念過某些禱詞後,神甫便向他們宣讀赦罪的經文,這意味著正式赦免了他們的罪過。

26. 神品(Holy orders or ordination)
神品即神職授任的聖事。通過這一儀式得到授權而成為助祭、司鐸(神甫)或主教,充當教會的精神領袖。

27.婚配(Marriage or matrimony)
婚配是男女起誓永遠生活在一起、永遠相愛的聖事。教會通常不承認正當結婚的夫妻為再娶或再嫁而履行的離婚。但準許理由正當的分居(如丈夫或妻子不忠或有虐待行為)。

28. 終傅(Anointing of the sick)
終傅是為臨終老人、重病人或因其他原因瀕於死亡的人舉行的聖事。儀式包括誦經、祈禱、在領受人的五官(眼、耳、鼻、唇、手)塗聖油。在緊急情況下,隻塗額頭。據信這一儀式有助於病人蒙受聖靈的恩佑,使罪過得到赦免,靈魂與肉體得到撫慰和強化,從而恢複健康。

29. 天主教的組織機構
天主教的組織形式為等級體製。
各級教士之首是教皇(pope)。教皇府邸在梵蒂岡(Vatican)。
樞機主教(紅衣主教,cardials)是天主教最高級、最重要成員,地位僅次於教皇。樞機主教組成樞機團,是教皇的高級谘詢機構。教皇去世時,由樞機主教選舉新教皇。而樞機主教本身由教皇任命。
教皇任命主教(bishops),主教對教皇負責。主教與他們的首腦教皇一起構成主教團,分擔管理教會的職責。他們負責訓導整個教會。所有的樞機主教也都是主教。主教們被認為是基督門徒的後繼者。每個主教管理一個主教區(diocese),包括該地區的所有教會。較大或較重要的主教區稱為大主教區(archdiocese),由一位大主教統轄。主教區的總部多設設在教區內最大的城市。主教所在的教堂稱為座堂或大教堂(cathedral),一般是主教區內最大的教堂。
主教任命各教區(parish)的司鐸(pastor),而司鐸對主教負責。主教也負責監督主教內教會主持的許多滿足當地需求的服務機構,包括學校、醫院和報社等。
教區包括特定區域內的所有天主教居民。教區的司鐸(神甫)是教區的精神領袖。大教區的司鐸由其他教士(priest)、助祭(deacon)輔助履行職責。

30.天主教修會(orders)
修會是天主教男女信徒的團體,他們遵照教規過聖潔的生活。修會的成員要發神貧(絕財,poverty),貞潔(絕色,chastity)和聽命(絕意,obedience)三願。
著名的天主教修會包括耶穌會(Jesuits)、方濟各會(Franciscans)和多明我會(Dominicans)。婦女修會有仁愛姊妹會、烏爾蘇拉會和本篤會。

31. 聖母(Mary)
天主教徒崇拜耶穌的母親瑪利亞。與其他各派基督教一樣,天主教徒認為瑪利亞終生保持童貞。由於瑪利亞的純潔人生和作為聖母的至尊地位,天主教徒將她視為眾聖徒中的最偉大者。他們常通過瑪利亞向上帝祈禱。
美國曆史學家威爾·杜蘭說,對聖母的崇拜"使天主教由一種恐怖的宗教--可能是黑暗時代所需要的--轉變成一種慈愛憐憫的宗教。半數天主教禮拜之美質以及大部分天主教藝術與詩歌之華麗,均產生於這種對女人的摯愛與溫柔,甚或其身體的動人與優雅之莊嚴信念。"

32. 天主教的性觀念
天主教會反對任何方式的人工節育,但接受自然的計劃生育。性生活的正當目的是生育。性生活中的快感也是正當的,但應將它視為達到生育目的的手段。
33.東正教概況
東正教是希臘、俄國、東歐、西亞的主要基督教會。東正教是由自主教會組成的聯合體,聯合的基礎是共同的信仰和傳統。作為自主教會,它們通常冠以國家的名稱,如希臘正教會、俄國正教會等。東正教大約有教徒1億7000萬。

