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玉米穗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國民黨的“清黨”與共產黨的“肅反”

(2018-06-03 08:14:40) 下一個

中國共產黨在紅軍時期曾經大張旗鼓搞過幾次“肅反”運動。“肅反”是肅清反革命的意思,簡而言之就是要把潛藏在自己陣營裏的敵人挖掘出來清除消滅掉。當時國共兩黨鬥爭你死我活,形勢嚴峻,為了防範杜絕被敵人從內部瓦解攻破的可能性,國共兩黨都著力整肅內部。國民黨搞的叫“清黨”,北伐之中,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政變”目的就是要“清黨”,把國民黨中的“共黨分子”清除出去,因為蔣介石認為國共合作共產黨寄生於國民黨,卻不安分守己經常興風作浪(如中山艦事件那樣)想要顛覆取代國民黨,所以要趁早去除隱患。反之共產黨在紅軍中搞“肅反”目的看上去似乎也一樣,就是要把隱藏於革命陣營裏的國民黨反革命分子(當時叫做AB團,AB是Anti-Bolsevik的縮寫,就是反布爾什維克也即反共產黨的意思)清除消滅掉。所以從目的或者說所要達到的目標來看,國民黨的“清黨”與共產黨的“肅反”似乎是一致的:都是要整肅內部,清除自我陣營內的敵對分子,以純潔強化組織,提高戰鬥力。然而從結果和對各自政黨日後的影響來看,蔣介石的“清黨”與共產黨的“肅反”又相差頗遠甚至有些大相異趣,兩者相比有不少讓人費解或者說不可思議之處。

首先是“清黨”與“肅反”的結果或者說所取得的成果大不相同。“四一二政變”蔣介石在上海屠殺了眾多共產黨人,使共產黨組織遭受致命打擊蒙受了巨大損失。雖然“四一二政變”激發起了共產黨強烈的複仇心理,導致共產黨發動八一南昌起義,廣州起義,並從此走上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的道路,但蔣介石基本上實現了“清黨”目標(盡管“清黨”之後國民黨裏仍然潛伏有少量共產黨人)。反之共產黨的“肅反”雖然號稱是要清除AB團分子,可是“肅”掉的卻沒有幾個是真正的AB團反革命分子,絕大多數都是自己的“革命同誌”。在各蘇區的曆次“肅反”運動中被指為AB團而冤殺的共產黨人不僅數量龐大並不少於蔣介石“清黨”所殺共產黨人,而且許多是共產黨的精英甚至著名的高級領導人。比如段德昌許繼慎鄺繼勳曾中生周逸群周維炯等人都是紅軍的著名高級將領,段德昌是彭德懷元帥的革命領路人和入黨介紹人,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頒發的第一號革命烈士證書就是給他的,隻是這個第一號革命烈士不是血灑疆場死於敵人之手,而是死於自己同誌之手。鄺繼勳許繼慎也是功勳卓著聲名顯赫之人,他們倆與段德昌都列名於對新中國成立做出特殊貢獻的一百名英雄模範名單之中;曾中生也是著名的軍事家,與許繼慎段德昌同列位於建軍史上33位傑出將領名單之中。這樣的紅軍高級將領當年自然都是蔣介石必欲除之而後快的,讓人不可思議的是:蔣介石並沒有能夠消滅掉他們,紅軍“肅反”卻幫助蔣介石“肅”掉了這些人。

