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離開耶路撒冷了,街道冷冷清清。在猶太人的默默注視下,250輛卡車和坦克沿著喬治五世大街轟轟隆隆開出了他們位於俄國大院的貝文格勒要塞。
本-古裏安在特拉維夫博物館裏宣告建國。第一次使用了“以色列”這個國名。但是他沒有參加慶典。他必須為以色列的生存而戰了。他曾經多次表示同意兩國分治,可現在不得不麵對阿拉伯正規軍的入侵。
在耶路撒冷前線,拉賓的戰士們沒那麽激動,他們太累了,以至於沒有聽到本-古裏安的宣告。有人懇求:“我快困死了,好消息明天再聽吧”。
11分鍾後,杜魯門宣布事實上承認以色列。他的國務卿喬治馬歇爾坦率地表示,反對承認以色列。
幾乎失明的魏茨曼在紐約的華爾道夫酒店為獨立而高興,但是也覺得自己被拋棄和遺忘了。悵惘之餘,得知本-古裏安邀請他擔任第一總統,杜魯門邀請他對白宮進行第一次訪問。
他回到了以色列。但是擔心“耶路撒冷猶太聖地在中世紀野蠻人的進攻下得以幸存,現在卻正在變為廢墟。”
二戰結束了。以阿真正的戰爭開始了。
埃及、約旦、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的軍隊帶著根除猶太人的明確使命大舉進攻以色列,阿盟秘書長阿紮姆宣稱:“這將是一次滅絕戰爭和殘酷的屠殺”,“後世將會說這場戰爭如同蒙古人屠殺和十字軍東征”。
一千多年來,猶太人總是順服在伊斯蘭帝國治下的下等臣民。“阿拉伯民族相信自己是一個偉大的軍事民族,並把猶太人看做開店做生意的民族”。
還記得那位從邱吉爾手中得到他的沙漠王國約旦的阿卜杜拉嗎?他的阿拉伯軍團是英國人訓練的精銳,為此當選為阿盟軍的總司令。
約旦國王站在橋頭掏出他的手槍朝天射擊:“前進!!!”
國王的軍團“正處在歡欣鼓舞當中,許多戰車裝飾翠綠的枝條成捆的粉紅色夾竹桃花”。
這場景讓我想起美國南北戰爭時,北軍從華盛頓出發開往裏士滿的情景。我曾經寫過那盛大場麵:“1861年6月16日,在林肯總統的號召下,北方的三萬五千人的誌願大軍在響徹首都上空歡呼聲中向南開拔了。3萬5對1萬5,兩個對一個,他們因此充滿了必勝的信念。無數老百姓跟在隊伍的後麵,許多議員也夾在其中。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有人還帶著裝滿食品的野餐籃子,興高采烈地去觀戰。尾隨大部隊出發的還有一群盛裝打扮的婦女們,準備戰鬥一結束,徑直到附近參加慶功晚會。據說這支軍民一家親的浩大隊伍第一天的快樂行軍隻挪動了5英裏。一邊走一邊採著路邊的漿果。與其說是一支開赴戰場的軍隊,不如說是昭示正義與勝利的誓師大遊行”
(博客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5898/201505/18228.html)
阿卜杜拉“矮小粗胖,像馬一樣強壯,深棕色的眼睛帶著笑意”,“曾經三次從20碼以外射掉弄臣頭上的咖啡壺”,勞倫斯曾經這樣描述他。
阿卜杜拉不僅是士兵,也是外交家。對待猶太複國主義他的態度是務實的。“如果你正在通過一座將垮掉的橋時遇見一隻熊,請叫它“姑媽”。
他不止一次對魏茨曼和猶太複國主義者表示,隻要支持他成為巴勒斯坦王,他就給猶太人一個家園。他很討厭穆夫提,認為猶太複國主義之所以日益強大,要感謝“那些不接受任何決議的阿拉伯遊擊隊”。他不反對聯合國劃定的猶太國邊界。他對猶太特使果爾達梅森,也就是後來的梅厄夫人說,“我不想創造一個允許阿拉伯人騎在我身上的新阿拉伯國家”。
可是這一次他這匹“馬”被拴住了。
二戰時期還是公子王孫避難場所的耶路撒冷,二戰結束後迎來了最猛烈的槍林彈雨。
國王阿卜杜拉焦慮萬分,唯恐猶太人進入老城和聖殿,那裏埋葬著他的父親。
以色列的拉賓分兵乏術,大喊:“猶太人隻能召集這麽一支軍隊來解放自己的首都嗎”?
本-古裏安狂叫“耶路撒冷隨時可能陷落,要不惜一切代價進攻!”
