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曹先生

5年前在新浪開博(同樣的博客名字:北美曹先生),主要撰寫北美教育、投資、文化、管理等方麵的文章,借文會友,並希望能助人助己。現同時在文學城開博,希望能得到這裏新朋友的關愛和支持!謝謝!歡迎來溫哥華!
個人資料
正文

Halloween Day,滿足孩子期待的心!

(2018-10-29 16:14:49) 下一個

每年10月最後的一天31日,是西方的Halloween Day(萬聖節)。萬聖節是西方的傳統節日,也叫“鬼節”。萬聖節這一天家家會吊起南瓜燈,並給上門的小孩子派發糖果,因此萬聖節是孩子們最愛的節日之一。

據說,萬聖節的由來是在公元前五百年時,居住在愛爾蘭、蘇格蘭等地的人們相信,亡魂會在10月31日這一天回到生前所居住的地方,並在活人的身上找尋生靈,以獲得再生的機會。人們擔心鬼魂來奪取自己的生命,故當這一天到來時,會將所有燈光熄掉,使得鬼魂無法找尋到活人,人們還將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的樣子來把鬼魂嚇走。

隨著時間的流逝,萬聖節的意義逐漸變得含有喜慶的意味。因此現在象征萬聖節的妖怪及圖畫,都變成了可愛又古靈精怪的模樣,如南瓜妖怪、巫婆等。無論大人還是孩子,在這一天都可以極盡所能地將自己妖魔鬼怪化,到了晚上孩子們會拎著南瓜燈的提簍,去挨家挨戶地敲門討糖,這些都讓鬼節變得趣味多了。

西方有萬聖節,中國也有鬼節。中國其實有三大冥節,但農曆七月十五是最重要的鬼節。這本是民間祭祖的日子,後定為地宮聖誕,而地宮掌管地獄之門,這一天地宮打開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所以稱為鬼節。這一天可以放饅頭給孤魂野鬼吃,在十字路口燒紙錢等,還要祭祖、上墳、點荷燈為亡者照亮回家之路等等。

同樣的節日,在東西方還是有很大的差異。西方這個節日的內涵已經不斷演變了,人們隻是借用鬼神來彼此搞笑放鬆,特別是讓孩子們開心玩樂,同時鄰裏之間也可以相互走動,彼此打個招呼。但在中國,這個節日還沒有什麽演進,還是很傳統或者帶有點封建色彩的燒紙錢、擺香火等,因此節日味道就越來越淡了。

萬聖節,也是我女兒最喜歡的一個節日。9年前,她從中國小學畢業來溫哥華讀書,過得第一個節日就是萬聖節。我還清楚的記得,她和她的一位同學,各自提著小籃子,天一摸黑,她們就開始在街坊鄰裏掃街要糖了,一直到晚上9點多才回家。回來後還興奮不已,一麵給我們講串門路上好多有趣的事,一麵仔細數點討回來了多少糖果。那年聖誕我們要回國去,所以她就從中包好一些糖果,準備帶回去給她的好朋友,一起分享她的快樂。

那以後,幾乎每年萬聖節她都出門要糖玩,一直到自己覺得不是小孩子了。第二年,我們搬到UBC來,這裏的公寓多,不像原來所住的那個街區,那裏獨立屋多,適合孩子挨家挨戶地串門。所以,萬聖節那天,我一般會陪她買好“萬聖服”,晚上再開車送她去以前那個街區,直到很晚再把她接回來,當然她每次都是滿載而歸,喜笑顏開。她媽媽就負責在家裏給上門的孩子發糖。後來幾年,我們還取笑她,說好在她長得有點小,還能冒充小孩子去討糖呢。

3年前,女兒上大學了,我們一下子就覺得萬聖節的樂趣少了很多,不過我們從派發糖果中也能找到另外一種樂趣的。UBC這裏公寓多,我們住的是townhouse,相對比較方便孩子們過來敲門要糖的,所以這一天我們倆都一定要在家,不願意辜負了路過我們家門口的孩子們。

我記得,有一年萬聖節發糖,我倆總是讓孩子們多拿走幾塊(孩子們一般都是自己從中挑一塊的),後來發現糖果快不夠了,我急忙開車去超市又買了一些回來。發糖時看到孩子帶著笑容,說聲謝謝離開,又看到他們的父母在不遠處也開心地跟隨著,我們自己也仿佛回到了童年,那種樂趣和女兒出門要糖的樂趣估計不分上下的。

萬聖節,曾經帶給我女兒很多的期待和快樂;她長大了,不會再出門要糖了,但還有很多孩子在這一天又帶著同樣的好奇和期待上門來了,所以我們還要守在家門口,滿足他們小小的期待,讓快樂傳遞下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