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九一八和西安事變
首先,中國的東北是日本夢寐以求的,也是日本天皇垂涎三尺的,因此,以日軍的武士道軍紀,還有日軍對天皇的忠心,九一八事變隻能是日本天皇和日本政府的直接命令的結果,雖然很可能沒有或找不到任何文字證據。
當然了,九一八事變也隻是對我們老百姓是突發事件,對於日本天皇和政府還有張學良包括蔣介石等等等等人物就不是突發事件了,雖然張學良和蔣介石不知道九一八事變爆發的具體時間,但是,類似事件的爆發,張學良和蔣介石這類人當然是有感覺的。
所以,張學良在九一八事變中的行動也是蔣介石的直接命令的結果,雖然很可能沒有或找不到任何文字證據。
蔣介石也不傻,這種事情怎麽可以留下實物證據呢?
但是,蔣介石的意思,也就是如果日本進攻,東北軍不可以抵抗,張學良是清楚的,當然了,張學良也決定了他必須按照蔣介石的意思辦。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蔣介石的意思,也就是如果日本進攻,不是東北軍必須抵抗,因為,如果不然的話,也就是說蔣介石命令東北軍抵抗,那東北軍不抵抗就是抗命了,蔣介石可以對東北軍一槍不發丟東北不問罪,可是,也不可以對不執行蔣介石的抵抗命令而不問罪。
所以,九一八事變,東北軍不抵抗不是問題,東北軍不抵抗不僅對蔣介石不是問題,東北軍不抵抗對張學良也不是問題。
隻是說九一八事變中東北軍不抵抗不是問題是不夠的,因為太抽象,看問題太抽象了就是沒有看細節,而看問題不看細節也就差不多等於沒看。
那麽,九一八事變中東北軍不抵抗的細節有很多,比如說一槍不發是眾所周知的一個細節。
九一八事變中東北軍不抵抗的細節還有,比如說張學良離開東北的時候不僅沒有對日軍開一槍,還原封不動的給日軍留下了所有東北銀行裏的銀元,東北軍自己都沒搶一把再走,也沒有通知銀行跟著東北軍撤,比如說沒有像後來國軍轉進台灣前把黃金運到台灣,還在大陸搞破壞不給國軍留下工廠什麽的,就算張學良不考慮不留給日軍,張學良也不考慮自己,就好象東北軍離開東北以後抗日就不需要錢了似的,即便是不抗日也需要錢啊,反正事實是東北的細軟讓東北軍統統都留給日軍了。
九一八事變中東北軍不抵抗的細節還有,很多東北軍的武器也原封不動的給日軍留下了,據說張學良事先就把東北軍的武器入庫鎖起來了,據說是為了防止東北軍有可能抵抗日軍可能發動的進攻,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東北軍所有的飛機也給日軍留下了,當然了汽車就不用說了,因為東北軍撤走不帶汽車可以說道路不好,東北軍撤走不帶飛機可實在是說不過去。
當然了,東北軍給日軍留下這些東西的事實可以作為九一八事變對張學良的突然性的證據,可是,東北軍全軍一槍不發式的不抵抗卻隻能是有準備才可能實現的,否則,整個東北軍的東北漢子們沒有一個抗命抵抗一下也是東北軍的軍紀實在是太好太好了
對於九一八事變中東北軍的這種匪夷所思的不抵抗,我有兩個解釋,而這兩個解釋是一致的,不是矛盾的,也就是說這兩個解釋完全可能同時發生。
第一個是張學良相信了“大東亞共榮圈”了,因此,他用這種匪夷所思的不抵抗方法,把東北各種各樣資源最大化的貢獻給日軍,包括東北軍的武器和飛機都統統留下支援“大東亞共榮圈”了。
第二個就是蔣介石的意思,也就是如果日本進攻,東北軍不可以抵抗,因為蔣介石相信了“大東亞共榮圈”,並說服了張學良了。
當然了,九一八事變中東北軍不抵抗的決定是張學良的,不管蔣介石有沒有抵抗的命令,也不管蔣介石有沒有不抵抗的命令。
