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書龍的個人文集

人好,胃口就好,身體倍兒棒,吃飯倍兒香
正文

【原創】戰鬥在食堂的日子

(2004-10-13 22:06:33) 下一個

【原創】戰鬥在食堂的日子

 引子:剛到文學城,以為自己是個曆史愛好者,到後來,覺的自己是個文學青年,現在感到自己就是70年代的普通一兵。

正文 民以食為天,這話真不假,上大學那會,每天最喜歡兩件事,一進一出,吐故納新,都很爽快。當然進的東西比較香,相比之下書龍在吃飯時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書龍的那個學校有6個食堂加一個回民灶。書龍這所學校的食堂和這所學校一樣的土,當然還帶有哈爾濱這所城市所特有的粗曠。

本校的食堂的菜以土豆,茄子,大白菜為主,當然你還可以吃到豆角,不過這豆角是從來沒摘過的,每次都要吃下大部分而吐出小部分。食堂的木須柿子也是很講究的,總是帶有一股腐敗後的淡淡黴變味。即使是這樣,每天12點下課後食堂還是排的人山人海,每條隊都站了幾十口子,人頭攢動,熙熙嚷嚷,有如集市。雖然每天掛出的菜譜有十幾種乃至二十幾種,可到了12:30,可供挑選的菜早就沒了一半,到的1點,能吃的隻有白菜煮豆腐和豆腐煮白菜了。去晚了的另一宗壞處是,到得1點這各個餐桌上吃的是一片狼籍,到處是吃剩的排骨架和吐出的雞架,令人思之欲嘔,食欲大減。所以,早早端飯盆站崗就成了最佳選擇。

 書龍這個人不大愛學習,大二以後就沒怎麽上過課,考試總是靠複印別人的筆記而安然度過。書龍並且很愛睡覺,特別喜歡那種縮在被窩裏暖洋洋的感覺。這樣書龍在吃食堂的竟爭中就不知不覺的跑到了前麵。書龍常常是11點就去食堂的,端著飯缸,一步三搖,在空蕩的食堂裏,跺上三圈,把菜名挨個數上兩遍。這才跑到大師傅麵前要上三兩飯(這是書龍多年的經驗,東北師傅比較敞亮,看書龍隻要3兩,每次給書龍的都比半斤還要多)。至於說到菜,當然是以一元三毛五一份的溜肉片為最佳,不過一個月難得吃到一次。這肉片端上來的日子常常是和夥食評比聯係在一起的。每當評比臨近,這菜做的就格外的亮麗。除了溜肉片外,可稱道的菜就寥寥無幾了。木須柿子裏往往隻見柿子不見雞蛋,這排骨土豆中土豆的含量是很高的,骨頭上的肉卻是很少的,少到要用牙慢慢的剔出來。肉燒茄子裏能發現三塊以上的肉,同誌們就要驚呼為奇跡了。

吃膩了大食堂,後來書龍終於發現了一個小天堂,回民灶,那是一個很隱弊的場所,每天的菜大約隻有兩種,全是用小臉盆裝的,做的很精致,油也很多。書龍終於要冒充一把穆斯林了,好在書龍的鼻子比較高,前兩次去竟也未引起它人的注意,大約是被當作新來的穆斯林了吧。這個小小的回民食堂是充滿了友愛的,因為吃飯的人不多,人人都注冊過,飯盆都是放在食堂內的,而且同學間還大都相熟。書龍剛來時大都是悶頭吃飯,一言不發的,可後來終於引起了某回民MM的注意,從而攀談起來,書龍也因而從此露了底。這以後盡管小食堂的回民師傅依然很熱情,書龍可有點慚愧,覺得占了回民兄弟的便宜,死活不願再去了。

兩年以後,食堂成包了,菜的種類,層次,都隨著菜的價格翻了上來,後來食堂還添了小炒,熟食,琳鋃滿目,讓人流連忘返,目不遐接。再以後,校外的小食店也一家家的多了起來,分流了不少食客。最後的結果是排長隊的漸漸的少了,每月花在吃飯上的錢卻要加倍了。學校在大四時終於引進了刷卡機,這下買起飯來,就真的沒有了價錢的概念,好象這錢是白來的,而不是從自己兜裏掏出來的。這一來四鄉八鄰,鬧饑荒,寅吃牟糧的比比皆是,不少兄弟月底不到就坐吃山空,四處告貸,真有點一曝十寒的味道了。 最近聽說學校食堂又翻建了,食堂也增加到了10個,總想著甚麽時後再能端個飯盆去體驗下那排隊的感覺。 孱孱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書龍遙賀。

 尾聲 文化走廊的黃蓉小MM近日要離開走廊,回京山吃海喝,書龍心羨不已,這裏祝她吃好玩好,多吃飯,少運動,沒事多睡覺,有事多喝水,爭取長她二十斤。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小高 回複 悄悄話 這是你一百年前寫的了...

我語文從小就特別差, 所以如果錯了別笑我 -

我記得好象是"煢煢白兔", 不是"孱孱白兔"......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