最激烈的戰鬥發生在耶路撒冷以及連接耶路撒冷和特拉維夫之間的道路上,交戰雙方為外約旦阿拉伯軍團和以色列軍隊。阿卜杜拉國王命令外約旦部隊指揮官古魯伯帕夏,在5月17日進入耶路撒冷,於是在5月19日至28日期間爆發了激烈巷戰,最終以色列部隊被趕出了耶路撒冷的阿拉伯地區和老城的猶太地區。
寡不敵眾啊,貝京寫到:“大衛城落入敵人之手”,“哀痛降臨到我們身上”。
自1187年穆斯林再次征服耶路撒冷之後,猶太人第一次不能接近西牆。27個猶太會堂的22個遭到毀壞。
此時,阿卜杜拉牢牢占據了耶路撒冷老城,在約旦河西岸,他控製了南部;伊拉克控製了北部;埃及軍隊在猛攻老城的南部。
雙方武器裝備的懸殊,鄰近阿拉伯國家有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軍隊加入戰鬥,讓國際上普遍猜測以色列要輸,阿拉伯世界會贏。連名將蒙哥馬利也猜測新建立的以色列國將在兩星期內被打敗。
大局似乎已定,其實不然。
在二戰時參與作戰的猶太人很多,他們身經百戰,隻不過暫時缺少武器裝備;而全世界的猶太人中不乏富商,他們迅速發起慷慨的捐贈,讓以色列有金錢購買武器。在兵員補充上,在1948年五月中旬,以色列國防軍的人數為6萬5千人;到1949年春天增加到11萬5千人。阿拉伯聯軍在1948年七月約為4萬人,到1948年十月達到5萬5千人,但直到1949年春仍沒有太多的增加。阿拉伯空軍,也隻有十幾架戰鬥機和三到四架轟炸機經曆過戰鬥,其它的都不能投入使用。不可思議的是,此時埃及居然襲擊海法附近Ramat David英國空軍基地,結果遭到英國空軍的回擊,損失巨大。空中力量的平衡開始滑向有利於以色列空軍。在1948年秋,以色列國防軍利用僅有的十幾架戰鬥機取得了製空權。
以色列首先打敗了埃及人,占領了與西奈半島相連的內蓋夫沙漠。
總之,接著一隻眼睛的摩西達揚中校與約旦停火,,到1949年上半年阿拉伯5個國家都與以色列簽訂了停戰協議。
第一次中東戰爭,少年大衛戰勝了歌利亞
聯合國的調停者瑞典國王的孫子伯納多特曾在二戰最後時期,與希姆萊談判,成功救下許多猶太人。這次他又來到耶路撒冷,提出把耶路撒冷全部交給阿卜杜拉國王。
憤怒的猶太人拒絕了這個方案。伊紮克沙米爾下屬的萊希極端分子用機槍掃射了他的吉普車,伯納多特死在了醫院。本-古裏安解除了萊希的武裝,但凶手逃之夭夭。
以色列終於可以消消停停正式選舉魏茨曼為首任總統。75歲的總統發現,實權在總理本-古裏安手裏。“為什麽我必須是瑞士式的總統,為什麽不是一個美國式的總統?”
1952年,魏茨曼去世。
以色列得到耶路撒冷東區和斯科普斯山的一塊土地。
勝者是阿卜杜拉,他占有老城、東耶路撒冷和西岸。但是他允許以色列人進入西牆,橄欖山墓地和汲倫穀的陵墓,自稱“巴勒斯坦之王”。
1951年7月20日,阿卜杜拉和他喜愛的孫子驅車前往耶路撒冷。路上,國王對孫子說,“當我不得不撒手時,我願意被無名小卒射中頭部。”
一語成讖。
在阿克薩清真寺門前,一個年輕人突然出現,手槍頂著國王耳朵,子彈從他眼睛射出。孫子侯賽因也挨了三槍,但是臨行前祖父命令他戴在胸前的勳章救了他的命。
暗殺真不是以色列人幹的。是埃及國王哈魯克與穆夫提策劃的,這隻是阿拉伯一係列殺戮和政變的一部分。一年後,這個埃及國王、穆罕穆德-阿裏的末代國王哈魯克被納吉布將軍和納賽爾上校領導的自由軍官組織推翻。
繼任約旦王位的是他的兒子塔拉勒,他患有精神分裂症。所以很快退位,老國王的孫子17歲的侯賽因繼承了王位。他溫文爾雅,親西方,在阿拉伯世界小心滴維持著平衡。從他與祖父第一次經曆暗殺,他一生逃過多次劫難,是一個有九條命的國王。這個約旦國王侯賽因一生中能在大國爭奪和各種勢力的夾縫中求生存,謀發展,他的隨機應變能力不是一般般哪。
耶路撒冷停火了,路障、鐵絲網和圍牆將城市分為東西兩區,用希伯來語、阿拉伯語和英語寫著:“停!”“危險!”“前方是邊境!”
唯一的出口是曼德爾鮑姆門,跟柏林查理檢查站一樣舉世聞名。
查理檢查站成了曆史遺跡,成了遊客觀光憑吊的遊覽地,曼德爾鮑姆門怎樣了?
好沉重的曆史!講點好玩的軼事吧——
以色列控製的斯科普斯山上有個“聖經公園”,裏麵的一隻老虎、一隻獅子和兩隻熊的飼養成了問題。
兩個選擇:用以色列的經費買阿拉伯的驢子飼養以色列的獅子;以色列的驢子經過約旦控製區拿來喂獅子?
最終,在聯合國有關人員的護送下穿過約旦領土進入西耶路撒冷。
老虎獅子何辜啊!在人類的仇恨與戰爭中,它們也被迫“移民”。
注:網絡圖片
問好鹿蔥。
我還是要讚美,鹿蔥姐的好文,和認真讀書的好習慣。
華人世界根本不了解真正的以色列和中東問題。城裏需要鹿蔥姐好文介紹。
哈哈,加上注明圖片來源的嚴謹,電影,電視一定火紅!:)
“阿盟秘書長阿紮姆宣稱:“這將是一次滅絕戰爭和殘酷的屠殺”,“後世將會說這場戰爭如同蒙古人屠殺和十字軍東征”。”
“阿卜杜拉牢牢占據了耶路撒冷老城,在約旦河西岸,他控製了南部;伊拉克控製了北部”。
。。。我有點疑惑怎麽會有伊拉克?伊拉克不與以色列接壤,與它有數百公裏之遙,我的理解曆次中東戰爭,伊拉克好像都不是直接的參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