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 生命和信仰

工作的記錄,生命和信仰的思考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移動互聯網正在吃掉整個世界

(2015-01-20 12:07:49) 下一個
[Andreessen Horowitz 投資人 Benedict Evans 在“《華爾街日報》數字會議”上做的有關移動的觀點預測。]

沒錯,我們正站在這樣一個特別的曆史拐點上。
一、第一次,技術被銷售給每個普通人
1,十幾年前,我們被 1995 年到 2000 年的網民數增長震驚,這一階段網民數從 0.5 億人增長到 4 億人。
 
 
 
 
2,技術泡沫後,網民數增長更驚人,從 4 億增長到今年約 30 億人;同時,使用智能手機人數達到 20 億人次。
 

3,2020 年,全球又有 10 億人會將通過智能手機上網成為網民,網民數達到 40 億人次。
 
4,1995 年至今,不上網或沒智能手機的成年人數持續收縮:前者從 1995 年近百分百降至 2017 年約 36%;後者從 1995 年百分百降至 2017 年約 28%。
 

5,2020 年,全球 80% 成年人會擁有智能手機。
2020 年全球人口數在 74 億左右;成年人數約 52 億人次;TV 受眾 48 億左右;有文化和讀寫能力的人 45 億左右;功能機用戶 43 億左右;上網人數 40 億左右;智能手機用戶 40 億左右;PC 用戶 17 億;個人 PC 用戶在 10 億以下。
 

6,智能手機,讓所有人都擁有一部裝在口袋裏的超級電腦
一部新 iPhone 的 CPU 內晶體管數是奔騰 1995 的 625 倍;僅新 iPhone 發布那個周末,蘋果賣出 CPU 晶體管數就達到 1995 年世上所有個人電腦裏 CPU 晶體管的 25 倍。
 
7,所有人,即便是在撒哈拉沙漠,他們手機覆蓋率、3G 網絡覆蓋率及移動設備使用率都在上升。
 

二、第一次,互聯網格局被改變
 
1,人們花在移動互聯網上時間,已超過花在所有電腦網頁上時間總和。
2013 年 6 月,用戶通過桌麵上網時間還多於用戶通過手機上網時間;但今年 6 月,後者(App + 移動瀏覽器)已明顯超過前者。
 
 
 
此外,移動互聯網格局還未完全固定,如就“I installed an app on my Android smartphone.”這句話,其中“下載”、“APP”、“Android”、“智能手機”,這四個概念都還有很大發展空間,2020 年我再說這話時,可能和現在意思已大有不同。
 
 2,生態係統的複雜性。
iOS 和 Androi 兩家市場份額因不同地點產業結構不同而相差懸殊。換句話說,用 iOS 還是用 Android,取決於你在哪和你在做什麽。
 

如上圖,全球銷量看,Android 手機明顯多於蘋果;但 Facebook 舊金山用戶中,蘋果設備使用者多於 Android,同時在雅加達,情況則反過來;另外,蘋果應用商店收入明顯高於 Google Play;而以全球瀏覽器上網數據看,蘋果略高於 Android,但中國數據則完全相反,Android 明顯多於蘋果。

3、每個新傳感器都意味新商機。
智能手機比 PC 複雜得多,PC 不會問任何它應該知道的東西,但新傳感器深刻改變電腦能知道的東西,因此每個新傳感器,都能帶來新商業機會。
 

4,移動設備能引發“杠杆效應”。
2020 年,智能手機數將達到 PC 的 2—3 倍,但乘以移動設備便攜易用帶來的便利,移動設備將能提供 10 倍於 PC 時代的機會。
 

Facebook 和 WhatsApp 是最典型例子。兩年內,Facebook 移動廣告收入就翻倍,成為一個體量達 65 億美金的海量客戶部門;而隻有 30 個工程師的 WhatsApp 一年內信息流量已達到 72 億條,要知道,全球短信總量是每年 75 億條。
 
 


“杠杆效應”還改變了互聯網初創企業對早期資本的需求:2000 年,一個融資 1000 萬美金、擁有 100 名員工的初創企業能吸引 100 萬用戶;現在,融資 100 萬美元,有 10 個員工的公司就能吸引 1000 萬用戶;而未來憑借移動互聯網,一人白手起家,不要拿什麽投資,就能吸引 100 萬用戶。
 
 

三、移動甚至重置科技產業
1,智能手機逐漸拖垮 PC。
全球有 20 億人,平均每 2 年買一台移動設備;全球有 16 億人,平均每 5 年買一台 PC。
 

2,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已占電子產品市場半壁江山。
 

3,1999 年時,全球共有 800 億張用膠卷拍的照片;而今年,社交網絡上分享照片就達到 8000 億張;蘋果和 Android 手機銷量,也超越日本生產的照相機。
 
4,移動甚至改變 PC 領域市場份額。
微軟在 PC 領域銷售份額持續下滑,已從超過 85% 份額,掉到不到 25%;而蘋果卻快速占領市場,從收入看,幾乎接管 PC 業,在 2013 年達到 1750 億美金。
 

5,移動已導致技術中心轉移:
矽穀和中國成為新時代中心,代表公司:電腦領域穀歌和蘋果,打敗微軟;芯片領域 ARM 和高通,打敗英特爾;手機行業,中國深圳打敗原生產諾基亞的芬蘭。
 

6,移動撬動供應鏈過程:
 


四、移動也在重置其它產業
1,科技在主導我們注意力。
 
2,科技品牌價值巨大。
2004 年,科技品牌價值占全球品牌價值前 100 位的 30%,其中穀歌、蘋果、亞馬遜和 Facebook 四家占不到 2%;但現在,前者已達到 40%,後者快接近 20%。

3,孩子們最牽掛什麽?移動設備。
 

4,人與人的溝通正趨向純數字化、純移動化,現在連爺爺奶奶們,也會使用電子郵件了。
 

5,移動設備擠壓下,電視變得越來越小眾,可用來看視頻的數字設備,正從數量上超越真正的電視。
 

6,作為移動設備的屏幕,全球 LCD 液晶屏顯示器銷量顯著上升。

五、科技還有很大改變世界的潛力
1,以下是各行業在 2013 年收入情況。其中,汽車業達到 14000 億美金,服裝業達到 13000 億美金。
 
2,通常跟技術相關公司分三種。一是以技術為核心的公司,如蘋果;二是通過技術改進產品或擴展業務,但技術不是核心,如亞馬遜;三是被新技術催生出的公司,可能做的是傳統行業,但都基於新技術,如 Airbnb。而如果重點關注第三種公司,我們會發現:每波技術創新浪潮,都會催生一些新行業,比如:
 
 

 
 
 

正如卡車和洲際公路出現讓零售業發生根本性轉變,因而成就了沃爾瑪,移動設備和移動互聯網為傳統旅遊和運輸行業創造了全新可能,因此才有 Airbnb、Uber 和 Lyft。由此可見,移動已開始對社會產生深刻影響。

另一重要事實:當一項技術被充分普及,它就被社會“內化”成理所當然的一部分,人們也就不再談論它。以下幾張圖,顯示了“鐵路”、“鋼鐵”、“計算機化”等技術詞匯在 Google Books 出現的頻率:
 
“鐵路”

“鋼鐵”

“計算機化”
 
 而“軟件”出現頻率如下:
 

這樣的趨勢說明:軟件和移動互聯網已開始走向被內化階段,成為各行業理所當然、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軟件和移動互聯網正在吃掉整個世界,科技業自身已容不下技術發展的張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