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靈甫,陝西人,於1925年5月入黃埔軍校4期,不久即在戴季陶、王柏齡引薦下入國民黨。在校期間,積極參與了驅許(崇智)鬥爭,深收蔣介石的賞識,分至國民革命軍第一師(師長胡宗南)任職。
1932 年,已是團長的張靈甫在國軍對鄂豫皖紅軍根據地第三次圍剿中,率部於六安、蘇家埠突破紅軍防線,迫使紅軍撤退,為國軍僅有的勝仗,獲蔣介石和胡宗南讚賞;在隨後的麻(城)黃(陂)戰鬥中,充當先鋒的張團凶猛的進攻紅7師和紅20師陣地,一天就完成突破並迫使紅軍撤退,一路追擊,撈了不少好處。紅軍傷亡慘重,一名師政委犧牲,一名軍長重傷,團、營、連幹部均有被俘……胡宗南連誇張靈甫是“黃埔英才,革命猛將”。
不久,張靈甫又以一團之眾,突破紅軍主力對衛立煌軍部的包圍,救衛立煌於必死之地,風頭更勁。同年冬,在漫川關之戰中,為關閉紅軍逃生之路,率部與紅34團(團長許世友)、 219團(團長韓金城)血戰,雖未達到完全目的,也獲得了相當戰果。在入川追剿紅4方麵軍中,張靈甫部在廣元被紅軍主力包圍,不僅未被殲滅,後期竟然組織起有力反攻,為紅軍很少遇見的“硬骨頭”。後因上馬時腿受傷到西安休養,腿好後駐紮廣元娶一新妻,不久就因懷疑新妻有奸情而殺妻入獄,軍旅生涯中斷。
1937 年7.7後,國民黨在漢口組建了一支新軍――第74軍(軍長俞濟時)。在其下屬51師師長王耀武的要求下,張靈甫被秘密釋放,任王手下上校候差員,重新開始軍旅生涯。很快張出任305團團長。在羅店戰役中,張先隱蔽機動,建立堅固陣地;再以偷襲方式吸引日軍於己方預設陣地前,以猛烈予以殺傷,取得了顯著戰果,受上級表揚。後又在望亭(137號大橋)之戰中以一團之眾抗擊日軍久留米師團三天並予敵以重大殺傷,圓滿完成任務。在南京保衛戰中,張靈甫受傷。戰後升為153旅副旅長兼305團團長。
1938年10月在張古山之戰(德安反擊戰)中,麵對敵堅固險峻的張古山核心陣地,張靈甫率一營將士從山後懸崖攀上,占領張古山,取得關鍵性勝利。張古山之戰斃敵4千多人,馬千匹,是74軍成名之戰,從此成為國軍頭號王牌主力,而張也因此獲國民黨雲氅勳章,升任153旅旅長。
1941年9月的中日第二次長沙之戰,由於國軍密碼被日軍破譯,王牌主力74軍受到重創,但張卻因禍得福,撤退途中救了軍長王耀武,升任58師師長。
1942 年5月開始的浙贛會戰中,由於蔣介石下令避戰,衝在前、退在後的張靈甫未獲得顯赫戰功。1943年常德之戰中,張靈甫親率突擊隊救援常德守軍74軍57 師,作戰異常凶猛,迫使日軍占領常德城當日即退出,為收複常德立下戰功。不久以後,在74軍軍長爭奪中失利,僅為副軍長兼58師師長。1944年5月開始的長衡會戰中,受上級保存實力的影響,未建戰功,且被調至陸軍大學學習。
1945年4月芷江保衛戰中,張靈甫指揮74軍58師在鐵山與日軍血戰獲勝,戰後獲三等寶鼎勳章,升任74軍中將軍長。
抗戰結束後74軍改編為74師,作為禦林軍守衛南京。1946年7月後調至蘇北前線。張靈甫率74師先後攻占淮安、淮陰等重鎮和十幾座縣城,聲名大振;10 月強攻中共軍事要地漣水,兩日即穿越1百多米的淤黃河攻入城內與5旅和7師混戰,最後在華野主力全力增援情況下不得不後撤。同年12月,74師再攻漣水,僅14天就擊破華野6師(縱)、10縱6旅、7師19旅13個團的防禦,占領漣水城,華野僅6師即死傷5000多人。漣水對華野而言意義就象後來的錦州對於東北國軍一樣,它丟失以後,蘇北根據地淪為國統區,華野隻能在山東運動。
1947年5月14日,急於立功的張靈甫所率74師,由於孤軍冒進進攻坦埠,被陳粟調集華野1縱(葉飛)、4縱(陶勇)、6縱(王必成)、8縱(王建安)、9縱(許世友)五個主力縱隊包圍。而張放棄突圍(本來是突的出去的),丟棄坦克、榴彈炮、山炮等重裝備,爬上無水無糧的孟良崮想重演抗戰時薛嶽的“天爐戰法”,結果在五倍人數的華野部隊的攻擊下損失慘重。但華野部隊損失也很大,且麵臨國軍的反包圍。為此陳毅下令:“……不惜一切代價吃掉張靈甫和74師,拿下孟良崮。你們打掉一千,我給你們補充一千;打掉二千,給你們補充二千,哪怕縱隊打光了,隻要把敵人消滅也在所不惜……”5月16日中午一點,華野總攻開始,在2縱(韋國清、張震)、3縱(何以祥)、7縱(成鈞、江渭清)、10縱(宋時輪)及地方武裝全力阻擊敵增援部隊的同時,1、4、6、8、9縱向74師發動了全力一擊。74師最終被擊垮,全軍覆滅,一人也沒逃出;張靈甫自殺,就此結束了其一生的軍旅生涯。 一員中將對陣共軍一元帥,一大將,一群上將和中將, 有霸王之風,雖死猶榮.
張靈甫不僅勇猛善戰,而且是國民黨軍隊裏少有的用頭腦打仗的將領之一,領軍作戰,勝多敗少,最終在孟良崮走了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