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小學時,文革已經結束,但是“愛國主義”教育卻沒有停止。有一次,校長親自上課,告訴我們美國一枝鉛筆大概合人民幣多少。感覺就是天價,美國小朋友鉛筆要比咱還得省著用。不過,我對美國小朋友用鉛筆一事不感興趣。我好奇的是他們的吃。那時,電視裏已經播放外國的片子了。每次電視裏看到他們吃飯就吃兩片麵包,我就杞人憂天地替他們擔心:那怎麽吃得飽?百思不得其解。我們去春遊,書包裏帶的幹糧,那可是整整一條麵包啊:在食用油還需憑票配給供應的年代,肚無三兩油,容易餓啊。但是,看到他們桌上有香蕉還是羨慕不已。那時,香蕉在上海也是金貴的。
自己到了美國後才知道,那都是做戲。麵包不過是每餐開始的頭一道。接下來就會有開胃菜、色拉和/或湯,然後才是主菜,最後是甜點和/或咖啡。拍片時,不過拍個開頭以示吃飯了而已。 在美國,窮人也不會餓肚子,有糧食券,更有便宜的垃圾食品——$1 meal。 除非有意節食,富人和窮人在進食的量上是沒有差別的,窮人還可能吃得更多。同樣的食品,富人買有(超)機(貴)的,窮人就買一般的。所以,在吃的上麵,貧富的差別不在量,而在質。
我是花了點時間才對美國的菜單上的entrée (主食)和side(小菜)有了真正的體會。國內傳統的一餐,主食都是碳水化合物,如米飯、麵條、餅、饅頭。小菜是蔬菜、肉類。也就是說以碳水化合物為主,佐以蛋白質、纖維素、維生素等。東西方一切都是反著來。美國傳統的主食是蛋白質,或肉、或海鮮。米飯、土豆、餅之類的隻能算是小菜。既然是主菜,那量一定是大大超過小菜的。所以主菜是牛排的話至少8oz, 12oz也見多不怪。我這麽連吃兩頓肯定會便秘。真想知道美國人會不會?高蛋白、低碳水飲食還是從美國興起的,可他們不早就是高蛋白、低碳水了?那新近提倡的高蛋白飲食,蛋白質要高到多少?難怪腸癌的發病率這麽高。
美國人最讓我深惡痛絕的,不是他們的白人至上,也不是無性別廁所,而是對糧食的巨大浪費。我在遊輪上,看到留下的盤子裏有3隻薯餅,2隻各咬了一口,1隻完全沒碰過的樣子。而這不過是一個例子而已。更多的是剩下的東西數也數不清。就算現在機器取代人力耕耘、收獲,做飯總還要人力吧?我常常被女兒批評給狗喂人的食品。可是做飯時,我是傾注了感情的。把帶著情感的食物倒入垃圾桶裏,我會心疼的。
狗不是因為吃了狗糧才比從前長壽的,而是現在醫療照顧發達了。對我來說,狗如果吃了米飯,就酌量減少狗糧就好了。我不信狗會喜歡幹幹的狗糧,狗糧不過是方便了飼主。可是,小孩子不容易被說服,可見商業廣告的洗腦力有多強大。在我看來,美國人吃得多,丟得多,但並不算會吃,我的意思是吃得也就比狗糧好那麽一點。許多美食他們都沒有機會、也不敢嚐試。食物是單調的、滋味是貧乏的。那些,東方人、甚至法國人料理裏的蛙腿、田螺、鵪鶉到了美國人那裏居然成了黑暗料理。我在貝利茲點了一道當地的魚湯,新鮮的魚連頭一起烹煮的,美味無比。但是,魚連頭煮,在美國的大眾飲食文化裏是不能被接受的。我想象未來的美國人做飯:隻要打開pantry ,取出標示著蛋白質、澱粉、維生素、纖維素的一個個瓶子,按配方稱取重量,考究點的最後放一點羊味素、牛味素、雞味素之類提味,就做好了一頓飯,營養、快捷、沒有油煙汙染。
這種大眾飲食文化到底是文明的進步還是倒退?我不知道。不過聽說,將來正常男女的需要會由機器人來取代滿足。飲食男女這個成語或許終將會被遺忘在曆史的故紙堆裏,一如那些被丟棄的人間美味。
至於浪費食物,那麽多的碳水化合物超過人口能消化的量,因為有大量的動物蛋白支持。
沒有肉吃的時候麵和澱粉吃得多得多。中國人離饑荒時代的印記不遠,因此飲食以米麵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