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五月至六月第二次"流浪"歐洲 - 第七站,西西裏首府 - 巴勒莫(Palermo)
西西裏是意大利的自治區,巴勒莫是自治區及周圍都市的首府,以曆史、文化、建築和美食聞名,有2700年悠久曆史,地處西西裏島西北部,瀕臨第勒尼安海的巴勒莫灣。
巴勒莫大教堂,透露出顯著的西西裏風格。
從陶米納乘火車到巴勒莫需要三小時四十分鍾。火車沿東海岸向北到默西納(Messina),然後沿北岸向西,途經過西西裏有名的城市切法盧(Cefalu),一直到帕勒莫。
切法盧時的景色最為壯觀,懸崖上的城堡俯瞰著地中海,古時人們為了安全真是費盡心機。
城鎮建在山頭上,五月裏漫山披著綠裝。
大多時候,鐵路與民宅,海岸公路和湛藍的地中海相伴而行。
西西裏之行完全顛覆了以往對這個地方的偏見和從書本電影中得來的表麵認識,除了"西西裏"一詞沒有變化一切都改觀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活生生,祥和,充滿煙火氣有悠久曆史沉蘊的西西裏,也許這就是為什麽有人說旅遊會改變人的原因。巴勒莫獨特的地理,豐富的曆史,濃鬱的文化,跨越千年的建築和誘人的美食,讓人流連忘返。
巴勒莫火車站,位於市中心,簡單實用,公交車從這裏通往大都市的四麵八方。
入住的酒店在離羅馬大街(Via Roma)不遠的一個小廣場上,旁邊是個更大的酒店,廣場有警車駐守。雖遠未到入住時間,但酒店並未像大多數同行那樣讓客人寄存行李,先外出遊玩到下午才給辦理入住,相反前台告知我們房間已經就緒,可以立即入住,真是再好不過了。
登記完畢,一位美女服務生把我們帶到頂樓套間,附帶介紹房間中的設備,起居室有個櫃台,麵板開啟後下麵是電子爐灶和可用手機APP控製的微波爐,櫃櫥裏是各種不鏽鋼廚具。介紹歸介紹,重點是不鼓勵使用電子灶,微波爐可盡情使用。我們後來確實僅用了微波爐。
一個驚喜是阿拉伯風格的臥室有一個桑拿間(也忒阿拉伯了),還是第一次遇到。服務生詳細耐心說明了如何開啟和關閉桑拿後,很有禮貌地離開了。
房間潔淨寬敞明亮,是我們在巴勒莫的"Home away from home"(家外之家)。阿拉伯人蘇丹來了也不過如此,Just kidding!
接下來的幾天裏我們老神在在地走遍了巴勒莫老城區的每個角落。
酒店的位置很不錯,大部分景點都在步行範圍之內(方圓兩英裏)。從酒店出來,穿過小廣場和羅馬街(Via Roma),很快就到聖瑪麗教堂,是巴勒莫必看之一。
這座經過巴洛克風格改造的諾曼圓頂教堂,以其磚石結構和拜占庭時期馬賽克地板而聞名,融合了希臘,阿拉伯和基督教風格。今天使用該教堂的教會屬天主教,有著與阿爾巴尼亞相關的曆史淵源,仍沿用拜占庭禮儀主持禮拜儀式。
與聖瑪麗教堂共享貝裏尼廣場的是亞曆山德裏亞聖卡特琳娜修道院教堂(我們去時,門麵正在裝修),教堂前麵是一個氣勢非凡的噴泉雕塑群。
為見證它的美麗,從網上找來一張該噴泉的俯瞰圖
噴泉對麵,大街另一側是聖朱塞佩德帕德裏蒂蒂尼教堂,古老的鍾樓,華麗的穹頂,複雜的上層結構和周圍環境構成一幅古色古香的藝術畫卷。
聖朱塞佩德帕德裏蒂蒂尼教堂沿馬克達大街而建,呈西北和東南走向,它的另一端是巴勒莫著名的十字街口,稱四角廣場或四季廣場,象征著巴勒莫的老城中心。廣場上矗立著四座對稱的建築(上圖為其中之一),分別代表四個季節和西西裏島的四位西班牙國王。這裏人頭攢動,經常有歌手現場表演。
和西西裏島其它大都市一樣,巴勒莫大街上煙火氣十足。沿著這條大街向前走,不一會兒就到巴勒莫大教堂。
巴勒莫大教堂前的花園和門麵,牌坊上是聖羅莎莉亞雕像。
教堂內部簡潔明亮
每一個轉身都是精美的視覺享受
教堂外的通道上停著一輛巨大的金色女神花車
多出幾歐元門票,就可登上教堂頂部參觀。
絕對是"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值得登頂一看
從維托裏奧·埃馬努埃萊大街再看一眼大教堂的細節,教堂頂上的遊客隱約可見。
從大教堂門前的花園出來,向右不到百米就是諾曼宮(Palazzo dei Normanni)一座諾曼時期的古皇宮,和它門前的博南諾別墅花園(Villa Bonanno)。
