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篇報道,香港教育局新任局長兒子跳樓自殺。一個畢業於香港名校,海外留學,熱愛運動、愛好音樂的青年才俊,卻因為單車比賽中受傷而抑鬱自殺。
看著這樣的報道真的很讓人痛心,一個資深教育專家的孩子會做出這樣的事情,讓多少家庭唏噓。
教育孩子,首先要接納孩子本來的樣子,信任、鼓勵和欣賞孩子,盡量去傾聽、了解、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多和孩子溝通、交流 ,及時發現問題並解決。
很多患抑鬱症的人,表麵看不出任何問題,他們表麵看起來活潑開朗、成績優異、樂於助人,卻不知道內心承受多大壓力。麵對抑鬱症患者最怕跟他說,沒什麽大不了,睡一覺就會過去;不是什麽大事,不要過於計較……殊不知他們心裏最討厭聽到這些安慰的話語。
教育孩子一定要適合自己孩子,而不能按照“課本”上的條條框框去約束孩子,同樣的方法適合別人的孩子,但是不一定適合你的孩子,尤其不能以成績高低來評價孩子的好壞。有的孩子天生慢性子,你催他快一點,做作業快一點,吃飯快一點,穿衣快點………其實慢性子的孩子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會形成適合自己的生活節奏,一些優秀特質也會在慢節奏中展現出來,比如做事冷靜、專注。而如果我們一味的去催促孩子,反而會打破孩子的節奏,破壞孩子的成長,摧毀孩子的自信。
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家長應該學會自省,學會反思,隻有在不斷的學習、交流、溝通中才能找到最適合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