34.東正教的曆史
公元313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宣布承認基督教的合法地位。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將首都從羅馬遷至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新都君士坦丁堡。於是,這座新城市成為東部教會的中心。
在中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裏,君士坦丁堡是基督教的最重要的中心。
1054年,統一的教會最終一分為二。許多政治、經濟、文化和地理因素促成了最終的分裂。在政治上,東部帝國的皇帝在幾個世紀裏扶持牧首(patriarch);而羅馬的皇帝則支持教皇。導致分裂的主要宗教原因是兩個宗教問題。一個問題涉及教義,稱為"和子"(filioque)問題。西部教會認為聖靈來自聖父和聖子;東部教會則堅持說聖靈僅來自聖父。另一問題是羅馬教皇宣稱擁有普世教會的最高領導權。在這兩個問題上的爭執持續多年,直至1054年教皇利奧九世和君士坦丁堡牧首先後宣布革除對方的教籍。
1453年,奧斯曼帝國占領君士坦丁堡。占領者是穆斯林,他們統治正教基督徒直至19世紀。隻有俄國,在沙皇的統治下,正教一直未受穆斯林的控製。在穆斯林統治時期,君士坦丁牧首被視為所有正教徒的最高主教。到了19世紀,穆斯林的勢力衰落,信奉正教的諸國人民贏得獨立,各國正教會也獲得了自治。

35. 東正教的教會組織
東正教由各個自主教會組成。各教會由各自的首位主教主持。
這些教會的首位主教可以稱為牧守(patriarch)、都主教(metropolitan)或大主教(archbishop)。
東正教的教士有三大品(order):主教(bishops)、司祭(priests)和輔祭(deacons)。此外還有兩小品:副助祭(subdeacons)和誦經士(readers)。

36.東正教的信仰
東正教認為教會作為一個整體才是永無謬誤的。
東正教認為聖靈僅來自聖父。

37. 東正教的曆法
東正教仍沿用儒略曆,儒略曆上的所有節日都要比格列高利曆上的晚13天。所以,聖誕節在1月7日,元旦在1月14日。

38. 新教概況
新教是數百個基督教派的總稱。新教各派人口總共約有3.8億。
新教(Protestant)一詞源自拉丁語,意為"抗議者"。1529年,某些德國宗教改革者首先使用此詞自稱。不久,這個詞用來指所有脫離天主教的基督徒。
大多數新教徒居住在北歐和北美。新教在丹麥、挪威、瑞典和英國等國是國教。

39. 新教的信仰
新教徒肯定《聖經》的權威,認為《聖經》是他們教義的惟一來源和標準。他們拋棄了天主教觀點,即認為教皇在信仰和道德問題上是世上基督徒的最高權威。
天主教的神甫被視為上帝傳達恩惠的中介,但新教牧師則被視為信徒中平等的一員,他隻是受過訓練承擔某些教會的工作,如布道和主持聖事。由於主張所有教會成員一律平等,新教教會的治理更為民主。

40.信義宗(Lutheran Churches)
信義宗(路德宗)是世界上最大的新教教派,有信徒約6300萬。信義宗是當今德國大多數人所信奉的宗教,也是丹麥、瑞典、芬蘭、冰島的國教。信義宗的信仰在很大程度上來自德國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的思想。

