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3)
2020 (84)
2021 (124)
2022 (149)
2023 (113)
最近看了兩部電影,都是講死亡。一個不想活,一個活不成。
一部是美國電影《生無可戀的奧托》:結發一生的老伴走了,奧托係好一根繩子,覺得生無可戀。
一部是英國拍的《生之欲》:威廉姆斯得了不治之症,也就能活幾個月吧。
這兩部電影都在今年年初的奧斯卡典禮上獲得了提名。所以就排上了我的觀劇名單。
真是巧合呢,這兩部電影都是翻拍,前者翻拍自瑞典電影《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
咱慢慢說來,先說《生無可戀的奧托》。
奧托是一個倔老頭,愛管閑事的倔老頭,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 妻子在世時,情況應該是可控的,因為妻子的善良與溫柔可以化解很多矛盾,可以撫平他的怒火。可是這個愛永遠消失了,內心的痛苦無法傾訴,這個世界在他生無可戀,於是,倔老頭變得更加孤僻怪誕,對人對事更加挑剔。電影一開始,奧托買繩子,買5英尺,店員小夥子要幫他忙,他眼睛一瞪:“你認為我不會割繩子嗎?”付款時,他又瞪眼了,認為多收了1英尺錢,站在那裏不依不饒,後麵一個顧客好心說要替他付,他把矛頭對準了人家!
真是個壞老頭呢!
67歲的湯姆·漢克斯飾演了這個壞老頭,演技無可挑剔,買繩子,暗示他要上吊自殺,也更凸顯奧托不通人情的怪癖。
我們生活中這樣的老人挺多的,不分老頭老太,一般人都會敬而遠之,中國人的想法:“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結果就是這樣的老人會越來越孤單越來越討人嫌,無人理解,結局很慘。
可是奧托遇上一個女人瑪麗索,一個大大咧咧的南美移民,一個挺著大肚子的中年女人,不管他的橫眉冷對,不在乎他的出言不遜,總是叫他“我們的好朋友”,瑪麗索用自己的寬容和愛心融化了奧托冷去的心,這個家庭的善良和接納讓奧托沉浸在家人般的溫馨和親情中。
改編版不錯,立刻又去看瑞典原版。聽到不好聽但是曾經熟悉的語言感覺好親切!電影開頭不是買繩子,是買鮮花起爭執;最初認識妻子的起因也不一樣,瑞典版是他在通勤車上打瞌睡做過了站,對麵的女孩子替他補了票,美國版改成他為了給女孩送不經意掉落的書,上了相反方向的火車。後者更浪漫更美國吧。可是我看瑞典版似乎更溫馨。
這部關於老頭的電影,幾乎直白地對我們說:別輕易下論斷指責“壞老頭”。人老了尤其是孤孤單單的老人可能心理生理都會因此產生不一樣的變化,我們應該更多一點寬容更多一點關愛。
更正:不是“我們應該”,而是“你們應該”。當然,我們老頭老太也應該學會更多包容學會更有愛心,不要什麽都看不怪,不要當“九斤老太”啊!
剛剛寫完,忽聞老湯姆在戛納紅毯上發脾氣,這是奧托還魂嗎?
這個世界開始變老,關於老人關於死亡的作品也越來越多了。
這回說到《生之欲》。翻拍自黑澤明的作品——
英國版是石黑一雄改編的。主演是74歲的比爾·奈伊(Bill Nighy),他獲得今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同樣都是五十年代初期,東京改到了倫敦。經曆了二戰慘痛的國家,此時的政府似乎又開始了一潭死水般的刻板官僚的運轉方式。每個人的辦公桌上的公文都堆積如山,以此顯示每個人處理不完的要事大事,還有各部門踢皮球的可恨與可笑,亞洲跟歐洲一樣,戰勝國的英國跟戰敗國的日本一樣,再延伸一下,想起了需要證明“你媽是你媽”的偉大祖國,社會主義的官僚跟資本主義也一樣。
主人公威廉姆斯就是在這麽一個體製中習慣性地過著每一天,直到醫生宣布,他的去日無多。
他想訴說卻無人可傾訴。妻子早年去世,他為了兒子放棄了再婚。可成人的兒子怕老婆,老婆不關心他這個公公隻關心用公公的錢再買新房子好分家單過!
