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222)
2017 (140)
2018 (150)
2019 (83)
2020 (97)
2021 (106)
2022 (64)
2023 (184)
2024 (115)
2025 (1)
法國溫馨小鎮科爾馬,提起科爾馬,知道的人可能不多。它在法德邊界萊茵河邊上,屬於法國阿爾薩斯省的斯特拉斯堡。近百年的曆史中,一會兒歸法國,一會兒歸德國,小城的建築風格,德國法國的元素都有,但不矛盾,反而更顯得風光迥異了。
普法戰爭結束後,阿爾薩斯和洛林被德國割了去,法國著名作家都德寫的小說《最後一課》,就是發生在科爾馬這個小鎮上的故事。
小說以第一人稱敘述,主人公小弗朗士是個不愛學習,經常遲到、翹課的孩子。這一天,是德國占領軍命令明天起,小學裏都要講德語。所以,這是老師韓麥爾先生講的最後一課。
小說很短,但很精彩,讚揚了法語是最美麗的語言,宣揚了小鎮上的各個階層的人們熱愛祖國的精神。小弗朗士以懺悔的口吻記述了自己的心情。最後一課除了學生,鎮上的神父,鞋匠,不識字的車夫都來了,有人居然咿咿呀呀的從法語的字母開始學習,但這依然是最後的一課。我清楚地記得小說的結尾寫到:韓麥爾先生最後奮力在黑板上寫了“法蘭西萬歲”,轉過身來,哽咽無語片刻,對大家說“下課了”。
這樣的故事,也是一座城市的文化,一座城市的名片。
這裏是一種曆史文化的積澱,古老的影像,風霜的磨蝕,青銅的鏽跡,更體現著這座城市文化的厚重。你仿佛能從每一座房子讀出一段兒故事,戰爭和民族文化的交替,德意誌和法蘭西精神的融合,讓這兒的一切疊彩紛呈,絢麗奪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博主沒有提到小城出了一個影響美國的大才子,白去了這個赫赫有名的科爾馬了。
才子的名字叫,弗裏德利·奧古斯特·巴特勒迪,他在世時塑造了不少城市雕塑,卒於1904年,享年七十歲。他的作品中最成功、也最具影晌力的作品便是美國的自由女神像。於十九世紀未由法國政府饋贈給美國獨立一百周年的一份禮物。而女神亮麗地站在美國紐約愛麗斯移民局所在地的島上,在當年讓無數的海外移民過海關時細細體會到自由的真愛。記得讀美國汽車界強人艾柯卡李的傳記中,他就提到當時他媽媽帶著年幼的他,在離紐約遠遠處的大船上,一見到自由女神時,第一個反應是美國到了,意大利人便在胸口上死勁地、不停地劃十字,上帝保佑,媽媽咪呀,天啊,終於到了,到啦,到啦!
在科爾馬的城裏到處都是自由女神的雕像,可是城裏的真女神還不多見,德法的混血看來沒有混好。
科爾馬附近一帶的酒莊小鎮,那是法國最有情調的地方,尤值一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