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對奧巴馬不感冒,但《美國工廠》這部紀錄片拍的確實不錯,值得一看。它沒有太多評論,基本上比較平實地記錄了福耀來美國在Ohio投資開廠過程,以及中美雙方人員在這個過程中的相互理解與碰撞。美國工人在感謝福耀給他們帶來工作機會的同時,也難免為每小時不到13美元的工資耿耿於懷。這個工資遠低於從前通用汽車付給他們的每小時29美元的工資。但他們也知道這樣的日子是一去不複返了。
電影鏡頭默默地記錄著同一工廠中的中國工人和美國工人。他們形成鮮明相比。中國工人聽話、能幹,美國工人幹活不行,而抱怨卻慢慢地多起來。出了事故受了傷的工人也對工作環境表達了不滿。不久工會組織滲透進來,鼓動工人建立工會,爭取自己的權益。工廠也開始行動起來,不斷開會宣傳工會的弊端。最後工人投票以800比400的票數擊敗了工會組織。支持工會的工人在這個過程中被解雇。一位中方經理麵對電影鏡頭吹噓他如何通過工人中的線人發現工會積極分子,如何表麵上和那人勾肩搭背,暗地裏卻已決定一周後裁掉那人。這大概是電影給中方經理最負麵的一個鏡頭。電影結束時,曹老板在中方經理的陪同下視察工廠,經理不停向他介紹哪個崗位的工人很快就可以被機器所取代。鏡頭劃過的一個崗位上曾經有一個黑人女工,她抱怨經理報複她,讓她幹本來應該是兩個人來幹的活。然而如今,這個崗位上一個人也沒有,機器取代了她的工作。電影最後的字幕顯示,福耀美國工廠在2018年實現盈利,共當地提供了2200個工作崗位。
整部電影沒有對中美雙方工人和經理人員的評論,把觀影後的思考留給了觀眾。中國觀眾可能更注重電影中中美雙方人員的互相學習,理解雙方文化上的差異和人性裏的相通上。而美國觀眾可能對工人待遇問題更感興趣。《福布斯》發表的一篇文章就對福耀對工會的態度不以為然,認為工人和企業可以共贏。這篇文章的作者Madeline Janis 也不失時機地吹噓了她在比亞迪的工作已及比亞迪與工會的合作。
我的感受是全球化才是美國工人失業與貧窮的根源。全球化是資本的盛宴,它使窮國富裕起來,而富裕國家的工人則成了犧牲品。即使有像福耀這樣把工廠開到美國的也無法再使美國工人拿到每小時20多美元的工資,過上從前的好生活。因為企業要在全球化的大環境下與同行競爭。美國工人也同樣要和遠在中國的工人競爭。工會隻能快快地殺死美國本土的製造業,加快製造業工作機會的流失。所以福耀工人做了一個痛苦但明智的選擇,拒絕工會,接受低工資,因為這總好過沒工作。
要增加美國工人的福利,還有一個辦法,這就是關稅。全球化的倡導者們痛恨關稅,但關稅在任何國家都是保護弱者的有利工具。想想看,如果進入美國的汽車玻璃都加15%的關稅,福耀美國廠就可以在用這15%的利差來提高工人的工資待遇的同時不失去產品的競爭力。
關稅保護這個主意是不討好的。從大名鼎鼎的諾獎得主到剛學過經濟學101的嫩青都會批你不懂經濟。但問題是關稅從來都不是一個簡單的經濟問題,它還是以一個政治問題。也許製造業流向低收入國家可以造福許許多多的家庭,但失去工作機會的美國工人呢?誰來養活?Andrew Yang 的UBI?那錢從哪兒出?大企業?在全球化中大賺的跨國公司把錢放在國外,你用什麽辦法收錢?收不到大企業的錢,最後負擔就要由中產來出。可中產養活得起那麽多人嗎?當然還有一個主意。美國是個大市場,跨國公司可以把錢藏在國外,但它總要把在國外生產的產品賣回美國吧?那時候我們不就可以收錢了嗎?不過這錢不就是關稅嗎?
當然,關稅也就解決個一時之急,從長遠來看,技術進步才是一個國家保持富強的最終法門。你有先進技術生產的獨一無二的產品就不用怕沒有市場,更不用擔心關稅壁壘的阻撓。
覺得在全球化這個大環境下各國政府都有義務首先保障自己國民的利益。電影似乎暗示工會是保障工人權益的一條路,但曹老板明確表態:工會來,我走。這你就沒轍了。所以最終美國工人的工資待遇即使不與中國國內工人的待遇看齊,也要受這個因素的影響。
美國的股市近二三十年層層攀升,也和製造業轉移有關(不僅向中國,還有墨西哥等)。對於我們這些股票擁有者,美國大多數, 是間接受益者:看看歐洲和日本的股市,就很明白了。
此片給我最大的感觸是,中國血汗工廠那一套在美國搞一起來比較困難
反過來說,中國百姓苦逼
其實Labor 無論在窮國還是富國都是犧牲品。在中國,工作12 小時,一周6-7 天是不對的。其實還不如會到奴隸製,包身工時代,效率更高,資本得利更大。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