第二個讓人不可思議的事情是,“肅反”如此大規模錯殺冤殺自己同誌,卻並未激起大規模叛變也從未導致自己陣營瓦解。從曆史常識看內訌本是最容易導致自亂陣腳從而被敵人一舉攻破的。比如太平天國天京之亂,楊秀清被殺,石達開出走,從此太平天國就走向了頹勢,根本無法扭轉敗局。可是紅軍大規模的內部整肅卻既不曾激發起大規模的叛亂倒戈,也並沒有給對手蔣介石以特別可趁之機。毛澤東在江西主導的“肅反”運動雖然導致了“富田事變”的發生。但事變的發起者主要是反對毛澤東本人和毛的一些政策及領導方式,他們並不反對共產黨,也無叛變投靠蔣介石的企圖,反而要向當時的中共中央申訴,請中央主持公道。雖然結果“富田事變”的領導者都被定性為反革命而鎮壓了,但實際上他們既非AB團,也不是什麽反革命。倘若他們在事變之後改換門庭投靠國民黨,真做了“反革命”,也許反倒能夠保住性命,就如後來投靠了國民黨的中共高級領導人張國燾,龔楚那樣。一個讓人震撼驚歎的事實是:絕大多數被當做AB團而錯殺的當事人本人,在被殺之時,對共產黨也依然毫無怨言,還有許多人在自己的親人被冤殺錯殺之後,仍然緊跟共產黨而並未與共產黨分道揚鑣。共產黨在鎮壓AB團時,從拷問方法到行刑手段都十分原始殘忍,為了節省子彈,用刀砍用石頭砸,為了考驗是否對黨有二心,有時讓同在革命隊伍中的親人自己動手親自處決自己的親人。這樣極端殘酷無情的內部整肅能夠得以順利執行而不生變,委實讓人不可思議。“肅反”涉及麵之寬廣,除上述諸位紅軍高級將領之外,連方麵軍總指揮徐向前的夫人都被殺,此外如李先念的兄長也是死於肅反,還有如陳毅,劉誌丹,高崗,廖承誌,甚至當時的紅小鬼後來的總書記胡耀邦都險些成為“肅反”的冤死鬼,然而這些人似乎都未曾對共產黨生出過半點二心。對比國民黨,蔣介石似乎可謂宅心仁厚,並未以“清黨”名義,嚴厲整肅部下,連冒失發動西安事變將他扣留的花花公子張學良,都能夠留他一命,讓其頤養天年活到一百多歲。設想蔣介石如果也如法炮製“肅反”,將何應欽陳誠胡宗南湯恩伯顧祝同白崇禧等人本人或他們的老婆親屬當做“清黨”對象捉來槍斃掉,國民黨恐怕等不到國共內戰再開就分崩離析,煙消雲散了吧。

關於“肅反”何以擴大化導致眾多自己同誌被錯殺冤殺的曆史原因並無定論,然而使人感覺蹊蹺費解之處不少。官修黨史將“肅反”擴大化籠統歸罪於受當時左傾錯誤路線影響,未免語焉不詳,過於簡單。倒是對於張國燾主持的“肅反”的指責和批判透露出了些許“肅反”真麵目的端倪,就是借“肅反”之名,打擊整肅異己,以強化鞏固自己(領導者)的權利。說穿了“肅反”之所以被擴大化到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地步,背後有權力鬥爭的需要。然而“肅反”的發明權並不在於張國燾,張國燾的“肅反”在江西“肅反”之後,張國燾是如法炮製複製江西的“肅反”,如果說張國燾在鄂豫皖搞的“肅反”夾帶了權力鬥爭的私貨而致“肅反”擴大化,那麽在他之前同樣誇大化的江西“肅反”,還有發生在湘鄂西的“肅反”和陝北的“肅反”是否也有同樣問題,也是同樣原因而致?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同是“肅反”的冤魂,死於張國燾“肅反”的如上述許繼慎曾中生和湘鄂西“肅反”的段德昌周逸群等人不僅都得到了平反昭雪,而且被追認為革命烈士且給予極高榮譽,唯有死於江西“肅反”的那些冤鬼,雖然死去已經幾十年,質疑將他們定性為反革命的聲音也不少,但至今未有公開平反,更不用說被追認為烈士,冤鬼做了幾十年依然冤魂不散。這不免讓人感歎即便同是冤魂也有不同命運。設若張國燾不曾鬥敗退出政治舞台,死於他“肅反”之下的那些冤魂恐怕也會有不同結論和待遇。如此看來成王敗寇不僅是人間生存準則,同樣也影響到陰間鬼魂之命運。

在“肅反”的諸多讓人費解之處裏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從後續影響看,“肅反”錯殺冤殺了眾多自己同誌,但卻沒有使得紅軍部隊戰鬥力消失或減弱,反而更加凝聚起了部隊對上級的忠誠,強化了部隊的向心力,經過“肅反”的紅軍戰鬥力反而愈發增強了似地感覺。凝聚部下忠誠,加強部隊戰鬥力,是國共兩黨為打敗對方奪取勝利都必須要實現的目標。比較兩黨領袖的做法,蔣介石主要依靠籠絡和獎賞,對於非嫡係的各路軍頭如馮玉祥張學良等人除了拉打結合實際利益利誘之外還搞換帖結拜之類,但這種老掉牙的歃血為盟的做法,並不能換取對方忠誠,兩個結拜兄弟也全然不受“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盟約的約束,一個結拜兄弟馮玉祥一不滿意回轉身去搞出個《我所認識的蔣介石》對蔣大加撻伐;另一個把兄弟張學良幹脆“把天捅個窟窿”,直接把領袖加兄長給捉了。可見得蔣介石在凝聚人心方麵的黔驢技窮無所作為。共產黨的領袖不搞稱兄道弟,反而大搞殘酷鬥爭,自殘手足的“肅反”。然而從結果看,就凝聚人心和戰鬥力而言,顯然共產黨比蔣介石成功百倍,殘酷無情的“肅反”何以竟有如此效用,實在讓人費解。

