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目養神

如果你不幸進來了,你會失望。如果在這裏,你學到點什麽,或有什麽感受,那更是浪費你的時間了,咳,咳!
個人資料
金筆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中國飲食文化發達之根源

(2006-09-19 00:20:54) 下一個


一日與一位高中的數學老師交談,他是一個越南裔,張著一張中國人的臉,還有一個中文名字。我們談了一會中文和越南語的相同與不同。據他的考證,越南語中越是抽象,越是進步的詞匯,中文的成分就越大。但是在語係劃分上,越南語和中文卻分屬不同語係。這是因為在劃分語言的歸屬時,注重的是語言中的最基本生活用詞,比如,太陽,月亮,天,地,水和樹木等詞匯的發音和寫法。而正是在這些最基本的生活用詞的發音和寫法上,中文和越南語是完全不同的。

人類社會的文明的最基本麵之一就是同一個生活圈中的人之間的打招呼。在人與人見麵時打招呼的方式上,可以看出社會文化價值的不同。比如在美國,美國人見麵時打招呼,很多時候都是說一句 "你好嗎?" (How are you?),年輕點的也有說 "近況怎樣?" (What's up?) 這樣的問句,其實並不指望被問候的另一方作出特別的回答,有時候你還沒有回答完,對方早已經走出三米外的距離了。同樣是見麵打招呼,咱們中國人的問候方式卻很與眾不同,不管你來自何省何市,中國人見麵時總是問上一句 "(您)吃了嗎?"

筆者當年才到美國時還鬧過笑話。那時看見美國人打招呼時還保留咱中國人的那一套,隻是在將 "吃了嗎?" 這句話翻譯成英文時覺得有點別扭,後來還跟中國同學們探討過,最後達成 "共識",見麵就說 "Have you eat?" 或者更簡單點 "Eat?" 但是在這樣問候別人時,總發現對方感覺問得有點唐突,常常是絲毫沒有回答這個問題的準備。也有的時候,跟人見麵已是下文三點半了,還問別人吃了嗎?自己也覺得說不過去。直到有一天,一個美國同學朝金筆直視過來,回答了一句 "What?" 意思是 "還沒吃,你要請我吃飯是不是?" 金筆腿軟,一時間自己也覺得非常尷尬,請美國人吃飯嗎?兜裏還沒錢哪!

打那以後,金筆見了美國人就再也不問 "吃了嗎?" 哪有老美沒吃過的道理啊?!原來咱們中國人早晨一醒來就是弄吃的 (是廣義上的 "弄吃的",還包括做工等),這弄吃的一弄就是一整天,一直弄到最後一頓吃過了,那就又到該睡覺的時候了。所以中國人見麵問一聲 "吃了嗎?" 這其中帶有關懷和討好對方的含義。如果沒有吃過,那就是天大的問題啊。在大學期間,筆者曾經聽來自北方的同學說起,解放前北方一些貧困地區的地主富農們每頓飯吃完後,總是用袖口擦抹油光光的嘴,最後這袖子口被抹得崽亮崽亮的,顯示他們的富足。

見麵問候一句 "吃了嗎?" 的習慣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呢?一種可能是從 "三年困難時期" 開始的。那時候全國很多地方的老百姓都在挨餓,處於半饑半飽狀態下的人們見了麵,很自然的就會問一句 "吃了嗎?" 但是這個推斷很可能是錯的,因為金筆也經常和台灣人打招呼,台灣的年輕人見了麵是不問 "吃了嗎?" 但是年紀大的台灣人,特別是那些四九年以後到台灣的 "外省人" 見了麵還是會自然而然的問一句 "吃了嗎?" 因此這個習慣應該是更早就養成了的。或許是在滿清或更早,在窮書生們見麵時要做 "八大楫" 年代裏,平民百姓見麵時就會問上一句 "吃了嗎?"

問一聲 "吃了嗎?" 正是反映了中國的曆史上有過很多 "鬧饑荒" 的年代。"吃了嗎?" 是和生命一樣重要的問題。饑餓中的中國人,於是開始遍嚐所有能吃的東西,包括野草野菜,樹根雜果,以及各種動物昆蟲。甚至還包括動物的內髒等 (西方人很少有吃內髒的習慣)。在遍嚐所有植物動物的同時,於是也發明了煮,蒸,烤,炒,熏,煨,燉等煮飯菜技術。在調味上也發明了甜,酸,苦,辣,麻等調料。總之,就是將原本很難吃的東西的弄得可以咽下去就行了。而越是貧窮的地方,所發明的可以吃的食物的品類也就越豐富。

原來是餓出來的。所以外人就說了,"中國人,什麽都吃!" 這是貶也是褒。中國近代革命家孫中山曾自豪地說:"飲食一道之進步,至今尚為文明各國所不及。" 吃吧,不管怎麽說,這飲食文化也算是老祖宗們留給我們的一份文化遺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