41.長老宗(Presbyterian Churches)和歸正宗(Reformed Churches)
長老宗在英語國家中是個大教派。英語國家以外,具有同一傳統的教會稱為歸正宗,如荷蘭歸正會。大約100個教派屬於世界歸正宗聯盟。
歸正宗或長老宗運動開始於兩位宗教改革者烏爾利希·茨溫利(Huldreich Zwingli)和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的學說。16世紀20年代瑞士神甫茨溫利鼓吹比路德更為激進的改革。30年代,法國宗教改革家加爾文很大程度上將路德和茨溫利的思想結合在一起。加爾文的學說在英國、法國、荷蘭和蘇格蘭產生了巨大影響。在英格蘭,許多加爾文的信徒成為清教徒。在法國,他們稱為胡格諾派。
歸正宗教會由長老(presbyters)治理,故又稱長老宗。牧師和普通信徒都可以是長老。在現金大多數長老宗教會,男女教徒均可成為長老。所有牧師地位一律平等。

42.安立甘宗(Anglican Churches)
安立甘宗(聖公宗)教會指英國國教及其他發源於英國國教的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印度等獨立教會。
英國國教是在宗教改革時期從天主教分裂出去的。在美國,弗吉尼亞最早的殖民者中就有安立甘教徒。獨立戰爭後,殖民地的安立甘教徒脫離了英國國教,成立了美國聖公會(Protestant Episcopal Church)。

43.《公禱書》(The Book of Common Prayer)
《公禱書》是英國國教和其他各國安立甘宗各教會的標準禮儀用書。亨利八世發起宗教改革,建立了獨立於羅馬的國教,因而英格蘭教會需要一部英文的,而不是拉丁文的禮儀用書。《公禱書》在托馬斯·克蘭默的主持下編纂,1549年出版,後經數度修訂。《公禱書》也是一部重要的文學作品,它的語言既簡潔明快又莊嚴華美,還保留了拉丁文特有的渾厚音響效果。它對英語口語和書麵語的影響僅次於《欽定本聖經》。

44.公理宗(The Congregational Churches)
公理宗是清教徒於17世紀初在英國建立的新教教派。清教徒認為當時的英國國教應當"清除"天主教的信仰與常規禮儀。這些新教徒受到新教改革家約翰·加爾文的學說的影響。
從17世紀中到19世紀初,清教徒的公理派的教義在大部分新英格蘭地區占統治地位。
公理宗教會的自治原則對美國民主政府的發展有重大影響。公理宗的牧師反對某些宗教界和政界的領導人剝奪人民自治權的企圖,他們當中的許多人支持美國的獨立事業。
公理宗教會重視教育。他們建立了美國幾所最古老的大學,其中包括哈佛和耶魯大學。
清教主義的道德觀對美國人影響很大,在某種意義上形成了美國人民性格。清教徒關於選民與上帝立約的觀點奠定了美國人民主觀的基礎。在公理派的教會裏,在公理派教徒對公共事務的管理中,每個教徒都有發言權,決定由大多數人做出。《獨立宣言》中也明顯表述了人民與政府間的契約關係。

45.浸禮宗(Baptist Churches)
浸禮宗是較大的新教團體,他們堅持隻有能夠理解耶穌基督教誨的成人方能接受洗禮。美國的浸禮宗信徒有大約2600萬,是世界上最大的浸禮宗教會。浸禮宗億成為美國最大的新教教會。
浸禮宗信徒反對為嬰兒施洗。他們堅持洗禮隻應施於成熟到能夠宣示自己信仰的信徒。浸禮宗教會重視個人自由和信仰自由。它們將《聖經》視為宗教生活的惟一指導,人人都有以自己的方式閱讀和理解聖經的自由。每個浸禮宗教會管理本教會的事務,不受更高權威的控製。
黑人基督徒多屬浸禮宗。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就是浸禮宗牧師。

46.循道宗(Methodist Churches)
循道宗(衛斯理宗)是英國國教牧師衛斯理在一場宗教運動中形成的一個新教教派。
衛斯理宗重視傳教,美國衛理公會一度在華影響頗大。

