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曹先生

5年前在新浪開博(同樣的博客名字:北美曹先生),主要撰寫北美教育、投資、文化、管理等方麵的文章,借文會友,並希望能助人助己。現同時在文學城開博,希望能得到這裏新朋友的關愛和支持!謝謝!歡迎來溫哥華!
個人資料
正文

印度遊學報告1:1.0的印度和中國很相像!

(2019-03-23 13:35:29) 下一個

一、本文說明

我們自發組織的14人“幸福家庭印度遊學團”,自2月24日至3月10日深度遊學印度,從北向南又返北,全程5000多公裏,遊曆了新德裏、瓦拉納西、班加羅爾、孟買、烏代浦爾、齋浦爾、阿格拉等七個有代表性的城市,還專門召集了四次主題交流會,真可謂耳目一新,收獲滿滿!

我們14個人中,有一多半都定居加拿大,但因為印度與加拿大實在沒有什麽可比性,再加上我們對中國還是比較熟悉和了解,所以就會不由自主地把印度與中國做比較。這種比較不是為了探討孰好孰差,而是為了更好地了解印度,真正達到遊學的目的。

作者在本文中,將從印度的過去(1.0)、現在(2.0)和未來(3.0)等幾個方麵對這次遊學感悟做個小結,但需要特別說明幾點:

其一,我們這個遊學團算是比較高端的。所謂高端,主要指吃、住、行方麵以及所交流的對象。我們全程都住在印度最好的酒店,雖然也走訪過貧民窟等大眾生活的地方,但並沒有和普通人群做深入的接觸和交流,所以我們的觀點會有一定的局限性。

其二,我們同一個團的14個人,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體驗和看法,本文的觀點隻是代表我個人的看法,不代表我們整個遊學團。

其三,我本人的觀點,除了我自己的觀察、思考、分析之外,頗受這三方麵的影響:

1.我們遊學全程有個很好的導遊,他的講解和交流讓我所獲甚多,對我影響最大,關於導遊小沈,可以參見文後的鏈接文章;

2.在我之前看過的關於印度的文章,有兩篇印象最深刻,一篇幾年前曾於2002-2005在孟買做過總領事的袁南生先生所寫的,另一篇是矽穀華人創業家王維嘉先生去年12月遊曆印度後所寫的,這兩篇文章都非常好,值得大家好好看看(在網上都能找到),我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去印證他們的看法,本文我不再過多重複他們的觀點;

3.因為大家通常對印度都有很多負麵的看法,所以我這次就想努力多發現一些好的方麵,所以本文對印度的看法也會偏正麵一些。

所謂對印度(包括對中國)1.0、2.0、3.0的分析,也隻是一個簡單的劃分。新中國1949年成立,印度是1947年獨立,1950年頒布憲法,所以不妨從1949年算起的100年,對中印做個比較,其中1949-1978的30年算做1.0階段,1979-2018的40年算做2.0階段,2019-2048的30年算做3.0階段。

【瓦拉納西街景】

【阿格拉紅堡】

【班加羅爾植物園】

二、印度的簡單概覽

1.0階段的印度和中國很相像。雖然印度和中國不同,實行的是民主選舉政治,但在1.0階段,印度國大黨一黨獨大,從印度獨立後連續執政30年,這期間最有影響的政治人物就是第一任總理尼赫魯和其女兒英迪拉·甘地。中國的情況無疑也如此。

中印兩國的政治體製不同,但實行的都是社會主義,都是向蘇聯學習計劃經濟,兩國經濟發展狀況、人民生活水平、社會文明程度等等,也都大致一樣。這種高度一致性,一方麵和兩國這期間采用相似治國策略有關,另一方麵也和兩國之前的曆史和文化有驚人的相似性有關。但在之後的2.0階段就體現出很大的差異性。

關於印度的過去和現在,大家通常了解不多,一般印象主要集中在這幾方麵:

與中國一樣是曆史悠久的文明古國。這個沒錯,但是現在在中國,不太容易能看到曆史悠久的印記,而在印度卻處處可見,在印度聖城瓦拉納西甚至還能看到幾百年前甚至幾千年前的生活狀態。

與中國一樣人口眾多,但中國地大物博,而印度國土則小了很多。的確,印度國土隻是中國的三分之一,但實際上印度的可耕地麵積卻多於中國,居世界第二位(美國排第一,中國第三),農業方麵可以自給自主。印度除了石油資源不足以外,其它資源都算豐富,不遜於中國。

印度遠比中國貧窮落後,印象都很負麵,似乎印度就沒有好的地方。這個問題比較複雜,很大程度上是人們對印度的曆史和現狀不了解,另外來自中文的報道宣傳也多是負麵和片麵所造成的,我會在分析2.0的印度時專門探討一下。

中印關係不太友好,中國軍事強大,印度不堪一擊。曆史上,中印一直是友好鄰邦,並無大的衝突,但自從新中國成立和印度獨立以來,雙方關係不溫不火,並時有碰撞,最大的衝突就是1962年爆發的中印邊境之戰,這場戰爭雖然短短一個月就結束了,但對之後的中印關係和國際格局有著長期的影響。

中印關係冷暖和起伏變化,主要是受雙方邊境爭議和戰略競爭以及國際關係影響的。中印雙方想長期友好結盟不太可能,但是發生大的戰爭也不太現實,其一印度的軍事力量並非國人想象的那樣羸弱,其二雙方都不是外向掠奪性的國家,兩國軍人都不夠驍勇善戰,兩國百姓也都喜好和平;其三雙方雖為鄰邦,但有天然的地理屏障阻隔,不太容易擦槍走火的。

