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南方相比,東北的飲食總體比較粗糙。但是這不等於沒有馳名的地方美味。哈爾濱紅腸,就是哈爾濱走遍大江南北再邁出國門周遊世界的美味之一。
吃慣哈爾濱紅腸,再吃別的紅腸,總覺得不是正宗味道,就像吃過上海南翔的小籠湯包,別的小籠湯包都是冒牌一樣。
哈爾濱紅腸跟哈爾濱的發達興盛一樣,都是伴隨中東鐵路的修建起家的,說到底是俄羅斯風味。但是日久天長,就像一棵大樹的枝杈,哈爾濱紅腸也是分出“流派”的。如:秋林公司做的是“裏道斯紅腸”,肉聯廠做的是“肉聯紅腸”,還有哈爾濱商委做的“商委紅腸”。
“裏道斯紅腸”比較幹、瘦,比較鹹;“肉聯紅腸”有肥肉丁,香濃,蒜味;“商委紅腸”新鮮,稍清淡,每天限量生產。
哈爾濱人喜歡“商委紅腸”,遺憾銷售點較少。大直街一直向東,過了太平橋,街拐角有個小店,那裏專賣“商委紅腸”。當年家住軍工大院,自行車一個長下坡就到了,好像挺方便,可是要趕時間,去晚了就沒了。所以我常吃的是“肉聯紅腸”——香。
現在網上輕易可查各種哈爾濱紅腸配方,其實,關鍵門道沒有提到。
就說“肉聯紅腸”的香,在於它的肥肉丁,黃豆粒大小,不愛吃可以揀出去,但是沒有這肥肉丁是萬萬不能的!聰明人會說:那是,肥肉香嘛!這話隻說對一半。因為此肥肉不是彼肥肉。肉聯紅腸裏的肥肉丁必須是老母豬的肥肉!
不懂了吧?
老母豬皮厚肉糙,炒不動煮不爛,一般吃法沒人待見,但是把它切成小丁拌進紅腸肉餡裏,無論烤還是煮,這肥肉丁都不會融化成為油乎乎一團,而肥肉的香味卻慢慢滲進肉餡,真正香而不膩。切開看,肥肉丁像小珍珠,一層層錯落有致鑲嵌在紅肉上,“大珠小珠落肉盤”觀感上也更舒服,咬一口。。。不說了不說了,口水要出來了!
料好很重要,火也很重要。科技發達到處用電火,可哈爾濱紅腸必須是硬雜木的熏烤,才會帶來特有的天然木香。
每次回國,必須要在哈爾濱買紅腸,然後帶著它各處跑,最後帶上回加拿大,一直到下飛機,戀戀不舍將最後一塊、最後一口咽下去。又帶著“何日腸再來”的期盼,等待下一次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