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瀾的英語代表了中國英語的最高水平,比較楊瀾的英語足以說明問題。楊瀾的父親是中國英語最高殿堂,北京外國語大學的教授,楊瀾的專業就是英語,應該說她就是在英語環境中長大的,英語對她來說,熟練程度近乎母語。今天我想分析一下,她的英語與地道的英語有什麽不同。
這是她在中國電影導演協會二零一一年表彰大會的開場白:
Good evening Ladies and gentlemen
Welcome to the 2011
China film directors' guild award
第一個單詞 Good 是一個單音節重音詞,後麵的d 是輔音,楊瀾說 鼓得,給d加了個元音,一個音節變成了兩個,這是中國人說英語第一大錯誤。把Trump 說成特朗普,中央電視台就是這樣說。英語子音不一定是一個,給子音加元音是中式英語的特點。
這段話:晚上好!女士先生們,歡迎來到2011年中國電影導演協會表彰大會,有二十九個字,一個字是一個子音即韻母和一個母音聲母拚成,漢語每一個字都要同樣長度讀出來,楊瀾用讀漢語的方法讀的英語,她把二十九個音節以同樣的長度讀出來,重要的地方就不清楚了。Good evening Ladies and gentlemen 她讀 Ladies and gentlemen 。這三個單詞完全沒有輕重音,可以說很多中國人連單詞都讀不對,就別說連成句子了。
英語口語,讀對重音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英語多音節的單詞,隻有一個音節重讀,重讀的意思不是聲音響亮,是要讀得時間長,重音是傳遞重要信息的音,讀得長,才能聽得清楚。那麽不是重音節以外的音節就要弱讀,要讀得快,聽不清楚沒有關係。華人以為英語好,流利就是讀得快,叫你聽不懂,這是一種誤解。其實,這段話傳遞重要信息的單詞的重音節隻有十四個,隻要把這十四個單詞的重音節讀清楚了,意思就表達清楚了。這是一段英語人的開場白:
。 。 . . . 。 . 。 . l
Good / y+e/ve/ning / I’/m Mar/tin / Smil/es /
。 . . . 。 。 。 . l
Wel/come / to / the / Yes/No / Con/test /
很多單詞組成的意群,不能一口氣說到底,需要停頓,幾個單詞組成的一個完整的意思叫詞組,詞組的音是不能斷開的,2011中國電影導演協會頒獎大會,楊瀾是這樣讀的;
2011 China film directors' guild award
這麽長的詞組,音又不能斷,連接就很重要,film ,m 嘴巴閉著,馬上讀directors‘ 非常困難,如果把m 變音n 再讀d 就可以了,directors’, s 沒必要讀,應該略讀,2011 China 突然停頓,顯得很別扭,生硬。出現這些錯誤是因為,她讀這個音的時候,心裏想的不是意思,而是單詞的文字,她沒有學過英語的連接,不懂怎樣把英語讀順溜,流暢的英語不是?從頭按音標讀單詞。
楊瀾的英語完全沒有重音和節奏,也可以說中國人的英語就沒有節奏,這話可不是我說的,是曾經在中國上海領事館的領事勞任斯說的,他曾經多次當中國英語演講比賽的評委,他說:我閉上眼睛也能聽得出來是中國人說英語,中國人說英語沒有節奏。其實語言的重音和節奏比吐字重要得多,dirty 和 thirty 都是兩個音節,節奏是一樣的,都是第一個音節是重音節,即使第一個音節輔音發錯了,舌頭地方擺的不對,在語境中,意思也不會搞錯,說年齡說 l'm dirty ,意思不會領會錯?
。 。 . 。 。 。 。 . 。
All / lan/gauge / have / thei/r own / rhy/thm / too /.
所有的語言都有節奏,漢語也有,漢語的四聲就是漢語節奏的一部分,試想一個人操著沒有四聲的中國話是什麽感覺?沒有四聲的漢語是不是一個很大的錯誤?同樣,沒有節奏的英語,也是一個很大的錯誤,英語人隻有在強調,或者生氣不耐煩才每個音節同樣重讀,所以,不懂重音和節奏,不單單是聽不懂別人講話,而是你沒有重音和節奏的英語,雖然別人能聽懂,但是會引起別人的誤解。
結論是,我們中國人學的英語與正確的英語是不一樣的,甚至是錯誤的,這一點,中國人並沒有清醒的認識,反而用口音來掩蓋錯誤,印度人那才叫口音,印度英語英語人聽得懂,中國人的英語英語人聽不懂,中國人說英語沒有重音和節奏是影響聽力的直接原因,而聽力是學習英語的首要條件,直接模仿標準的英語,一個音節一個音節地模仿,建立英語節奏,大量輸入英語的聲音而不是英語的文字,才是學習英語的正確途徑。
謝謝
第一代移民真的不要在口音上花時間。如果不在英語國家,更不要在口音上糾結。
中式英語有什麽不好呢?楊瀾跟英國王儲談笑風生,人家聽的懂。一個非英語國家的人,非要說地道的英語,其實是非常自卑的心理作祟。日本人英語口語很差,但是不影響他們在世界各國受尊重。
給阿姐拜年了,新春快樂,龍年吉祥,教學興龍,闔府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