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作為新生代國家走上世界舞台。
如果你不理會難民營的存在,無人區的存在,耶路撒冷照舊,還是一個落後閉塞的城市。隻是暗地裏唱著不一樣的戲碼。“其激烈程度不亞於柏林的後巷”。
約旦人是堅定的美國盟友,以色列感念斯大林是第一個承認他們新國家的元首;約旦人把他們的東正教會送給反共產主義的教會,以色列人將他們的俄國財產送給蘇聯。
埃及的納賽爾來了。
上一篇說到納賽爾領導的自由軍官組織了推翻了埃及國王, 埃及王國滅亡。新的埃及名義上是納吉布任總理,可是,納賽爾作為內政部長,是幕後實際掌權人。
1954年,納賽爾取代納吉布成為了埃及總理。
推翻了埃及國王的納賽爾是阿拉伯政治家中所謂“十全十美的人物”。他宣揚社會主義式的泛阿拉伯主義,激勵人民反抗西方的控製和猶太複國主義,他支持巴勒斯坦人襲擊以色列,令以色列焦慮不安。
1956年,納賽爾將蘇伊士運河收為國有,支持阿爾及利亞反抗法國。這使得本來有利益衝突的英法兩國決心聯手顛覆他的政權。於是與本-古裏安結成秘密聯盟,在參謀總長摩西·達揚的謀劃下,以色列襲擊了西奈半島。英法聯軍在一周內橫掃西奈半島及賽義德港,埃及軍隊全麵撤退。
英法本來想趁機進入埃及,但是美蘇施壓:迫使他們撤退,包括以色列從西奈半島全麵撤軍。
至此,英法在中東地區日暮西山,喪失了主導權,取而代之的是美國。
第二次中東戰爭之後,納賽爾成為阿拉伯以至非洲的靈魂人物及主導者,他激勵了新一代的民族主義者。1958年,敘利亞軍方和民眾代表要求敘利亞與埃及的合並。雖然納賽爾對於這一突然要求有點吃驚,還是欣然接受了,於是阿拉伯聯合共和國誕生了,共和國總統由納賽爾擔任。這被看作是建立泛阿拉伯國家的第一步。也門也被包含在聯盟內。
遺憾的是,這是一個脆弱的聯盟。
在大馬士革,埃及軍隊和官僚在敘利亞北部地區表現得十分專製獨裁。秘密警察嚴厲鎮壓反對團體,導致分離主義分子控製大馬士革。1961年敘利亞退出阿聯。阿聯名存實亡,這個名字在埃及沿用至1971年。此是後話,不提。
1959年,老兵阿拉法特組建了一個叫“法塔赫”(意為“征服”)的軍事組織,他們從約旦進入以色列執行突襲。
法塔赫這群腰挎手槍,身著哢嘰布軍裝,頭戴阿拉伯格子方巾的激進分子鼓舞了阿拉伯人,一時聲名鵲起。
在約旦的巴解遊擊隊員——
1963年本-古裏安卸任總理,繼任者是68歲的列維·艾希科爾。
時光荏苒,巴勒斯坦人對自稱“巴勒斯坦王”的約旦國王侯賽因開始失去了耐心。
這個侯賽因像他的爺爺一樣審時度勢,見形勢有變,1965年秘密會見了以色列外交部長果爾達梅厄。梅厄對他說,有一天“我們可以放下武器,並在耶路撒冷豎立一座象征我們之間和平的紀念碑”。
就在約旦國王與以色列秘密接觸的同時,蘇聯人送給納賽爾一個情報,說以色列計劃襲擊敘利亞。在此之前不久,敘利亞空軍進攻以色列北部,引起一場空戰,以色列空軍在大馬士革上空被摧毀。所以,這樣一個信息是順理成章的。
可惜是個假情報。
蘇聯人為什麽製造這麽一個假情報送給納賽爾,至今是個謎。而且納賽爾也不按常規去核實情報的準確,就調集部隊進入西奈半島,表明對敘利亞的支持。
敘利亞也進行了戰爭動員。
5月23日,納賽爾下令對以色列船隻封鎖蒂朗海峽及以色列位於亞喀巴灣北部的埃拉特港,切斷了其通往印度洋的唯一海路。
這是一條位於埃及西奈半島與沙特阿拉伯之間的狹窄海峽,因海峽中的蒂朗島而得名,寬約13公裏,北連亞喀巴灣,南通紅海,是約旦也是以色列在紅海上的唯一出海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埃及曾兩次針對以色列封鎖蒂朗海峽,分別導致了蘇伊士危機和六日戰爭。
納賽爾從以色列手中重新奪回了西奈半島,納賽爾說服了敘利亞及約旦兩國政府與其一起組成一個阿拉伯聯盟對付以色列。他還得到了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以派遣緊急部隊,保護其勝利果實。
信心滿滿的納賽爾在一篇演講中提到:“這場戰爭將會是一場持久戰,我們的基本目標就是將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
以色列總理艾爾希科不是本-古裏安,他“緊張得發抖”。他的手下建議,要麽對埃及發動一場先發製人的戰爭,要麽束手就擒做好亡國準備。他的參謀總長拉賓一天抽70根香煙,靠不停滴喝咖啡提神,開始崩潰了。
