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仍在繼續,對這個經貿戰的一個膚淺看法就是隻把眼睛盯在關稅上,爭論到底哪一方要來承擔新增的關稅,到底誰吃虧,誰占了便宜。或者把眼睛盯在中國的一個企業(華為),或者一個行業(半導體)上,爭論他們會不會在貿易戰中倒下。從宏觀上看,持續的貿易摩擦對中美都不是好事,但對中國可能尤其不利。
這最不利的就是製造業的撤離。這對企業(包括大量美國企業)來說當然不是件利好的事。搬遷生產線既耗時,又耗錢。而持續的貿易戰卻在一定程度上讓撤離變得有利可圖了。如果兩個生產同樣產品的工廠一個留在中國,一個搬到第三國(比如越南)。搬離的工廠雖然暫時有虧損,但即使那裏的生產成本和中國一樣高,持續的中美貿易戰所加的關稅也可以保證它比留在中國的工廠有更高的利潤。如果第三國再給予一些優惠條件,那麽搬遷或直接建廠就更加具有吸引力了。所以持續的貿易戰將幫助企業下定決心撤離中國,幫助其他國家建立起與中國進行競爭的生產能力。
當然,同樣的事也可能發生在美國。為了避開貿易戰,美國本土的公司也可能會尋求在第三國建廠。然而因為中國長期以來的低生產成本和對進口產品的壁壘,需要中國市場的美國公司早就在中國設廠了。其實這也是中美貿易逆差的一個原因。美國要賣給中國的產品在中國生產,中國要賣給美國的產品也在中國生產,逆差自然就產生了。不過這其中得利的是美國的跨國公司,而不是美國政府和全體人民,尤其是受教育低,無法從全球化中獲利的人群。這也是美國得了便宜也還要貿易戰的原因之一。
回到製造業撤離這件事上,受影響最大的無疑是中國。貿易戰持續下去,美國進口的產品將逐漸從中國製造改為其他奉行自由市場的第三世界國家製造。即使美國消費者今天要承擔大部分中國產品的進口關稅,隻要第三國的替代產品一出現,中國製造就要麽承擔關稅,要麽退出市場了。另一麵,替代中國製造業的國家隨著經濟增長,其購買力逐漸增強,美國出口產品的市場也就形成和擴大起來。由於政治原因,美國至今不向中國出口武器。如果新興的製造業國家不受美國武器出口限製的話,他們將不但是美式武器的新買主,恐怕還會成為中國在亞洲地緣政治上的挑戰者。當美國從中美貿易戰中恢複過來的時候,中國又如何麵對失去製造業大國地位的打擊呢?
不過中國也不是注定要輸,美國也未必一定會贏。美國若輸,則要輸在國內政治,不能把貿易戰堅持下去。中國若要贏,關鍵也在政治。中國若進行政治改革,走上法治的軌道,使法律不但能約束普通民眾,更能約束共產黨和政府的行為,保障市場經濟的公平與自由。憑著中國人的勤勞智慧和已有的基礎設施,中國依然可以在全球經濟中大顯身手。當然,這樣的改革也讓美國的貿易戰失去更多的合理性。不過目前看來,習近平帶著國家正往相反的方向發展。
因為富人壇壇罐罐太多,成本相對大,窮人沒什麽可失去的,這是革命這個概念的來源。
另外就是中國的體製在這種事情上比美國有優勢,因為政府可以集中資源,而美國政府可以做到一時,但如果私營公司開始虧損,政府就失去控製力,處於對抗下風。
一般來講,挑起事情的一方獲勝的唯一途徑是速決,而不能持久,因為對方不僅占有哀兵必勝的條件,也是不需要和不能計算成本。
人類做決定是基於成本的,可以計算成本是對決中先眨眼的無法回避的缺陷。
中國是否會贏?有可能。。
中高端產品,自動化生產,價格依舊有競爭力,留在天朝,2025 目標。
大蘑菇在努力推進天朝的一帶一路和 2025.
另外,鴻蒙操作係統已經開發了 7 年,一直沒好意思拿出來,
有砸人家場子的嫌疑,結果大蘑菇又給華為搭了給戲台,讓鴻蒙體麵登場。
建廠不難,但能找到有素質的員工那才是關鍵。
強盜就是強盜。你們都不如特朗普,他倒是從來不掩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