張學良雖然是個不學無術的公子哥,但是,他身邊還是有他信任的能人和高人的。
一旦東北軍的決策層,當然最終決策人是張學良,一旦東北軍決定如果日軍進攻就不抵抗,那麽,如何不抵抗就是問題了。
比如說東北軍可以說曆史上實實在在的發生了的那種匪夷所思的把一切留給日軍的不抵抗,東北軍也可以是把一切都帶走的不抵抗,或者留一部分帶走一部分,甚至還可以是打上幾仗裝模作樣的抵抗幾下的實際上的不抵抗,所以,一旦東北軍決定如果日軍進攻就不抵抗,那麽,如何不抵抗的方法是有很多選擇的。
在所有不抵抗的方法中,比如說打上幾仗的抵抗幾下的實際上的不抵抗,且戰且退,可以說這樣的的不抵抗是看上去比較像抵抗的不抵抗,也就是說是比較裝抵抗的不抵抗。
當然了,從比較裝抵抗的不抵抗到不裝抵抗的不抵抗之間有很多選擇,可是,張學良做的是最最最不裝的不抵抗。
我猜這就是張學良身邊的他信任的能人和高人們給他出的主意,因為,無論東北軍是裝抵抗還是不裝抵抗,隻要東北軍丟了東北,張學良自己的責任是跑不了的。
但是,比較裝抵抗丟了東北和不裝抵抗丟了東北,大家想一想,是不是如果東北軍裝抵抗丟了東北的話,那就把蔣介石洗幹淨了?
如果東北軍裝抵抗丟了東北,因為東北軍抵抗了,以後的蔣介石有沒有命令張學良不抵抗的問題就不可能出現了,所以,不管東北軍是不是裝的抵抗,反正東北軍抵抗了,是不是裝的不重要,反正得打幾槍,那麽,東北軍的抵抗就把蔣介石洗幹淨了。
所以,張學良身邊的他信任的能人和高人們給他出的主意是他隻有兩個選擇,要麽全力抵抗,就像很多抗日的雜牌軍,他們全力抵抗結果就是全軍覆沒,不僅因為日軍的強大,更因為得不到支持,軍餉都困難就不用想軍火支持了,要麽全不抵抗。
結果,全不抵抗是張學良的選擇,那就是曆史上實實在在的發生了的匪夷所思的把一切留給日軍的不抵抗,而這樣一來就把蔣介石拉進來了,雖然蔣介石的人不在現場,蔣介石有沒有命令張學良不抵抗的問題就出現了。
不管後來的人們怎麽想怎麽說,也不管張學良本人後來怎麽想怎麽說,反正在九一八事變以後,當時的中國人確實是把東北軍不抵抗的責任完全徹底的放在了蔣介石的頭上的,因為當時的中國人確實是認為東北軍不抵抗是蔣介石的命令,張學良當時也沒有說東北軍不抵抗是他自己的決定而不是蔣介石的命令,後來等蔣介石都死了才說那就是不僅太晚了,也沒用了。
我前麵說了我有兩個解釋,而這兩個解釋是一致的,不是矛盾的,也就是說這兩個解釋完全可能同時發生,現在我就說說這兩個解釋是一致的。
我猜,當時,也就是九一八事變之前,蔣介石也很有可能是相信“大東亞共榮圈”的,至少他不反對“大東亞共榮圈”的圖畫,反正那時的“大東亞共榮圈”還隻是個圖畫,特別是二戰初期的國民黨對於希特勒的第三帝國也還是相信的,世界的未來是歐洲的德國和亞洲的日本,還是曆史上實實在在發生了的德國和日本的失敗,這在九一八事變之前並不是那麽清楚的,至少對蔣介石應該不是很清楚的。
二戰初期,事實也確實是國民黨在德國和英美之間猶豫,國民黨和共產黨都是蘇聯幫助支持的,蔣介石有一個兒子在蘇聯,德國跟國民黨的關係也很近,蔣介石也有一個兒子在德國,至於國軍的武器裝備有德國的就不用說了。
再說了,二戰初期的歐洲戰場和亞洲戰場也沒關係,德國和日本不僅不是同盟,日本侵華初期的德國還幫助中國抗日了呢,比如說提供武器,當然是買賣了。
還有就是蔣介石找聯合國的前身“國聯”給中華民國在中日爭端問題上調停,那時的美日關係和美國給蔣介石的感覺,蔣介石恐怕即便是不相信“大東亞共榮圈”,他也不能認定“大東亞共榮圈”毫無希望。