他覺得世態炎涼。
一段放浪放縱破罐子破摔,那個在他手下毫不起眼的一個女同事,用直率誠實開導了他。
威廉終於想明白了,他想用餘生做一點有利於社會的事。他瞞下了身患絕症的事情,開始為電影一開始那個踢皮球的項目奔波,受盡冷眼坐夠冷板凳,終於讓項目落實,把一處廢棄的舊房子改造成孩子們的playground。
故事很簡單,但是大導演黑澤明將它編排剪輯得有趣味。石黑一雄的改編基本忠實於原版。
電影才到一半的地方,威廉姆斯就去世了。發人深省一幕主要是在他的追思會上,那些曾經為建兒童遊樂場在政府各部門奔波的女人們不吝讚美之詞,可上司和同事們有點酸溜溜。
有一幕讓我淚汪汪:
他兒子找到威廉姆斯那位年輕的女下屬,問她:父親生前知道自己不久於人世嗎?那女人說我不知道。威廉兒子一臉的痛悔:如果他知道,如果他告訴了您,為什麽不告訴我?如果他告訴我,我不會讓他這麽就走——這麽孤單!
這兒子難過是真心的,畢竟是父親一個人把他帶大的,他應該反省父親在世時自己的冷淡和漠不關心;這兒子也許還有點釋懷,認為父親自己也不清楚自己的病情。
無論如何,一切都晚了!
威廉的同事們也在通勤的火車上互相問:威廉生前知道不知道自己得了癌症呢?
結論是:他兒子都不知道,他自己肯定也不知道。
可是一直跟著他做他助手的年輕人韋克林說,我認為他知道。
另一位說,是啊,知道自己去日無多,會抓緊做事的。
年輕人韋克林反問,會嗎?我們會像威廉姆斯先生那樣做嗎?
這些對話的過程中,不斷插進威廉強忍病痛麵帶微笑在雨中在泥濘中在工地上的情景。
最後他們都沉默了。半晌,他們“make plege”:要向威廉姆斯學習,今後的工作中再也不敷衍推諉,再也不人浮於事,即使為了威廉姆斯也要好好幹!
哇塞。他們都成了念過誓詞的共產黨員要為真理而鬥爭啊!
句號如果畫在這個位置,也太圓太俗套了。
黑澤明不會這麽拍,石黑一雄也不會接著再改編。因為結尾不是這樣的——
沒過多久,這個工程部就恢複了老樣子,帶他們宣誓的新頭頭,照例把需辦的公文一件又一件堆在桌子上。
韋克林想起了威廉姆斯給他的最後一封信,那是在追思會上威廉姆斯的兒子轉交的。
威廉姆斯心中說,我們做的這件小事很快就會被人們忘記的,它不會成為豐碑。但是如果有一天你也陷入像我一樣的困境。請記住這個小小的playground,和它帶給我們的滿足感
韋克林來到那個小小的兒童遊樂場,附近巡邏的警察過來聊天,他說,我當時看他那麽疲累,勸他早點回家就好了。韋克林說,你不勸是對的,那是他一生最快樂的時刻。
影片裏有一首歌影片裏出現過兩次,一次是在最初得知來日無多在酒吧唱起,一次是在影片結尾,威廉姆斯輕輕搖蕩在小小遊樂場的秋千上,沉沉暮色中,悠揚的歌聲回響。。。。
催人淚下的蘇格蘭民歌《花揪樹》,願你也喜歡——
注:網絡照片
日本這部還沒有看過。
音樂平地而起,平靜又令人不平靜。
謝謝推薦!漲知識。
蔥姐的影評總是很精彩。
哈哈,這會不會是觀眾群的問題?我們終於可以欣賞這樣的經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