47.門諾派(Mennonites)
門諾派是新教的----個派別,信奉16世紀荷蘭宗教改革家門諾·西蒙斯的教義。
 
門諾派反對建立國教,拒絕參軍作戰,因而他們不斷受到騷擾和迫害。他們不得不遠離家鄉,遷到北美的賓夕法尼亞州和世界其他地方。
 
門諾派最早主張政教分離,並譴責奴隸製。他們的信仰以《聖經》,特別是《新約》為本,盡力依照耶穌的山上寶訓生活。他們認為《聖經》禁止他們使用武器或任何暴力,禁止他們在法庭上起誓,禁止他們擔任任何需要施用強製手段的公職,雖然他們一貫守法。較保守門諾派教會穿戴十分樸素,生活方式簡樸而傳統。
 
北美的最大門諾派團體是發源於殖民時期賓夕法尼亞的門諾會和1860年成立於艾奧瓦的門諾總會。20世紀90年代末,在世界大約60個國家裏有一百多萬門諾派教徒。美國和加拿大的門諾會有大約10萬信徒;美國的門諾總會有37000信徒。
 
在曆史上,門諾派長期居住農村,從事傳統農業。20世紀,美國最大的門諾派團體開始在社會裏發揮重要作用。在禮拜儀式中,他們不再使用德語。他們重視現代教育,致力於促進和平,使世界上受苦的人們擺脫苦難。

48.公誼會(The society of Friends)
公誼會(教友會)是17世紀中期喬治·福克斯在英格蘭創立的新教教派。此派常被稱為"貴格會"(Quakers),因為他們宗教感情強烈,耳聞上帝之言會激動得顫抖(quake)。起初人們稱他們為"貴格"是取消他們,但現在他們也以此自稱。
公誼會認為上帝給每個人以"內心靈光",依靠思索、過純潔的生活及祈禱,人人都可獲救。
公誼會以其人道主義活動著稱。在18世紀,美國的公誼會是社會改革的先驅。他們對印第安人友好,而且早在1688年就正式提出抗議,反對殖民地的奴隸製。
1681年,公誼會教徒威廉·佩恩建立賓夕法尼亞殖民地,希望它能成為移居新大陸的公誼會信徒的安身之所。這個殖民地,後來成為賓夕法尼亞州。
公誼會一直是個較小的教派。20世紀90年代末,總共有教徒30萬,分散在30多個國家裏。大多數教徒在美國。
林語堂在《吾國吾民》中說,中國人不易變成真正的基督徒,即使他們皈依基督教,也會變成公誼會的成員,因為他們的信仰和習俗最易為中國人所接受。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pennsylvania)及州內最大城市費城(Philadelphia)的命名均與公誼會有關。"賓夕法尼亞"即"佩恩(Penn)"的"林地(sylvania)";"費城"即"兄弟之城",表示公誼會理想的人際關係。

49. 救世軍(The Salvation Army)
救世軍是一個國際基督教教派和慈善組織,致力於幫助窮苦人並向不屬於任何基督教會的人傳教。
救世軍是由循道宗牧師威廉·布斯(William Booth)於1865年在倫敦創立的。
今天,有救世軍服務的國家超過94個。這個組織在全世界的成員大約有200萬。

50. 阿彌士人
在門諾派團體中,最有名的要算是阿彌士人或阿曼門諾派教徒。
為躲避迫害,阿彌士人於18世紀遷入賓夕法尼亞州,後來他們在那裏的子孫被稱為賓夕法尼亞的荷蘭人(德文中的"德國人"發音與英文的"荷蘭人"近似,故被誤解)。他們後來散布到俄亥俄州和其他中西部各州,以及加拿大。他們現在主要居住在賓夕法尼亞州的蘭開斯特縣。
阿彌士人是出色的農夫,盡管受到現代工業社會的影響,仍保持著傳統的農耕生活方式。他們在賓夕法尼亞蘭開斯特縣用傳統農業技術經營的家庭小農莊,是全美單位出產最高的農莊之一,而且沒有化學汙染、土壤退化等現代農業的通病。
最保守的阿彌士人仍乘坐馬車,而不坐汽車;用馬匹耕作而不用拖拉機;拒絕使用收音機、電視和電話。他們衣著異常樸素,衣服不用紐扣而用鉤子。男人蓄須,戴闊邊黑帽,婦女穿樸素長裙,頭戴無邊有帶軟帽。他們每兩周在教徒家中聚會禮拜一次。他們禁止與教外人通婚。
 