今天的老中對美國的強大是看了很多很多的了,還有很多很多的老中得了美國的很多很多的好處,他們能說出很多很多的美國對中國的好,這類文章也有很多很多。
但是,在九一八事變之前,如果你要列舉美國對中國的好處還是不那麽容易的,畢竟抗日戰爭還沒有爆發,你想說飛虎隊也說不出來,民主自由人權就更是沒影的事了。
雖然,在九一八事變之前,今天的人們津津樂道的清華大學那時已經有了,可惜,那時的清華還隻是一個留美的預備學校,清華出來的人也還沒有什麽成名成家的,所以,那時的清華可遠遠沒有今天的清華的名氣。
當然了,要蔣介石公開相信或支持“大東亞共榮圈”也是不可能的,至少也因為中國人不可能同意,反正,無論如何,就是我開始說的蔣介石的意思,也就是如果日本進攻,東北軍不可以抵抗,張學良是清楚的,當然了,張學良也決定了他必須按照蔣介石的意思辦。
雖然,我不僅沒法證明張學良相信“大東亞共榮圈”了,我也沒法證明蔣介石相信了“大東亞共榮圈”了,但是,後麵發生的事情差不多在這個問題上解脫了張學良,那就是西安事變,可是,西安事變既然可以在這個問題上解脫了張學良,那就不僅不可以解脫蔣介石,反而使蔣介石在這個問題上拴住了,當然了,西安事變也讓蔣介石成了抗日領袖,常揩身不僅沒虧卻大賺了。
為什麽我說西安事變差不多解脫了張學良相信“大東亞共榮圈”呢?
那就是西安事變的細節了,不僅看九一八事變不能不看細節,看西安事變也不能不看細節,西安事變的細節也很簡單,那就是西安事變是兵諫。
大家想一想,如果,九一八事變中東北軍不抵抗完全是張學良自己所為,也就是說東北軍不抵抗與蔣介石毫無關係,或者說蔣介石沒有對東北軍表達不抵抗的意思,有沒有實物的命令也無所謂,加上蔣介石和張學良是拜把子兄弟,張學良兵諫蔣介石抗日就是個天大的笑話了,因為那就是賣國者弟弟逼領袖愛國了。
所以,也隻能是九一八事變中東北軍不抵抗完全是張學良執行蔣介石的命令,而且還完全可能是違心所為,這也為張學良後來兵諫蔣介石抗日提供了起碼的底氣,蔣介石也很清楚他這是要拜把子弟弟做千古罪人,特別是以東北人的性格,如果東北軍抵抗一下的話,自己就洗幹淨了,可是弟弟身邊有高人,弟弟玩了個匪夷所思的把一切留給日軍的不抵抗,結果,蔣介石有沒有命令張學良不抵抗的問題就出現了,九一八事變後,當時的中國人也確實是把東北軍不抵抗的責任完全徹底的放在了蔣介石的頭上了,張學良兵諫蔣介石抗日也就有底氣了。
當時負責與蘇交涉蘇軍撤離事宜的國府官員蔣經國曾對駐蘇使館武官李修業說:「要是東北的房屋和土地能搬走的話,他們都會搬走!」(注3:《文史資料選輯增刊》第一卷第一六五頁。)
按李修業的估計,東北工業設備約被拆走了百分之六十五。
為了搬運那些物品,蘇軍違約拖延撤兵。國民黨政府雖然發表聲明,予以抗議,但未能有效阻止蘇軍的搶劫。
能搬的全搬走了,搬不了的工廠、礦山,蘇軍統帥馬諾夫斯基元帥則於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五日對赴蘇軍總司令部(設於長春)商談的蔣經國、董彥平、張公權等人說:「我方認為,所有東北的重要工礦事業,均為蘇聯對日作戰所獲之戰利品。現在,蘇聯決定以百分之五十之股權讓予中國,作為中國與蘇聯合作經營之資本。」(注4:同注2。)
並以拖延撤兵為要挾,企圖逼迫國民政府接受其要求。
所以,毛澤東攻擊蔣介石,說他抗戰勝利後從峨嵋山下來摘桃子,奪取了全國人民的抗戰果實是誣詞,跑來摘桃子的第一個應數斯大林。
對這件事,中國人民深惡痛絕。所以在鳴放時,當年曾雄踞雲南的龍雲就把對蘇聯的問題作為他的第一條意見「放」了出來:「中國抗戰勝利,日本投降,蘇聯出兵中國的東北,將東北價值二十億美元的機器和物資,搬去到了蘇聯,至今未歸還,怎麽算是友好和兄弟國家?」