花園空地上,自行車團的一群遊客正在傾聽導遊講解。
停在公園大道旁的觀光"皇家馬車",車轅的馬戴著頂專製草帽,和一輛外觀"華麗"的砰砰車,坐任何一輛穿街走巷都很拉風。皇宮二樓的柱廊
皇宮內部歎為觀止的貼金壁畫和馬賽克壁畫。
四周牆壁和方柱上,窗拱裏,穹頂中,壁畫一個接一個無縫對接,全是宗教人物和故事,沒有壁畫的地方包括地板由精美的馬賽克圖案覆蓋。
這個皇宮同時還是座博物館。在皇宮內為VIP表演的一家三代剛從裏麵走出,看到我舉起相機,他們愉快地調整姿勢麵對鏡頭。
皇宮一側是個皇家花園,更像一個植物園,參天的榕樹及其巨大的氣根吸引著遊客。身著紅綠的一對老太太走入鏡頭,後來在大街上又和她們不期而遇。
與皇宮相連的一座城門
我們尋找巴勒莫美食街時,誤入非旅遊的當地人社區,像是到了另外一個世界,其髒亂差遠比上麵照片中混亂的多,讓人有逃之夭夭的衝動,但並未感到危險,還在一個印度人開的水果店買了既便宜又新鮮的水果帶回酒店。
小巷塗鴉和水果攤
這是一座內部布滿軟浮雕的教堂,據我的理解是白色鍍金磚雕。
教堂和建築夠多了,上兩張午餐照片,巴勒莫披薩,相比羅馬和那不勒斯的,有過之而無不及,百吃不厭。
在離我們酒店不遠的麥切羅奈街,終於找到了巴勒莫的美食一條街,外帶美食小廣場,應該強調的是,這個地方看上去零亂,煙霧繚繞,但沒有一點兒魚醒和異味。
店家擺出的熟食和食材新鮮且花樣繁多
街頭露天餐座食客滿堂,我們也在此坐下,準備享受一頓美味。店門口,一位小提琴手在彈奏《柔聲傾訴》("Speak Softly Love",電影教父主題曲)。哇!Are you kidding?在意大利,在西西裏,在"黑手黨"的老家,簡直讓人如醉如癡。後來他又邊彈邊唱動人的"啊!朋友再見!",一曲又一曲經典之歌嗨翻全場。
美食上桌了,色香味俱全
從美食街向北,是聖多明各廣場(Piazza S. Domenico),聳立著巨大的聖母柱(Colonna dell’Immacolata)。我們去時,後麵的聖多明各教堂(Chiesa di San Domenico)正在裝修。
羅馬街上的巴勒莫郵政大樓又稱郵政宮(Palazzo delle Poste),由理性主義風格建築師安吉奧洛·馬佐尼(Angiolo Mazzoni)設計,他後來"Turn to the dark side",成了一名法西斯主義者。大樓於1929年開始建造,1934年落成。
巴勒莫的大街小巷
從郵政宮坐上幾站公交車就到了巴勒莫歌劇院,據說它是繼維也納,米蘭之後的世界第三大歌劇院。電影教父III最後一幕在這裏拍攝,邁克爾·柯裏昂的女兒瑪麗在歌劇院的台階上中彈身亡。
參觀巴勒莫歌劇院內部
巴勒莫歌劇院外部側麵照
離巴勒莫海港幾個街區的魯傑羅·塞蒂莫廣場(Piazza Ruggiero Settimo)上,還有一座劇院,叫波利特亞瑪·加裏波第劇院(Teatro Politeama Garibaldi)。
回到酒店,桑拿間確實好用,外出一天玩累了,弄杯咖啡,茶或冰水,坐進去泡個桑拿,睡得晚泡一個,起得早也泡一個,不是想如何僅僅是有這個條件。表盤上顯示溫度攝式58C,濕度60,連續往爐子上灑水可到70,濕度再高就進入了"危險區",左下是呼救按鈕。
巴勒莫海濱咖啡廳的雅座上,高朋滿座。那天下午原準備去登巴勒莫的最高點看海灣全景,但公交車車次少,不但乘車近半小時,下車後到山頂觀景點還要走20多分鍾。擔心回程時在山上孤零零地等車,就放棄了,取而代之的是在海濱走走。
從海濱看維托裏奧·埃馬努埃萊大街(Via Vittorio Emanuele),它的另一端是前麵提到的皇宮城門。大街起點處是一對稱像城門一樣的建築叫快樂門(Porta Felice)。
顯然,這一帶是市民放鬆,玩耍和健身的地方。
結束了巴勒莫之遊,乘飛機"跳島"前往意大利的另一大島撒丁島自駕遊,已於幾天前訂好撒丁島首府卡利亞裏(Cagliari)的酒店,在那裏停留一個晚上,上麵兩張照片是從巴勒莫機場起飛後所見。
第二天清晨在卡利亞裏郊區著名的誇圖波埃托海灘(Spiaggia del Poetto di Quartu)。早餐後離開此地,先到機場取車,然後驅車北上開始撒丁島的環島自駕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