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51)
2018 (58)
2019 (53)
2020 (76)
2021 (93)
2022 (84)
2023 (102)
《列寧在十月》和《列寧在一九一八》是兩部舊蘇聯的老電影,上世紀三十年代末拍攝的,年代久遠,放映時屏幕上有淅淅瀝瀝下雨似的感覺,還有嗤嗤拉拉的破音。這兩部電影應該是我看過遍數最多的外國電影,其中很多遍是讀小學和中學時候看的。
我們那個年代沒有美國電影看,能看到的外國電影大多來自歐洲“一盞明燈”阿爾巴尼亞,崔永元念念不忘的《寧死不屈》是其中一部,此外還有《海岸風雷》《廣闊的地平線》《創傷》《地下遊擊隊》之類的。稍後又有一些羅馬尼亞電影,《多瑙河之波》《多瑙河三角洲的警報》什麽的。蘇聯電影隻有列寧那兩部。更早些時候據說原本有過不少蘇聯電影的,比如《偉大的公民》《夏伯陽》等等,但蘇聯變成“蘇修”(蘇聯修正主義)以後,中國同他們反目,蘇聯電影就隻剩下《列寧在十月》和《列寧在一九一八》了。
《列寧在十月》《列寧在一九一八》是故事片但也有點人物傳記的味道。那電影攝製時斯大林已清除掉政治對手托洛斯基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等人,權力如日中天,所以電影中難免有歪曲篡改曆史以迎合斯大林之處,比如把托洛斯基指揮紅軍打敗白軍的曆史功績算到斯大林頭上,把上述斯大林的政治對手托洛斯基加米涅夫布哈林等人都變成叛徒等等。但盡管有這些明顯瑕疵,作為故事片,這兩部電影無論情節安排還是人物塑造都非常成功,尤其是列寧形象的塑造,形神兼備,給人印象極其深刻。
扮演列寧的是史楚金,那是一個偉大的演員。據說最初是高爾基鼓勵他扮演列寧,他覺得誠惶誠恐,但他接受了列寧的角色,全身心投入準備,拍攝《列寧在十月》時,有一場戲是占領冬宮後,列寧在成千上萬工人歡呼聲中走入會場登台講演,拍那場戲時“列寧”一出現在眾人眼前,人們完全以為是真實列寧再現,群情激動人群踴躍沸騰,結果萬千群眾演員的那場戲無需導演調度而純粹成了人們自發的感情流露,效果絕佳。
《列寧在十月》和《列寧在一九一八》情節緊湊對白精彩,裏麵有許多情節和對白耐人回味百看不厭。比如《一九一八》裏列寧對從農村跑去找他“尋找農民的真理”的富農說的那段話:隻要你們(富農)存在一天就必須得給我們糧食,你要不給就強迫你給,你要反抗就消滅你們,這就是我給你的真理,請你記住了。還有列寧遭女刺客刺殺前在工廠裏對工人們的大段演講,其中有這樣的話:資產階級的屍首在我們心裏腐爛著,它把毒氣傳染給我們大家,它在發散著臭氣。被人民的意誌所判決的叛徒們一定要無情地消滅他們。我們讓那些資產階級們去發瘋吧,讓那些無價值的靈魂去哭泣吧,工人同誌們我們的回答就是這樣的。同誌們你們必須要記住,我們隻有一條出路,那就是勝利。還有另外一條路,死亡。死亡不屬於工人階級。這些富有激情和個性的話每次聽到都感覺蕩氣回腸痛快淋漓。
電影裏還有許多看似不經意的細節很生動而巧妙地表現出列寧風趣幽默和對同誌對兒童充滿關愛的性格特征。比如《列寧在十月》裏,列寧去瓦西裏家看到瓦西裏妻子給尚未出生的小孩做的小鞋子,很好奇地拿起來左看右看“妄加評論”,瓦西裏妻子問他有沒有見過列寧時(他那時的身份是保密的)他的風趣回答,睡在地板上拿書做枕頭時翻了翻書說:這書隻配拿來墊腳。《列寧在一九一八》裏關於什麽是好人以及是否有必要嚴厲鎮壓反革命與高爾基之間的爭論,那句“當兩個人在打架,你怎麽能分辨哪一拳是必要的哪一拳是不必要的呢”。當聽到小女孩娜達莎說她的爸爸媽媽都餓死了,家裏沒有其他人了時,抱起小女孩凝視良久,然後放下女孩轉身去打電話給“契卡”負責人捷爾任斯基說:抓到那些囤積糧食的反革命分子要立刻把他們槍斃掉。另外契卡應該肩負起照顧兒童的責任。瓦西裏完成征糧任務去列寧那裏匯報工作時謊稱吃過飯不久卻餓暈後,列寧趕急找來醫生及找來醫生後的反應等等,這些細節都自然親切而感人,當初去電影院看這兩部電影的觀眾都是看過許多遍的,電影放映時知道接下來的情節,每當放映到上述情節時影院裏總是會響起會意的笑聲,有的觀眾還會在下麵喃喃自語同步背誦列寧或其他人物的台詞。那情景是看其他電影時所不常見的。