龍雲是個軍人,可是粗中有細。他說「日本投降,蘇聯出兵」,卻不說「蘇聯出兵,日本投降」,大概是對毛澤東的「蘇聯參戰,決定了日本的投降」一說表示異議。
一九五○年中國出兵朝鮮,他當時就表反對。這件事在肚子裏憋了幾年,現在又放了出來,目標還是直指蘇聯:「朝鮮戰爭是蘇聯指使北朝鮮發動的,反要中國去抗美援朝,而所用的武器又是用中國的物資,尤其是糧食,向蘇聯換取的,一切戰費皆由中國負擔,這樣是公平合理的嗎?」(注5:當代出版社刊行《鳴放革命實錄史》第六頁。)
本來,共產黨以「解放全人類」為己任,斯大林和金日成想解放南韓,自有其說詞。但這一對冒險家不審時度勢,不計算成功的機率,以為劃了三八線,美軍撤退,南韓幾成軍事半真空,他們便可來個閃電戰,突然襲擊,一舉擊破,於是倉促行事,挑起了戰事。他們雖然一度打到了漢城,但美軍一個回馬槍,殺得金日成老本丟光,南韓沒有得到,北韓也差點輸掉。此時本應由肇事者斯大林自己出兵相救才是正道,可是斯大林這個老孤狸卻要他人收拾殘局。中共不希望鴨綠江對岸出現一個敵對的政權,為安全計,為「無產階級國際主義」計,都可以成為出兵朝鮮的理由。但是,中國出了人不算,還要出武器。斯大林一個子兒不出,卻大做其軍火生意。蘇聯提供的一槍一炮都要中國付錢,天下無賴,無出其右。韓戰三年,中國傷亡三十三萬,(注6:《黨史研究》一九八○年第五期第十一頁:「誌願軍在朝鮮打了三十三個月,戰鬥減員三十三萬(不算北朝鮮)」。)國內百孔千瘡,百廢待舉,但毛澤東卻硬充好漢,讓幾億百姓勒緊褲帶向蘇聯還債。所得收益如何?毛澤東有如下說明:「一九四五年,斯大林就是阻止中國革命¨…革命勝利後,又懷疑中國是南斯拉夫,我就變成鐵托¨…斯大林相信我們從甚麽時候起呢?是從抗美援朝起,一九五○年冬季,相信我們不是鐵托,不是南斯拉夫了。」(注7:一九六二年九月二十四日,毛澤東在中共八屆十中全會上的講話。)
打了韓戰,取得了斯大林的信任;可是戰爭結束,斯某也死了。這麽一打,中美關係扣上死結,台灣問題解決無日,中共實在是損失慘重。有些人認為中共敢於同世界頭號強國交鋒,而且打了個平手,甚至可以說打了勝仗。(如不出兵,北韓共產政權必定垮台。不過事後挑起戰禍的金日成並無謝意。文化革命中雙方交惡,朝鮮反說中共是拍打到自己國土上,才跑到朝鮮去打的,吃虧的反是他們。)殊不知與此同時,對蘇聯老大哥要忍氣吞聲,吃了啞吧虧反而不敢張揚,實在是辦了一件大大的辱國外交。隻是由於「家醜不可外揚」,中共默不作聲,世人不予注意罷了。
中國人民吃了斯大林如此大的虧,中共的宣傳機構仍然天天在喊「向蘇聯老大哥學習」,「蘇聯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其麽事都要掛上「中蘇牢不可破的友誼」,廣播裏則反覆高唱「莫斯科--北京」,「斯大林和毛澤東率領我們¨…」
中共宣傳部長陸定一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發言中還宣稱:「不要聯合蘇聯,那就隻能亡國。右派的主張,就是要我們亡國,就是要我們人頭落地。」(注17:同注15。)違憲外加人頭□地,有了這兩條罪名,對右派們就是千刀萬剮也不為過了。
「反蘇」有罪,反俄也不行。