總之,中國人對印度了解很少,除了一些片麵的報道外,可能就是通過印度電影來了解印度的。同樣,印度人也不太了解中國的,印度對中國的宣傳報道也很少,更幾乎沒有中國電影在印度上映的。

據導遊說印度民眾對中國的印象就是產品質量低劣。他解釋說,這是因為在印度的大部分中國商品都是來自義烏的小商品,最近幾年才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中國手機產品,像導遊就使用中國的OPPO手機,因而印度人也開始對中國有了些新的印象。

【印度的動物隨處可見】

三、我的印度最深感受

到了印度一兩天後,我們團友之間也互相交流最初的第一印象,大都說印度與自己想象的很不一樣。隨著遊程進展,慢慢大家都有了差不多一致的對印度最深刻、最強烈的感受:那就是印度太複雜、太多元了!印度的多種族、多語言、多宗教、多種姓、多政黨等等這些,是不到印度所無法想象的,估計Incredible India就由此得來。

印度的複雜性和多元化,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相提並論的。我們所去的七個城市也是風格迥異,五彩繽紛,因此不得不懷疑印度是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或者是怎樣把如此複雜的國家管理運轉起來。和印度比起來,中國就太單一了,去哪裏都大同小異的。究其原因,是在曆史長河中,中國大一統的時間很長,而印度卻大部分時間都是諸侯割據、王國林立的。

去印度旅行,很多人都很容易武斷地說印度這裏不行那裏不好,但是看到印度的複雜性以及與中國的差異性,我們看問題就不能用自己的標準,甚至在印度內部都不能用一個統一的標準,要切記的是:這些是不同而不是好壞,不能認為和我們不一樣的就是不好。

我這次印度之行,除了上麵共同的強烈印象外,還有兩點最深的感受:

第一,印度人友善、隨和、守規矩。這在所接觸的印度人身上,或在大街小巷裏都能直觀的感受到。我第一天剛從新德裏機場走出來,就觀察周圍是否有人吸煙,後來在所有的大眾場合,都基本上沒有看到抽煙的,為此我還特意詢問過,被告知印度人不會在公共場所抽煙的。

我們在孟買參觀印度最大的火車站——維多利亞車站時,我特意留心觀察買票和檢票事宜。這裏的火車站根本沒有什麽候車廳和檢票口,進了站就是一個個站台,買了票就直接上車。我看到人們都自覺排隊買票(印度插隊情況也很少見),但不知道檢票在哪裏?有人說可能在車上會檢票,但車上人擠人想檢票很難的。

在印度,我們最服的是印度人的開車技術。路窄車多,大貨車、小轎車、摩托車、牛馬車、人力車、嘟嘟車,什麽車都有,行人也多,但卻相安無事,暢通無阻;你很少看到擠成一團,互不相讓的,也看不到你爭我吵,打架鬥毆的,真是令人歎服!

第二,印度的動物自由、愜意、很幸福!在印度旅行,隨處可以看見各種動物,比如大馬路上悠哉遊哉的流浪牛,屋外上串下跳的小猴子,街角處覓食的大花豬,人群中酣然入睡的貓貓狗狗,公園裏跳到遊客手上的小鬆鼠,等等,都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無比驚詫,他們活得毫無恐懼,他們活得怡然自得,彷佛這個世界就是他們的!

在印度這麽多天裏,我沒有聽到牛吼狗叫的,也沒有看到狗急跳牆的。聽不到狗叫,實屬不易。我想,如果從動物的眼裏看人類和看世界,印度的動物和其它地方的動物一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如果動物有能力選擇居住地的話,它最願意去的地方可能是印度!

我們每個人終極尋求的都是幸福,幸福有很多內涵。看了幸福的印度動物們,我覺得幸福可能就兩條:一個是自由度,另一個就是安全感!如果問我在印度最不舒服的感受是什麽?那就是交通噪音,特別是摩托車的喇叭聲,好像印度人已經習以為常了。

【未完待續,謝謝關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4)
評論
北美曹先生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邊走邊看66' 的評論 : 我這裏之前發的一篇文章就是。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關於導遊小沈,可以參見文後的鏈接文章”
鏈接在哪裏?
北美曹先生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Helloooo' 的評論 : 過獎了呀!多謝!
北美曹先生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金玉屋' 的評論 : 是嗎?最好是又能幹又能說呀。
北美曹先生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悠悠信步' 的評論 : 值得去的!
北美曹先生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綠卡之囚' 的評論 : 應該是的。
北美曹先生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五湖以北' 的評論 :多謝誇獎!
金玉屋 回複 悄悄話 印度人多"巧於言而拙於行"。會說不會幹。
xiaomiao 回複 悄悄話 謝謝!
綠卡之囚 回複 悄悄話 印度人的火氣比中國人小多了,但很狡猾,很會詭辯。
悠悠信步 回複 悄悄話 很久以前就想去印度,讀了你的文章就更想去了。謝謝!
Helloooo 回複 悄悄話 最有水平的印度觀感!
XYZ94538 回複 悄悄話 1.0的中國有兩彈一星核潛艇大飛機,印度至今不能自造核潛艇大飛機和氫彈;1.0的中國人均壽命從落後印度10年,到領先印度14年。
五湖以北 回複 悄悄話 讀過的最有見地的印度遊記,混亂中有序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