倘若將視野拉長,從國共相爭二十多年整個過程來看,蔣介石的“清黨”雖然成功一時,在一九二七年時達到了將共產黨從國民黨中清除出去的目標,但總體是不成功的,至少是不徹底的。雖然他當初號稱“寧肯錯殺三千也不放過一個共產黨”,但到第二次國共內戰時,國民黨內部中樞要害部門動輒都有潛伏的共產黨情報人員。早期的李克農錢壯飛等諜報人員不說,胡宗南進攻延安時,以二十多萬大軍追剿毛澤東彭德懷區區兩萬西北野戰軍卻勞而無功不得要領,當初都以為是毛澤東神機妙算,其實卻是胡宗南身邊最受信任的機要人物熊向暉是潛伏的共產黨人(甚至有人懷疑胡宗南本人也是共產黨人,但查無實據),早將胡宗南大軍的一舉一動事先通報給了毛澤東。此外如蔣介石的文膽陳布雷的女兒,最後北平起義的傅作義的女兒都是共產黨人,蔣介石在正麵戰場上與共產黨決戰的同時,自己陣營裏無孔不入無處不在地潛伏著無數共產黨人,從內部以各種方式扯其後腿暗中破壞,如此蔣介石焉能不敗。共產黨裏從早期的陳獨秀張國燾到後來的重要領導人劉少奇薄一波陳賡張愛萍還有那個理論家陳伯達都曾經是國民黨的階下囚,卻都能出獄,繼續反蔣,凡此種種都足見得蔣介石“清黨”的局限和失敗。反觀共產黨的“肅反”雖是錯殺冤殺了諸多自己同誌,卻也滴水不漏完全堵死了國民黨特務的滲透,即使在共產黨還處於弱小階段時期,國民黨從內部瓦解共產黨的企圖也不甚成功,到了日後共產黨壯大之後,國民黨更完全無法滲透其中了。

“肅反”殘酷無情,許多做法違反人性,而且雖然不可明言卻不言而喻摻雜有權力鬥爭的私貨,然而在強化權力,凝聚忠誠和戰鬥力方麵的確收效顯著。共產黨日後在延安整風時搞的搶救運動,建國後的反右鬥爭,廬山會議搞垮彭德懷,文化大革命打倒國家主席劉少奇,凡此種種內部整肅方法追根索源都與早期的“肅反”一脈相承。殘酷鬥爭成了家常便飯和一種思維習慣行為方式,這大概與從中嚐到實際效用的甜頭不無關係吧。另一方麵,蔣介石退據台灣島後,搞戒嚴,實行白色恐怖捉拿共產黨人,嚴厲程度遠勝過在大陸時期。大概是認真總結了在大陸時被共產黨無孔不入滲透內部的慘痛教訓吧,雖說白色恐怖與“肅反”一樣,也搞出不少草菅人命的冤案,但有效阻止了共產黨地下組織對台灣社會的滲透,對於國民黨當時在風雨飄搖之中穩定人心和社會秩序也起到了明顯效果。

總之“肅反”不是什麽好東西,其殘酷無情違反人性,可是作為強化權力凝聚忠誠卻行之有效,所以以“肅反”整治對手的方式被改頭換麵一再使用。然而讓人困惑和懷疑的是這種有違人性殘酷鬥爭的方式其正當性何在?說到底,人類為了達到某一種目的,哪怕是崇高偉大改天換地的目的是否就可以不擇手段,不設底線。倘若人類做事必須有底線,那麽底線當設在哪裏?倘若為達目的不必設底線,那麽達成那個目的又有什麽意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兵團農工 回複 悄悄話 1,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吧,嗬嗬

2,加入了土匪,無法在社會上混。
ily 回複 悄悄話 都比不上太平天國的內鬥。
大號螞蟻 回複 悄悄話 斯大林搞得那麽狠,被德國打得那麽慘,居然也頂住了。可見恐怖統治有時候的確能有效。
mikeOZ 回複 悄悄話 如果蔣介石像搞肅反一樣搞清黨會怎麽樣?

曆史無法假設,政治的肮髒在於無恥才能無敵!
愚若智大 回複 悄悄話 貼到“幾曾回首”論壇去吧
那裏的人...嗬嗬
槍迷球迷 回複 悄悄話 肅反中富田事件的結尾:紅20軍副排長以上全部幹部召集開會,一進大院就被四麵包圍,全部綁起拉到河邊,逐個被“同誌”用刺刀大棒處決。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裏麵的“柳”就是被自己的所謂“同誌”殘酷毒打之後虐殺。

這樣的革命從頭開始就是邪惡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