一八五八年,沙俄用武力強迫清廷官員簽訂「璦琿條約」,將中國的黑龍江北岸六十餘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割去時,在那片土地上有六十四個中國居民村屯,共約兩千戶、一萬餘人,散布在黑龍江以北、結雅河以南、南北七十公裏、東西四十公裏的土地上,史稱「江東六十四屯」。條約規定,那些中國人「照舊準其各在所住屯中永遠居住」,仍由中國官員管理,俄人不得侵犯。可是到了一九○○年,沙俄決清除被其割去的土地上的中國人,在海蘭泡一帶「將華民之在俄界者十餘萬人」,「盡行屠戳」。(注18:清軍將領增祺一九○○年十月十八日致朝廷奏 折,轉引自上海人民出版社《沙俄侵華史》第三五一頁。)事後,六十四屯人民紛紛避往黑龍江以南。七月二十日,哥薩克騎兵闖進六十四屯,將未及渡江的七千多中國居民全數殺戳。俄軍將財物搶劫一空之後,放火燒掉全部村屯,從此霸占了那片土地。(注19:清吏周樹模致朝廷外部《俄人占璦琿六十四旗請據理力爭函》,見《沙俄侵華史》第三五二頁。)
當年十二月,列寧曾著文譴責沙俄侵略者「殺人放火,把村莊燒光,把老百姓驅入黑龍江中活活淹死,槍殺和刺死手無寸鐵的居民和他們的妻子兒女」。(注20:《中國的戰爭》,見《列寧選集》第一卷第二一五頁。)可是,如今自稱列寧信徒的中共領導人卻為了向蘇共示好,不準人民再議論此事。北京大學曆史係學生雷光漢說了一句「蘇俄霸占我國江東六十四屯」,便被定為「反蘇」,扣上右派帽子發配到中國最西端的邊境塔城勞動改造去了。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一位中學曆史教員,上課時曾畫了一幅地圖讓學生認。學生看不明白,他便說:「這是我們的東北。」說著將十九世紀時兩次被沙俄割去的黑龍江以北、烏蘇裏江以東的土地的輪廓勾勒出來,問學生:「看這剩下的,認出是我們東北了吧?」這樣,他便被定成了「反蘇」的右派。
南京工學院學生陳森輝看了蘇聯小說《庫頁島的早晨》,對同學說庫頁島原本是中國的,這也構成了定他為右派的罪名,他被「寬大」,被下放到蘇北泗洪縣一家工廠去勞動改造,但工資卻隻發給一半,以為懲處。
中央美術學院年僅十八歲的學生袁運生,鳴放期間正在外地寫生、作畫,在旅順見到用俄國將軍命名的街道時,對同伴表示過「真叫人掃興」。回到學校,同伴告發了他的上述言行。領導將他叫去,說:「經過研究,你被劃為右派了!」他就成了京郊雙橋農場一群右派份子中的一個。
吉林省長春市的東北人學教授陸欽墀在一個並非「鳴放」的科學報告會上發表了一篇《東北邊界改變》的論文,論述帝俄如何在一百年前奪走中國的領土,並批評中共的曆史學家範文瀾及理論家胡繩(中宣部副部長)在他們的書中有意「刷去」這段曆史。不久,中共反右,說他用「狹隘民族主義的反動觀點,捏□了一些¨…史料,向社會主義、向蘇聯和中國共產黨進行了瘋狂的攻擊」。(注21:一九五七年八月八日《人民日報》。)其實他隻是指中共不該為討好蘇聯而「刷去」這段曆史而已。
由中共給陸教授所安的罪名便可看出,中共一向標榜的「愛國主義」裏,並不包括為中國人普遍接受的民族大義。當然,毛澤東不是石敬塘。他隻是斯大林的小弟弟而不是兒皇帝,自不肯將國土拱手讓人。隻是為了奪取政權,鞏固政權,他不得不依靠蘇聯。既然蘇共不肯將其沙俄老子搶去的中國領土還回來,毛澤東隻好禁止人民發議論了。
早在中共奪權成功之前,天津市南開大學曆史係教授雷海宗就這樣評論過中共:「共產黨若是剝去外來的名詞和口號,不過是一個半秘密半公開的,帶有宗教性的,以餓民為基礎的割據勢力。它的唯一真正特點,就是依附外力與否認國家民族¨…」(注22:一九五七年八月二十二日《人民日報》。)這外力就是秉承了沙俄擴張、侵略本性的蘇共。到了一九五七年,雷教授當然就成了「右派份子」。
沒錯啊!可是為什麽呢?老蔣無緣無故又有美國支持為什麽會幹這種事呢?為什麽會求蘇聯呢?