美國電影《目擊者》部分展示了門諾派阿彌士人的生活方式。當劇中的約翰·布克(哈裏森·福特飾)問阿彌士人為何他們的上衣不用扣子而用鉤子,他們答道,扣子更多是為了招搖,不如鉤子樸素。
 
阿彌士人的宗教信仰有時會與主流社會發生衝突。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個叫做魯迪的阿彌士入被征入伍。他被逼迫穿上軍裝,列隊操練。但不久,良心的譴責使他脫下軍裝,要求退伍。軍官威脅說,如果次日早晨他不穿上軍裝報到,將按臨陣逃脫罪被判處死刑。次日,魯迪來了,穿著黑色阿彌工傳統服裝,頭戴黑色帽子。麵對這個為了信仰而不要命的人,軍官隻好讓他退伍。
很多阿彌士的祖先來自德國,他們的日常語言常是高地日耳曼語。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們的反戰主義再次引起猜疑。美國國會為此舉行了聽證會,最後確認他們是為了宗教信仰而反戰。
阿彌士人的教育方式也與美國的法律發生衝突。賓夕法尼亞州法律規定強製教育至16歲,但阿彌士家長隻同意讓子女受教育到14歲,認為更多的教育將不利於維護傳授他們的傳統價值觀。1955年,州政府做出妥協:阿彌士人兒童可以在自己的學校裏讀到14歲,然後進入一種專門設立的職業學校,由阿彌士教師向他們講授農業知識,直至法定的16歲。
有關教育衝突的最著名官司是一個"威斯康星訴約德爾"(Wisconsin V.Yoder)的案子。威斯康星州格林縣的兩家阿彌士人由於沒有送孩子上高中而麵臨拘捕。一個叫鮑爾的律師到縣法院控告州政府侵犯阿彌士人的宗教自由。地方法庭認為,雖然州政府侵犯了阿彌土人的宗教自由,但普及教育涉及全體公民的長遠利益。這一利益大於少數人的宗教權利。鮑爾沒有罷休,上訴到威斯康星州最高法院。州最高法院推翻了地方法院的裁決,理由是能夠壓倒少數人宗教自由權利的所謂"全體人民的利益"是不存在的,阿彌士人有選擇8年教育的自由。
威斯康星州政府不服,向聯邦最高法院上訴。1972年,聯邦最高法院做出有利於阿彌士人的判決,指出,現代中等教育所教授的內容和價值同阿彌士人的宗教生活方式有尖銳衝突,強製實行的教育法規侵犯了阿彌士人的宗教自由權利。
最高法院的判詞說:
"我們不可忘記,在中世紀。西方世界文明的很多重要價值是由那些在巨大困苦下遠離世俗影響的宗教團體保存下來的。沒有任何理由假設今天的多數就是'正確的',而阿彌士和類似他們的人就是'錯誤的'。一種與眾不同甚至於異僻的生活方式如果沒有幹涉別人的權利或利益,就不能僅僅因為它不同於他人就遭受譴責。"