總理優柔寡斷,總長靠鎮靜劑支撐,將軍們意欲嘩變,整個國家陷入恐慌。
華盛頓,約翰遜總統拒絕支持以色列的任何攻擊行動;莫斯科,柯西金總理強烈建議納賽爾撤出戰爭。
以色列對這個艾爾希科失去了信心,他們呼喚了自己最堅強的戰士——摩西·達揚。
在強大的輿論壓力麵前,總理列維·艾希科爾任命摩西·達揚為國防部長。艾希科爾不喜歡達揚,達揚也看不起艾希科爾,但是這一刻,必須團結一致。
摩西·達揚是本-古裏安的追隨者,溫蓋特的學生。二戰中失去一隻眼睛。
以色列立國後不久,第一次中東戰爭時,達揚率領他的八十九營奔赴戰場,他一馬當先,身先士卒,總是喊“跟我衝”,而不是“給我上”。達揚的所作所為,深得本-古裏安的賞識,年僅34歲被提拔為少將,成為以色列軍隊中最年輕的將軍。1958年卸下參謀總賬職務投身政界,擔任農業部長。
他的密友佩雷斯說:“他頭腦聰明,從未說過一句蠢話”。
他的同僚沙龍將軍認為,達揚“每天帶著一百種想法醒來,其中95個是危險的,超過3個是糟糕的,但不管怎樣,其餘兩個是絕妙的”。
他不守規矩,沒有朋友,還是沉湎於女色的好色之徒。本-古裏安對達揚傷心欲絕的妻子說,“偉人的私生活和公共生活常常在兩架平行的飛機上進行,兩者永無交集”。
國難當頭,退役的達揚感到責無旁貸。他到前線找到軍需官,要了一套沒有任何軍銜的軍服和一支左輪手槍,準備以普通士兵的身份參戰。
受命於危難之時的達揚經過周密細致的謀劃,決定對埃及進行閃電戰。耶路撒冷的指揮官反對,恐怕引起約旦攻擊,耶路撒冷怎麽辦?達揚回答他“咬緊牙關守住防線!”
與此同時,以色列通過美國國務院、聯合國駐耶路撒冷辦事處和英國外交部三次警告約旦國王侯賽因:“如果約旦保持平靜,以色列不會、重複一遍:不會,進攻約旦。如果約旦發起進攻,以色列將全力回擊。”
1967年6月5日淩晨7時25分,以色列隻留下12架飛機防衛本土,所有戰機傾巢而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撲向埃及的10各機場。3個小時後,埃及精心發展起來的空軍全部戰機被一片衝天的火海所吞噬。未及喘息,第二天以色列戰機又直搗敘利亞、約旦的機場,使三國空軍陷於癱瘓。然後以軍發動地麵戰,橫掃加沙,拿下西奈半島。達揚再一次出盡了風頭。
達揚在拉賓陪同下進入耶路撒冷,他在一張紙條上寫:“願和平降臨整個以色列”。然後將紙條塞進希律門的石縫裏。
當年進入西牆的以色列戰士——
時隔兩千年,猶太人終於又可以訪問聖殿山了。但是達揚嚴格規定:不準猶太人在聖殿山祈禱。這個規定被嚴格遵守至今。
難怪阿拉伯人尊稱他是“阿布 穆薩”(意為“摩西之子”)。
退出軍界後,達揚應邀在貝京政府內擔任了兩年外交部長。為埃及和以色列簽署《戴維營協議》並最終締結和平條約,作了許多具體的工作。
善戰也敢和,的確富有政治遠見,是個人物。
1981年10月16日,達揚死於心髒病猝發,享年66歲。
小花絮:2005年達揚所使用的眼罩在eBay上以7.5萬美元的價格出售。
拉賓被授予為這場戰爭命名的榮譽,他選擇了最簡單的名稱“六日戰爭”。
納賽爾則起了另一個名字:“納克薩”,意為“挫敗”。
這場戰爭打擊了納賽爾的威信。加上健康不佳,他有意辭職。但受到政府和民眾的挽留。
再說成立之初受到約旦保護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竟然企圖刺殺約旦國王侯賽因,以其取得對約旦的統治權,有九條命的約旦國王被保鏢用身體壓住,幸免於難。之後,約旦軍隊出動坦克、飛機圍剿隻有輕武器的巴解組織。
阿拉伯人自己開打了。一年後巴解組織被驅逐出約旦,轉移到黎巴嫩。
1970年9月28日,在彌合裂痕的阿拉伯聯盟緊急會議結束後,納賽爾第三次心髒病發作不治,終年52歲。
怎麽這麽多心髒病“猝發”、“不治”啊!
納賽爾的死訊震驚整個阿拉伯世界,許多國民得知消息之後傷心不已。
10月1日,除沙特國王費薩爾外,所有阿拉伯國家的元首都出席了葬禮,包括蘇聯總理柯西金和法國總理雅克·沙邦-戴爾馬。
葬禮上約旦國王侯賽因·本·塔拉勒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主席亞西爾·阿拉法特當場放聲大哭,利比亞的穆阿邁爾·卡紮菲更兩次暈倒。
必須給他點個讚:他在位時,埃及實現了教育免費,包括公立大學。
注:網絡圖片
跟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