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曆史:從“上智下愚”到“上詐下愚”

(2019-02-16 13:58:56) 下一個

最近讀到陳寅恪大師早年曾總結國人是“上詐下愚”,網上一搜這四個字,竟然找到下麵這篇文章。感到說得很有道理,隨錄於此,以饗讀者。這篇文章的作者叫 蟻經。

*******************************************************************

*******************************************************************

中國曆史:從“上智下愚”到“上詐下愚”!

我們的社會有哪幾類人?大體來說有三類:聰明人、愚蠢人、中人。當然這種劃分方法不是我的創造,這是孔子幾千年前創造的理論

孔夫子曾有一言:“唯上智與下愚不移。”“上智”當然是指聰明人,相對的“下愚”則是指愚蠢的人。這句話曆來根據情況,解釋與評價大不相同。精英領導的社會裏,這被視為統治理論基礎。搞鬥爭年代,這被理解為剝削階級為自己辯護的說辭。

孔子首先劃分出這兩類人後,給出了對這兩類人的看法,也就是“不移”。這個“不移”大概也就兩個意思:一是說聰明人與愚蠢人的本質不會改變,聰明人永遠充滿,愚蠢人永遠愚蠢,而且他們的各自觀點永遠不會變化。二是說這兩者地位不會改變,統治者(上)永遠是聰明人,被統治者(下)永遠是愚蠢人,既上下地位永遠改不了。

而《論語 雍也》 中還劃分出了一類“中人”:“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在孔子看來世界上還有一類“中人”存在,並認為“中人”又分兩種情況:中等資質以上的人,可以告訴他深奧的道理;中等資質以下的人就別費勁跟他講大道理了。

那孔夫子說這些的依據是什麽呢?首先,最聰明的人總是正確的,自然他的觀點不必產生變化;然後,愚笨的人總是錯誤的而且不愛思考,所以他的觀點也永遠不會產生變化。而產生的結果也就簡單了,聰明人永遠做對的事永遠統治愚蠢人。而那些既不聰明又不愚蠢的“中人”,他們的觀點會隨著見識的增加和環境的變化而改變,但由於天賦不同“中人”以上可以跟他講講道理,“中人”以下就別浪費口水了。

不知道你是否同意孔子的以上論斷,反正我是舉雙手雙腳支持。而值得一提的是,陳演恪後來又有了此句的定睛之筆,他說“中國之人,下愚而上詐!”。愚蠢人就是愚蠢人,古今偕同。但是聰明人卻多了個屬性叫做“詐”。“詐”自然不是什麽好詞,含有欺詐、狡詐的意思。這句話正是在批判社會、上層的人道德品行方麵有虧欠,他們狡詐的欺詐別的層次的人,對象無疑是在下的愚人。那麽既然有了這樣的事實,意味著什麽呢?或者說會產生什麽問題呢?這又涉及到兩個層次間的相互觀點。上智看出了下愚的愚,他們似乎並沒有打算去同情這些愚人們,相反曆史的經驗讓他們打心裏瞧不起這群人。況且有什麽是比一群聽話又不問問題的長工更好的財富?下愚就要絕對的愚上智才好安心的抓收入!而下愚卻沒有看出上智的詐,所以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命運實際上是由誰牽引決定,也想不明白自己苦難的根源在哪,哦,對了,他們不喜歡思考!所以他們一直在工頭的嗬斥聲中頭腦混沌,卻任勞任怨。這樣的結構雖然不太合道義,但是看似也還穩定。但上智往往也有隱隱的擔憂,當國家情況不好的時候,他們總要提防區別於愚人的另外一群人——“中人”,也就是這個結構的bug。這群人因為受環境和見識影響可以“移”,所以簡單的欺騙方法起不了太長作用,而且欺騙在他們身上還有副作用,他們成了這個穩定結構的不穩定因素。上智忌憚這群人,因為他們觀點可變所以他們變得不好掌控,而最讓上智擔心的是這群“中人”好吃好喝下,突然生出了同情心!孔子和陳演恪都是大師,先人誠不欺我,他們把人和社會看得入木三分。讓人感慨的是,幾千年來我們除了從“智”變成“詐”外好像一無所變。順便感歎一句“一百年過去了,上麵還是慈溪,下麵還是義和團”。你別想別人,說的就是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