電影裏的許多其他角色也生動豐滿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許多角色的台詞廣為人知且常常被人模仿。比如瓦西裏安慰他因沒有糧食吃而犯愁的妻子的台詞:“不要難過,不要哭,麵包會有的,都會有的,”成為人們經常引用的經典。薑文拍攝的《陽光燦爛的日子》裏有馬小軍大叫一聲“瓦西裏”從高處跳下的鏡頭,那也是《列寧在一九一八》裏的台詞,克林姆林宮衛隊長馬特維耶夫知悉敵人要刺殺列寧的秘密,掙脫圍殺奮不顧身從樓上跳下時大呼“瓦西裏”尋求救援時的台詞。當初那句“瓦西裏”是那樣的流行,不分天南地北,中國的小男孩從高處往下跳時幾乎都會呼喊“瓦西裏”。還有契卡負責人捷爾任斯基詰問殺害馬特維耶夫的內奸時的那句:“看著我的眼睛,看著我的眼睛,我叫你看著我的眼睛”都是那個時代的“名言”。
《列寧在十月》《列寧在一九一八》都是中文配音的譯製片,《一九一八》是由上影廠的演員配音的。列寧由張伐配音,捷爾任斯基由孫道臨配音,高爾基和斯大林都由馮喆配音。這幾位演員都是中國那一代演員裏最優秀的演員,配音效果出神入化完全沒有“違和感”。張伐曾在《紅日》裏扮演解放軍軍長沈振新,我看《紅日》裏張伐教訓被俘後還囂張一時的張靈甫義子張小甫時,腦子裏會不由自主浮現列寧的形象。馮喆是《南征北戰》裏的高營長,形象聲音辨識度都很高,孫道臨則更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了。
十月革命距今已經一百年,列寧逝世於1924年,距今也已近百年。中國人裏親眼見過列寧的鳳毛菱角屈指可數,蔣介石受孫中山委托去蘇聯考察時都未見過列寧,早期共產黨領袖裏見過列寧的也隻有張國燾等極少數幾個人,然而列寧這個一百年前領導十月革命改變世界曆史格局和走向的巨人卻好像為廣大的中國人民所無比熟悉,我們從未見過他,卻好象熟悉他的音容笑貌,知道他的喜怒哀樂,為他的風趣幽默所吸引,為他的人格魅力所傾倒,我們對他所形成的深刻印象與其說是來自《國家與革命》或宣傳機關的刻板宣傳,不如說是來自《列年在十月》和《列寧在一九一八》。從這個角度說這兩部電影也是極其成功無愧於經典之稱呼的。扮演列寧的偉大演員史楚金功不可沒。史楚金拍完《一九一八》後不久,因積勞成疾於1939年過世,但他與《列寧在十月》《列寧在一九一八》一起成為不朽,活在人們的記憶裏。
十月革命發生在1917年,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背景下發生的(1914-1918)。
《列寧在十月》中提到了‘布列斯特條約’。。
1)英國和沙俄是聯盟,從東西兩麵看住西歐,是個戰略聯盟。。
當德國發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它立刻麵臨東西兩麵受敵的局麵。。
2)德國為了要搞垮東線的俄國,大力資助列寧回國鬧事,條件是一旦列寧取得政權後對德國應有所回報。。這就是‘布列斯特條約’
3)這個條約規定列寧在取得政權後將把俄國靠近歐洲部分的1/3領土割讓給德國。。
俄國這1/3領土內集中了俄國2/3的工業。。
4)但是不料,1918年德國輸掉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否則列寧是要兌現這個條約的。。
有過這樣經曆的人,不在少數。因此,看到你文中所述,很有同感!這就是時代的烙印。
列寧下令殺羅曼諾夫--沙皇一家是事實。沙皇也殺了列寧的哥哥。如今,人們隻提列寧殺羅曼諾夫,不提列寧哥哥被殺。對列寧的一切汙蔑,都是哪個年代曾經有過的。今天又拿出來了。著殺來殺去的,就是階級鬥爭。
當初那句“瓦西裏”是那樣的流行,不分天南地北,中國的小男孩從高處往下跳時幾乎都會呼喊“瓦西裏”。還有契卡負責人捷爾任斯基詰問殺害馬特維耶夫的內奸時的那句:“看著我的眼睛,看著我的眼睛,我叫你看著我的眼睛”都是那個時代的“名言”。
“大家不要擠,讓列寧同誌先走。” “麵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