因為中共賣國啊!中東路時中共就開始賣國,高喊保衛莫斯科、保衛蘇聯。完全看不出是中國人會做的事。如果說老將出賣外蒙古,那中共又幹了什麽?有嗎?你聽說過嗎?
如果不是因為不願意打內戰,不願意蘇聯全力武裝中共軍隊,老蔣會願意默認外蒙古在蘇聯的武裝保護下投票自決?擋在老蔣和外蒙古中間的不正是在陝北的中共嗎?
蘇聯出兵東北搶奪中國抗戰的勝利果實,不但武裝了中共派到東北搶奪勝利果實的軍隊,還把東北搶了個一幹二淨。蘇軍在東北強奸婦女、搶奪工廠設備和礦產,你不要告訴我在中共的教科書裏教過這些曆史事實。你讀中共的教科書長大,就不要大談曆史真相了。
曆史是不容忘記也不容篡改的。中共的曆史觀是一切為政治服務,而不是真實論。中共在政治上是否認真實論的。所以你要是隻學習中共寫的曆史書,那是不會得到全部真實的曆史真相的。無知並不可怕,也不丟人現眼。真正丟人現眼的是偏見,因為偏見比無知離真理更遠。
誰可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楊靖宇一個人就代表中共軍隊嗎?
東北抗日聯軍有幾個是中共從陝北派過去的?馬占山是嗎?大多是都不是。
中共的主力部隊正忙著搶國軍的防區呢?
有理不在聲高,更不在會噴幾句髒話。
張學良親口對唐德剛說的是違心論! 張學良失去了對曆史的責任感! 他隻是憑江湖義氣用事,腦筋極不清楚!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您難道是張學良肚子裏的蛔蟲,這種遺臭萬年之事,他也有勇氣坦白,表明他至少還是個人,一人做事一人當,而偏偏明知而一定要改之的人,其目的應該受到懷疑.
到1931年“九一八”事件發生時,雖說蔣與張之間已經由北伐時期的敵對關係轉化成了名義上的上下級關係,但是可以斷言,能夠指揮調動東北集團軍的唯一人物,仍舊是少帥張學良,而絕非他人。應當指出,當時的蔣介石能直接指揮的軍隊,隻有黃埔軍校係統的“中央軍”。
易幟後的張學良對蔣介石的命令從服從到公開反抗,是取決於有利於或有損於東北集團軍的利益。試問:蔡廷鍇將軍率領的十九路軍敢於在上海抗日,張學良率領的東北軍為何不能在東北抗日?如果手握東北軍政大權的張學良還有半點愛國的良心,在日本侵略者發動“九一八”事變時,難道不能組織東北軍進行抵抗,收聚兵力,固守要點,發動人民,爭取關內友軍援助,爭取國際援助,盡一個愛國軍人的天職?“一紙電令將軍走,滾滾敗卒關外來”。張學良把祖國的東三省拱手送給日本侵略者,根本就不是害怕違背了所謂“絕對不準抵抗”的命令,而是為了保全東北軍的實力,也就是為了保全他個人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他的心目中那裏還有祖國的尊嚴,那裏還有人民的痛苦。
正如他的父親張作霖一樣,在外蒙古發生動亂之時,擁兵自重,座視旁觀,忙於內爭,拒不及時出兵,平息外蒙叛亂。造成的惡果是讓有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裏的外蒙古地區搞所謂獨立,脫離中華,被蘇俄軍隊占領。又一次給中國人民留下弱國無外交,弱肉強食的傷痛。
民國地圖冊,外蒙屬中國,今朝看地圖,外蒙變外國。
成吉斯汗已長眠,大漠沉沉星光寒,馬頭琴聲怨分裂,蒙族人民盼團圓。