51.摩門教
摩門教是約瑟夫·史密斯(Joseph Smith)1830年在紐約州創立的教會。該教的正式名稱是後期聖徒教(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 day Saints)。《摩門經》(Book of Mormon)是該教的經書,所以該教又被稱為"摩門教"。
據約瑟夫·史密斯自稱,大約在1820年,當他14歲時,看到了天父和耶穌基督的幻象。他們告訴他,世上尚無真正的教會、1827年,他宣稱一位叫做摩羅尼的天使向他顯靈,責令他建立教會,並指引他去到紐約州他家附近的一座山裏,找到埋藏了千年之久的金頁。金頁上鐫刻著一種古代的語言,記錄了北美古代居民的宗教生活。他靠著"上帝賦予的異能"翻譯了金頁,並在1830年將譯文發表,稱之為《摩門經》。史密斯和他的同伴於1830年4月6日創立摩門教。教會很快擴大,到當年年底就發展教徒一千人。
19世紀30年代初,摩門教徒在俄亥俄州的克特蘭和密蘇裏州的獨立城建立了自己的居民點。1831年史密斯將教會總部遷往克特蘭,8年後再遷往密蘇裏,與其他摩門教徒會合。1838年秋,暴民攻擊了摩門教徒的幾個居民點。約瑟夫·史密斯和另外幾個教會領袖被捕,據摩門教徒說,他們被捕是因為受人誣陷。摩門教徒被勒令離開密蘇裏,5000餘人在]838年末和1839年初逃往伊利諾伊州。史密斯於1839年春越獄到伊利諾伊與教徒會合。他們在密西西比河岸建立瑙武市,該市成為州內最大城市之一。隨著摩門教徒人口的增長,他們實行的多妻製以及他們經濟和政治勢力引起當地人的猜忌。1844年,約瑟夫·史密斯和他的弟弟受到陰謀叛亂的指控,被捕入獄。不久----群暴民攻擊了監獄,槍殺了兄弟二人。
約瑟夫·史密斯死後,布裏格姆·揚(楊百翰,Brigham Young)被推選為新的教會首領。1847年,揚開始率領教徒遷往落基山的大盆地。在其後的20年裏,8萬摩門教徒長途跋涉從密蘇裏河前往大盆地,6000餘人死於途中。他們在鹽湖城所在的地方定居下來。這一地區的人口迅速增長,到了1849年,摩門教徒成立了市政府。在揚的指導下,摩門教徒製定了在新家鄉發展工業、農業、商業和教育的龐大計劃,並加以實施。
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共有後期聖徒教教徒500萬人。他們大多數住在西部。世界大多數國家也建立了後期聖徒教會,成員共有500餘萬。另有幾個教會也接受《摩門經》,但與總部設在鹽湖城的教會沒有聯係。其中最大的是總部沒在密蘇裏州獨立城的重組後期聖徒教。
摩門教的信仰基於他們的幾部聖書,包括《聖經》、《摩門經》、《教義與契約》和《重價珍珠》。摩門教徒視《聖經》為上帝之言,但並非上帝之言行的完整記錄。《摩門經》是它的補充。 《摩門經》書名來自一個叫摩門的人。據摩門教徒的信仰,摩門是《舊約》和《新約》時代的一個先知,生活在西半球。《教義與契約》的內容是上帝對史密斯的啟示錄。《重價珍珠》是史密斯本人的作品和他翻譯的一些古代聖錄。
摩門教沒有專職教士。教會官員在業餘時間無償為教會盡職。大多數教徒都有機會從事教學、布道、慈善工作,參加各種社會活動。
摩門教的禮拜儀式很簡樸,包括唱詩、祈禱、聖餐和平信徒們的布道。摩門教非常注重對外傳教,並以從事慈善事業,禁用茶、咖啡、酒精飲料、煙草著稱。
普遍認為摩門教是個保守的基督教派。他們對墮胎、節育措施、離婚和婦女擔任聖職持反對態度。
19世紀中期曾一度有少數摩門教徒實行多妻製.將其視為一項宗教原則。但自從美國最高法院宣布多妻製違法後,摩門教於1890年廢棄了這一習俗。
摩門教自認為是基督教派,但不承認屬於基督教新教範疇。由於其經典、神學、禮儀在教外人看來頗荒誕,故被基督教界視為"邊緣派別"。摩門教徒由於他們的古怪的信仰和習俗到處受迫害、排擠,曆盡磨難,但他們的苦難反而成為一種勵精圖治的動力。猶他州的自然條件惡劣,但摩門教徒卻在這片土地上建立起美國西部中心經濟繁榮、文化發達的最大城市鹽湖城。2002年的冬奧會曾在這裏舉行。摩門教徒在猶他州的創業證明了孟子所謂"生於優患而死於安樂"。猶他州摩門教殖民地的創立者布裏格姆·揚(揚伯翰)以務實著名,執法嚴苛、重視教育、鼓勵開展音樂和藝術活動。

