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日常的日常(四十一)電影敦克爾科觀感

(2017-09-14 01:42:48) 下一個

戰狼二沒去看,去看了敦克爾科。今天和俺那位一起去的。上午十點鍾電影院裏算上我倆就七位閑人。放映室裏空蕩蕩的,半躺在寬大高靠背沙發裏,我的心在全程的一百零七分鍾裏一直緊繃著。影片自始至終沒出現一個德軍的鏡頭,但我還是感受到敵人無處不在,除了緊張還是緊張。

 

這部電影和我過去看的戰爭片完全不一樣。沒有傳統的故事主線,和主要人物。也沒有用完整的敘事手段告訴你敦克爾科撤退的來龍去脈。它沒有講英法聯軍為什麽要撤退到這麽狹小的一個海灘,近在咫尺,勝券在握的德軍又為什麽突然停止了圍剿。虧得我在看之前掃盲搜了二戰史,最後連猜帶蒙總算對導演諾蘭要呈現的故事明白了個大概。

 

敦克爾科與其說是戰爭片不如說是救亡片。看了半天就覺得是在看一群士兵怎樣渡海撤退回英國的事兒。影片的重點不在具體描寫戰爭的殘酷與恐怖而是在於探討人性。它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人對生存的渴望,是在委婉地譴責戰爭。

 

電影一開始是一小隊落伍的英國兵走在靜寂的街上,漫天飄落的德軍傳單告誡他們不降即死。一會兒槍聲四起,士兵們j倉皇出逃全被打死了,隻剩下一個小夥子,他急速跑過長長的街道終於來到街口。突然間眼前豁然開朗,海風呼嘯,海浪洶湧,敦克爾科海灘躺在那兒,五十公裏的海岸線上四十萬和他一樣的英法比利時戰士在焦急地等待撤離。

 

諾蘭雖為好萊塢導演卻把這個片子拍得特別有英範兒。首先是色彩自然。我們多處看見了晴空,蘭天下的沙灘。乳白色沙子連接著的海水。很難描述那水那浪的顏色,因為它們一會是鐵灰色,一會是深藍,一會著了火變得金光閃閃,一會兒泡沫堆積如山像棉絮般老舊土黃。在用色上電影的基調非常細膩逼真,用的都是日常柔和的光線,沒有丁點兒刺眼眩目卻使人感到戰爭環境的壓抑。再看鏡頭處理,導演克裏斯朵佛諾蘭用了很多近鏡頭,大量臉部特寫使得演員情緒的絲毫的變化都能通過屏幕傳遞過來。我特愛看(Tommy)小英國佬臉上的雀斑,一顰一笑都有小黑點點跟著跳,萌萌的辣麽有特點,與其說增加了那些戰士,小人物的可愛不如說更讓人感慨唏噓,這麽年輕就要麵臨死亡。影片最妙的地方當然還在於腳本。講故事的方法。電影敦克爾科以陸海空三個側麵詮釋了二戰期間英法聯軍在法北部敦克爾科的勝利大撤退。諾蘭給了他的幾個核心角色不同的時間段。在電影裏,敦克爾科的故事被分成三條線講述。陸地上撤退的士兵是一周主要表現眾士兵的逃命心理。海裏前來救援的平民漁船主是一天,表彰英國普通百姓的無私奉獻。空中禦敵的飛行員是一個小時,這是全場電影裏最解氣的一段,英國民族自尊心,軍人的英雄主義得到完美體現。在影片中飛行員為了保護自己的同胞主動放棄了返航,在燃油將盡之刻頑強戰鬥又多擊毀一架敵人的飛機。最後迫降在敦克爾科海灘成了俘虜。這三條線既各表一章,分頭刻畫,互不重合,蒙太奇切換。空中的一定是在白天,陸地上的有時候是在夜晚。然而他們又在影片的後半段聯在一起,形成了上中下,即天上船中水下,各種遇難逃生營救的統一畫麵。加上IMAX震耳欲聾的聲響效果,當時整個場麵絕對驚心動魄。

 