成吉斯汗已長眠,大漠沉沉星光寒,俄羅斯人裂我土,中華民族盼團圓。
奉係北洋軍閥張作霖和其子張學良都曾手握重兵,一人棄守外蒙,一人逃離東北,給當時的中國北疆造成空前的防務危機。特別是外蒙的棄守,讓中國北部邊界距北平市的距離,由原來的上千公裏,一下縮短到不足五百公裏,中國失去了大片的天然地理屏障,遺害至今。外蒙的喪失,極大的增加了我國北部地區的軍事防禦難度。當時人們驚呼:“華北危急,平津危急,北平雖大,已放不下一張平穩的課桌。”當時,北平已很難保全。時局迫使當時的中國政府掏空北平,將故宮的寶物南運,以防不測。之後,蘇俄日本又簽約“中立”,中國北疆的外援之路已經靠不住,局勢的惡化,又迫使當時的中國政府在南方修築滇緬公路,爭取外援。
日俄割北疆,張氏心發慌,擁兵不拒敵,青史難流芳!(蘇俄竟然承認了日占偽滿州國)
曆史上往往會產生一些戲劇般的變化,在日本侵略者麵前外戰外行的張學良,撤回關內後在“圍剿”中國工農紅軍的內戰中,又表現了內戰外行,損兵折將。例如,長征中的中國工農紅軍在直羅鎮一戰中一舉消滅了張學良的一個師。同時,又開展了對張學良的統戰工作。
蔣介石出於階級本質和排除異已的慣伎希望東北軍去拚殺紅軍,收一石二鳥之功。張學良不戰而逃讓日本人占領了東北三省,在“圍剿”紅軍時又連連敗北,在抗日熱潮的影響之下,張學良的東北軍軍心動搖,懷疑和不滿的情緒日益高漲,提出:“打回老家去”的口號。
張學良逃避外戰率軍退至西北,遭到國民唾罵,又害怕他的軍隊在進攻紅軍的內戰中受到更大的損失,讓蔣介石座收魚翁之利,他請求免戰,加以紅軍的統戰工作已讓他六神無主。但蔣介石不買他的賬,逼迫他打內戰,而繼續去“圍剿”紅軍則意味著東北軍的削弱和瓦解。
當時的張學良處於內外交困,走投無路之境,在各種國際和國內矛盾交織壓迫之下,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終於發生了。這是舊中國各大小軍閥在特殊的環境之下,彼此相互利用,又相互傾軋的產物,外因是日本帝國主義在侵占我東三省之後,準備進一步擴大侵華戰爭,激起了中華各階層人民的抗日怒潮,東北軍官兵認識到打內戰沒有出路,紛紛要求抗日,要求打回老家去,把張學良逼上梁山,導發了“西安事變”。
綜上所述,可見張學良並不是一個堅定的抗日愛國將領,當年他手握重兵,掌控幾十萬裝備精良的東北軍,如果說他真心抗日,為什麽不在東北和日本人交火?一守國土,二報父仇,按中國傳統觀念可謂忠孝兩全。又何須臨陣脫逃,喪師失地,跑到遠距前線的西安來請求蔣介石批準他去打日本人,豈非天大的笑話!
如果兵諫的理由是老蔣的不抵抗命令,那為什麽抓住老將後不指出此事?
中共軍隊不受老蔣控製,為什麽自己不去東北抗戰,而要跑來摻和兵諫呢?難道老蔣也給中共下了不抵抗的命令嗎?
那我也可以認為,張學良再發動西安事變的事情上:張學良失去了對曆史的責任感! 他隻是憑江湖義氣用事,腦筋極不清楚!
張學良親口對唐德剛說的是違心論!
張學良失去了對曆史的責任感! 他隻是憑江湖義氣用事,腦筋極不清楚!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我們後代人不想被某些政黨欺騙,誰對誰錯每個人的感受不一樣.隻是想知道真像,曆史就是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