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1)
關於RCEP的好處鋪天蓋地,很多地方可以讀到,就毋庸贅述了,今天是來潑潑冷水的。
從經濟上說,因群裏很多國家是低收入國家,都是生產國和賣家,且對中方多是貿易順差,RCEP可能會使工作崗位,生產技術和其它利益流向低收入國家,比如是不是會加快外資廠從中撤離搬到東南亞?因東南亞的人工比國內低很多,在那裏生產的東西又能以很低甚至0關稅賣回國內?可能的話,不僅外資,國內民營資本有可能也會轉到東南亞。但國內產業現在其實還沒有真正升級為服務業或更高級別的製造業。
就是說中國的產業還沒有升級為高端製造業和服務業,而這個協議可能會讓國內中低端製造業加快流失,就是上還沒上去,下麵墊腳的卻要被抽走,這是什麽狀況?
還有,你建了這麽大朋友圈,歐美是不是心裏不高興,會不會促使他們加快建更重量級的朋友圈來應對?日資韓資台資倒可以兩邊吃,韓資基本已經移到東南亞了,日資本來也準備撤出,在RCEP下日資廠應該也會加快移出,到人工隻有國內的10分之1或8份之1的東南亞設廠,一方麵產品按中國的標準生產然後低關稅或0關稅賣回中國。另一方麵日韓可能再加入歐美的朋友圈,產品可以按歐美的較高的標準生產,賣給歐美。RCEP各國對歐美基本是貿易順差,大買家還是歐美。
印度本身人工低,對中方是逆差,主要順差是美國,沒有多大必要去加入RCEP, 往歐美這邊靠直接和歐美去談貿易協議或科技協議就可以了。看來看去,感覺這個協議對東南亞各國最好,是不是可以買東南亞比如越南等的基金?(聲明:此建議僅供參考,任何投資自己做決定,本人不負連帶責任) 。
另外,這個RCEP的標準比較低,沒有象TPP(CPTPP)那樣對勞務用工,環保標準的規定,各國為了掙錢可能會爭相往低標準裏走,協議也沒有解決爭端的機製,比如日韓澳新等為防止東南亞廉價商品的傾銷應該會製定一些貿易保護政策可能會和RCEP有衝突,還有象之前一些國家比如韓國澳大利亞等由於政治上的表態或說了一些不好聽的話而被杯葛和禁賣,這些貿易爭端和誰說去?到時亂象叢生,隻怕多邊協議變廢紙的可能性更高!
歡迎指正!
RCEP因為不包括也是申請了很多年的台灣,因此是被大陸主導,而不是東盟是肯定的(盡管是東盟發起的所謂10+1到10+5)。
那麽東亞也就是台灣和北韓不被包括,這兩個地方的經濟競爭力會大大降低,北韓就算了,而台灣的企業不得不移到RCEP國家來避免關稅,否則沒市場。
台灣目前年輕人失業率已經超過8%,非常高,幾年後會更糟,這就讓大陸在兩岸關係上和平統一占有絕對優勢,因為台灣目前利用ECFA可以從大陸獲得十倍於美國市場的順差,也就是十個美國市場的貿易也比不上對一個大陸的,而ECFA已經過期,大陸隨時可以掐掉,RCEP又讓台灣的南進政策失去可能性,台灣在經濟上就會很快是完全被大陸控製。
單純從製造業角度來講,目前世界上還沒有另一個國家有中國這種基礎設施,尤其是電力和交通,東盟的便宜勞力不占優勢。
從RCEP付出犧牲最大的是日本這個角度來看,急於達成協議的並不是中國,因此也就不會是犧牲太大。其實中國付出最大的是金融業的開放,而包括日本也不是金融服務大國,因此中國應該算是安全,也就是占了便宜。但這也是與國際金融接軌的開始,等到西方金融服務業允許進入中國,中國也不至於落差太大。而開放金融業是人民幣國際化必由之路,必須經曆。因此整體來講中國在這個FTA主導並且占便宜。反正在亞洲範圍中國與鄰近國家不得不保持貿易逆差,就像美國對於加拿大和墨西哥,這是獲得貿易統治貨幣地位的必須,中國也不可能例外。那麽讓亞洲國家衝擊中國市場,比讓歐盟和美國要更安全穩妥,等到RCEP內能穩定金融了,也就獲得與歐美在金融上一拚的資本。
畢竟這是世界最主要市場,歐亞大陸市場的主要市場、而且主要是在中華文化圈、世界上沒有國家不希望能進入這個市場。
具體在一個市場內誰更占便宜,最壞也會在市場範圍內依據市場經濟的原則適應。
至於外界如何影響是不大的,因為一個規模足夠大對市場不在乎外界的反應。
這就是世界上不論什麽地方都願意成立FTA地原因。你這裏的很多顧慮其實沒那麽需要當回事。一個不能互利的FTA是無法持續的,自然大家都不會有巨大損失。
在WTO玩過多年,中國政府知道如何不遵守規則。
可惜東盟10國太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