影片的結尾部分也就是撤退成功的一刻,導演並沒渲染英國人歡迎子弟兵歸來勝利的氣氛而是很藝術地表現了英國人的內斂堅定,我想正是這種可敬的民族素質保證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納粹的勝利。一輛綠皮火車徐徐開到英國某一鄉村小鎮,窗外陽光淡淡,蘆草萋萋,車內回家的年輕戰士從報童手裏接過泰晤士報,上麵有英國首相丘吉爾在下議院發表的講演;“。。。 歐洲大片土地和許多古老著名的國家,即使已經陷入或可能陷入秘密警察和納粹統治的魔爪,我們也毫不動搖氣餒。我們將戰鬥到底。我們將在法國本土作戰,我們將在大海和大洋作戰,我們將在天空作戰我們越來越有勇氣和力量,我們定能保衛自己的領土,不管要花什麽樣的代價,我們將戰鬥在灘頭,戰鬥在登陸地點,戰鬥在街頭巷尾,戰鬥在山區田野,我們絕不投降,。。。”

 

“敦克爾科”最終也沒有出現令我起立鼓掌的那一刻,但帷幕落下我還久久沉浸其中,珍惜和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我愛君羊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ioduo' 的評論 : 謝謝您的分享。我看電影就是想獲得一種感覺。昨天人少,位子好,心情也對,就完全沉浸其中,這對於片子都是加分的。
我愛君羊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avidhu1999' 的評論 : 謝謝到訪。您的評論對我很有啟發,有機會一定去看戰狼二,狼片不會太血腥刺激了吧?
xioduo 回複 悄悄話 三條線蒙太奇不是全按時間順序來連接的,諾蘭的觀眾還是真要帶著不停運作的大腦才能讀懂這電影。挺喜歡這電影,跟著這些小人物的視角來進入了電影而不是看個故事。當初在咱家附近取過一些景,可惜用在哪裏沒找到。
xioduo 回複 悄悄話 三條線蒙太奇不是全按時間順序來連接的,諾蘭的觀眾還是真要帶著不停運作的大腦才能讀懂這電影。挺喜歡這電影,跟著這些小人物的視角來進入了電影而不是看個故事。當初在咱家附近取過一些景,可惜用在哪裏沒找到。
davidhu1999 回複 悄悄話 說老實話,這片子與戰狼2我都看了,我真覺得這片子被過高評價了。

基本上來說,片子從海,陸,空三條線並行。

空 - 就是一兩架飛機的英勇戰鬥而已,我就當做這完全是支線,不去過多的糾纏。

海 - 兩個問題:1. 明顯不符合事實 - 驅逐艦挨一兩顆炸彈,就沉了?真這樣的話,就不需要什麽海軍轟炸機,不需要什麽魚雷機了,直接由配合陸軍的俯衝轟炸機去對艦轟炸好了。我就不額外再多說有的地方那沉船的鏡頭明顯看出是(紙做的?)模型了。
2.場麵實在是不夠宏大。就算最大的那個場麵,應該是最激動人心的那一幕,各種船隻穿過了海峽到達敦刻爾克 - 電影裏麵就那麽幾十艘船。說不好聽點,真有點兒寒磣。那幾天總共有近700艘英國船隻與近900艘盟國船隻參加了行動。是,可能有人說這些船大概不會同時出現在海岸,但咱作為電影,您不能想辦法把場麵表現的宏大點兒麽?

陸 - 全片沒有任何緊迫感。是,可能有些地方表現了人對生存的渴望,但不足以扣人心弦。
說點政治不正確的話 - 這次逃亡,對英國國家來說,是一個失敗中的光點,因為保留了珍貴的人力(重武器是全丟了)。這部分人力成了之後陸軍重要的組成部分。但對於那些討回來的士兵來說,真不算什麽“成功”。我相信大部分士兵當時的想法確實是逃命,而不是“我隻有逃回去才能繼續為國出力”。但是,從結果來看-雖然是馬後炮 - 二戰期間,被德國抓住的英法戰俘,其待遇遠遠強於蘇聯戰俘或者被日本抓的西方戰俘。基本上說,他們如果當時被俘,對他們個人來說,未必就比逃回國去差。所以從這點考慮,我無論如何無法對那些士兵的“生命安全”有多大的同情。

片子的亮點,實際上是表現出那些民間的船隻自動自覺的參與這次救援。但就這部分,與戰狼2的類似部分相比,力度也不夠。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