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加港聯手研發10年 測600華人 新法驗鼻咽癌準確度達99%

(2014-12-01 06:58:28) 下一個

在病人口腔收取樣本化驗基因,準確程度99%。本報記者攝

本報記者

鼻咽癌與過濾性病毒EBV存有密切關係,加港兩地醫療專家經10年時間,研發出簡單又無創的刷檢方法,確診病人攜此病毒並證實患鼻咽癌,準確程度達99 %;此技術可作為早期篩選,有助提高病人存活率。

多倫多大學醫學院耳鼻喉頭頸外科副教授吳憲威醫生指出,有些過濾性病毒能引發癌病,如乙型及丙型肝炎形成肝癌;人類T細胞白血病病毒-1、卡波西肉瘤的皰疹病毒,以及HPV病毒誘發子宮頸癌等。

醫學界早已發現,伯基特淋巴瘤病毒(Epstein Barr Virus,EBV)是鼻咽癌成因之一。吳憲威醫生表示這種病毒入侵身體後,可複製成為人體基因,擾亂正常基因繁殖係統,因而引起癌病。這種病毒存在於世界各地,隻是對某些族裔如中國南方人士的攻擊力特別強,可能與族裔基因有關,加上此病毒侵襲,身體未能扺抗而形成癌病。

由於EBV病毒隱藏在鼻咽內,有30%情況是依附在鼻黏膜。有80%患者初期沒有明顯病症,傳統檢測如內窺鏡或CT Scan,難以看見鼻咽癌腫瘤,至後期確認腫瘤已經屬於晚期,病人存活率約有30至40%。

適合作為早期篩查

吳醫生說,如果及早發現鼻咽癌並接受治療,病人存活率可高達90%。因此,在病人基因內發現攜帶此病毒,可作為一個印記,確定是否患上癌症。醫學界研發新技術,其一是使用特別儀器,隻需拿取少量基因樣本進行測試。

此外,吳憲威醫生領導的研究,由多倫多大學與香港大醫學院及伊利沙伯醫院合作的項目,經過10年研發及臨床測試,設計一枝如牙縫刷的小掃。研究過程邀請港加600名華人參與,主要為疑似有鼻咽癌征狀或家族病史的高危人士,其中98人確診患有癌症。臨床結果顯示,利用這個小掃經口腔鼻咽取本方法,除1人出現假陰性外,其餘均確診,靈敏度達99%。

吳憲威稱此研究向5名用內視鏡檢查的人無確診有鼻咽癌,但用病毒拭活法卻發現患癌;1名用內視鏡和切片活檢無發現腫瘤的病人,拭活檢測呈陽性,最後確診為晚期病人,癌症已擴散至淋巴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 www.npscreen.com


吳憲威醫生手持新研發的小掃,指示在口腔取基因樣本。本報記者攝

星島日報
2014-11-29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