52. 基督教科學派(Christian Science)
基督教科學派是美國新英格蘭的一位婦女瑪麗·艾迪(Mary Baker Eddy,1821--1910)於19世紀創立的教派。
建立教派前,艾迪體弱多病,研究過許多種治療方法。她也研究過《聖經》裏有關醫治疾病的章節。她被《新約》裏所描述的耶穌施行的神奇治療所吸引。《新約》裏講到耶穌慈愛地對盲人講話,他們的眼睛便張開了;對腿瘸的人講話,他們的腿便恢複了正常。他成就這一切靠的是精神的力量,既不用藥,也不用手術。他的使徒們也用同樣的方式醫治各種疾病。人們將耶穌及其使徒們所施行的神奇治療稱為"神跡",這意味著上帝的神力和恩惠隻顯示在少數人身--上。耶穌曾許諾說凡信仰他的人都能成就這些事情,但大多數人認為隻在基督教創立之初才是如此。
1866年,艾迪在冰上滑倒,摔成重傷,似乎將不久於人世。她求助於《聖經》,全心全意向上帝禱告。據她說,她突然感到了上帝的恩眷和神力,這種感覺十分強烈,以至於能下床走路了。她相信自己的快速複原和健康的全麵改善是由於搞懂了一些精神法則,正是這些法則使《新約》裏的奇跡得以發生。
艾迪稱自己的發現為"基督教科學",並開始傳教。1875年,她發表了自己最重要的著作《科學與健康及理解<聖經>的關鍵》。在這部書裏,她宣稱上帝之法可使人擺脫種種形式的惡,包括罪孽、疾病、無知和恐懼。幾年後,她在馬薩諸塞州的波士頓建立了科學家基督教會。1892年她重組教會,結果形成目前的波士頓母教會及分教會。分教會現有72個,大多在新教國家。
按照艾迪的說法,疾病和其他人生之惡之所以產生,是由於人們不了解自己與上帝之間關係。通過祈禱和進一步了解卜帝,人們可以在生活中體驗到精神力量。按照艾迪的教義,基督教科學派的成員們依靠祈禱而不是傳統的醫學來醫治疾病。當他們在祈禱中需要幫助時,常去看教會醫師。醫師是全職的,運用基督教科學療法為人治病,
基督教科學派教會沒有神職人員。教會的禮拜儀式包括讀《聖經》和《科學與健康及理解<聖經>的關鍵》。教會在許多城市設閱讀室,並在許多公共場所提供介紹教會的書麵材料。
基督教科學派由於其神秘主義傾向和獨特的信仰,曾一直被基督教界視為邊緣派別。20世紀60年代後,該派加強了與主流基督教的對話,逐漸被後者承認屬於基督教傳統的一部分。
信仰治療是否真正有效,一直存在爭議。但無論如何,對世界保持樂觀、開朗、積極的態度無疑有助於疾病的治療。不容否認,基督教科學派的大部分成員是社會中上層的中老年婦女,集中在城市、療養勝地和有錢人的住宅區。這表明,信仰治療不但需要有錢,還需要有閑。艾迪夫人也因創辦《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而著名。創辦這家報紙的初衷是抵製當時流行報刊報道聳人聽聞消息的辦報方針。這家報紙以精心處理新聞報道和對政治、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具有高瞻遠矚和深入分析的能力而聞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