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3)
2020 (84)
2021 (124)
2022 (149)
2023 (113)
阿富汗!阿富汗!當今世界話題真多!按下那個娛樂的葫蘆又浮起來這個時政的瓢!
愛看地圖的我重新端詳那個小小的阿富汗——
阿鬥總統加尼腳底抹油,收拾細軟金銀,扔下他的國民逃了;頗有血氣的副總統薩利赫又揭竿而起,聚集舊部,與民兵組織會師潘傑希爾山穀。
潘傑希爾山穀地勢險峻,是阿富汗數十年來唯一未被塔利班攻占的地方。時隔20年,反塔利班聯合陣線“北方聯盟”的旗幟再次在潘傑希爾升起。這個地方是一條長100公裏,寬10公裏左右的東北-西南向山穀,距離喀布爾才百公裏,居高臨下,有點意思。好像在你臥榻床頭支起一杆槍,不可小覷!
順著潘傑希爾往地圖右上方走,咦?這個小手指頭一樣的地方引起了我的興趣。這地方忒小,俺這小地圖上別說四隻眼就是八隻眼也看不清楚看不明白,還是牽狗狗幫忙嗅一嗅。果然嗅出了大味道!
瓦罕走廊啊!
瓦罕走廊,最窄處隻有15公裏。最寬也不過75公裏。全長400公裏左右,其中100公裏屬於中國,就像手指頭最上麵的一小節。額滴個娘呀!這好像生生用一個小手指甲要粘住中國為鄰
中國和阿富汗怎麽會執拗地有這樣一個奇怪的勾連呢?
翻史書,敲黑板!
從曆史記載來看,整個瓦罕走廊很長時期都是由中國掌控。瓦罕走廊就位於絲綢之路上,是中國西域與中亞和南亞交流的通道。張騫當年也走過。漢武帝時期,統治瓦罕走廊的國家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桃槐國,有700戶,5000人口,控弦1000騎。
公元399年,東晉僧人法顯西行求法,正是從瓦罕走廊進入印度的。
法顯在書中描述:“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四顧茫茫,莫測所之,唯視日以準東西,人骨以標行路”。意思是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隻能靠太陽辨別方向,用前人白骨來做路標。
十三世紀,意大利人馬可波羅也走過瓦罕走廊。
這裏人煙稀少,鳥獸絕跡,但是,它屬於中國。
一直到兩百年前。
1812年俄國開始全麵南侵,並包圍英屬印度和阿富汗。英國與俄國為了避免發生衝突,就背著清朝劃了條隔離帶作為緩衝,此隔離帶就是瓦罕走廊,並且交給阿富汗。
清朝連個知曉權都沒有!
據說,左宗棠曾派部隊前往帕米爾高原建立了哨所,奪回部分失地。但是走下坡路的清政府鬥不過北極熊。清軍退至色勒庫爾山脈以東,俄羅斯遂逼迫清政府簽署《中俄續勘喀什噶爾界約》,和英國將帕米爾高原瓜分得一幹二淨,隻保留瓦罕走廊作為“待議區”。時逢中日甲午戰爭期間,清政府要東西皆開戰,那裏有這個能力和氣魄!隻是勉強保存住了塔敦巴什這一地區,也就是瓦罕走廊和阿富汗交界的地區。
要多說一句:解放戰爭期間,國民黨節節敗退,但是駐守在瓦罕走廊的國軍,在錯綜複雜的邊境形勢中牢牢控製著國境線,沒棄哨而逃,一直堅持到解放軍和平解放新疆之時。
這真是“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比剛剛棄國而逃的阿富汗總統加尼要英雄好漢不知多少倍!
1963年中阿兩國商定以雙方當時的實際管轄為基礎進行劃界,正式簽訂《中阿邊界條約》。阿富汗就這麽跟中國鐵定粘住了。
這根手指頭不簡單啊!400公裏長,穿過上麵的塔吉克斯坦,下麵的巴基斯坦,還有不平靜的克什米爾,生生地用指甲部分粘住了中國。中國也緊緊抓住了這根跟自己千絲萬縷血肉相連的手指頭!
九十年代我曾去過新疆喀什,熱情的主人讓我們多住幾日可以去紅旗拉普哨卡看一看。隻是行程已定,後麵也有安排,隻能忍痛割舍。紅旗拉普再往西走百公裏,就是瓦罕走廊啊!
瓦罕走廊中國部分屬於新疆喀什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又有聯想了——
還記得六十年代膾炙人口家喻戶曉的電影《冰山上的來客》嗎?古蘭丹姆就是在喀什南邊的葉城被賣,跟阿米爾分開的。他們後來重聚在塔吉克人的地方,雖然電影沒有再點名具體地址方位,應該是就近向西流浪到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的邊境。那裏就是瓦罕走廊啊!
查了查,權威答案來了。電影拍攝地: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塔合曼鄉
這麽一想,瓦罕走廊好像近在咫尺,一下子好親切好溫暖!
真想去走一走看一看。。。
這句話看了,就不用往下看了, 西域中國都無法長期控製,更不用說啥瓦罕走廊了。
中國能長期控製的,是所謂漢地18省。
暴露年齡段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