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滴滴打車”親曆記 ( 曾健君 寫於北京)

(2015-12-29 12:40:20) 下一個

上篇寫了騎自行車出行“停車難”,這篇雖然還是寫出行,但巳涉及到最“高上大”的主題:“互聯網加”。那天的目的地雖然不遠,但乘公交車來回的步行距離加起來要十幾裏地,而且是在重度霧霾下,於是我撥了“滴滴打車”。手機屏上立刻顯示出了帶著個小綠點的地圖:“上車地點:綠苑小區--西門,建議”,我輸入了目的地後看到:“附近有67輛車。。。”,同時有一圈圈的電波圖像,以小綠點為中心發射出去,很快就套住了最近的幾輛小黃車,形勢樂觀啊!

不料一分鍾,兩分鍾,五分鍾過去了,眼見小黃車們先後從電波圈上逃離,還沒有司機應答,直到“訂單狀態更新”的彈窗跳出來,告訴我無人接單。第二輪叫車時我選擇了“調車費”,這一招過去在其它地方叫車時曾相當靈驗,但這次從2元,4元,6元…,一擋擋地加上去卻杳無回音。當我徒勞地重複完第三輪叫車,正想關掉手機另想辦法時,彈窗的信息抓住了我的眼球:“再給一次機會吧?” 那好吧,已經叫了半個小時了,這第四輪一定不能再落空,於是我一開始就把調車費定為10元。果然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沒有兩分鍾就收到王司機的電話!我興奮地“喂”了一聲,奇怪的是,那麵的聲音有些遲疑:“咳…咳呀,對不起,我按錯鍵了,請你另叫吧!” 沒等我再說話那邊就掛了!

我按下“取消訂單”的鈕,彈窗跳出“風險”警告:隨意退車可能會影響信用,以後叫車更難!於是我掛電話給王司機,他說“我己經取消這單”,但手機屏上卻沒有反應,我坐等係統更新半天沒有動靜,再次和司機確認他已退單。直麵仍然“目瞪口呆”的手機五分鍾,我隻好冒“風險”選擇“退訂”以便能開始第五輪叫車,還算公平,在退定原因裏,有“司機沒來”這個選項。

我一邊開始第五輪訂車,一邊穿衣下樓,準備再叫不到時走兩三裏地上街去攔車,就在我走過小區西門時,手機響了!機不可失啊,我馬上回答:“師付我在小區西門等,您多長時間過來呀?”  真是你怕什麽就偏給你來什麽,隻聽那邊說:“嗯,嗯,我還真說不準了,我覺著離你不遠就按下了鈕,可怎麽導航說還要走五公裏多呢?要等不及你另找車?” 我心說從九點十分開始訂車,現在是差五分十點,再重來一遍考驗耐心不說,上午大概就出不去門了,還是再溝通一下吧,就問:“您現在在哪呢?”這可奇怪了,哪兒來的五公裏呢?他在馬連窪北路的菊園小區邊,從那裏前行在第一個紅綠燈向南拐就到通向綠苑小區的路了,他聽我說的路線後說:“挺冷的別站外邊,我找到了打電話”,我這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我扒著家裏窗口往外瞄了近十分鍾也沒見到來車,又一個電話打過去,司機說:路快跑到頭了我還沒找到標記呢!當我終於上了車看表已是十點十分。司機說,按鈕時他離紅綠燈隻有幾百米,可到燈前想左拐時導航非讓他繼續西行。導航不給力,路口上又找不到“綠苑”的路標,他硬著頭皮拐進來,又看到經過的馬路都是停車場,真以為跑錯了,可接了電話爽約不合適吧,就邊懵邊開直到接到我第二個電話。

哈,我這才明白了,為什麽我叫車時調車費加到十元都沒有人應答,為什麽王司機應答後說他按錯了鈕!原來是導航係統給出的路極為艱難:先西行兩公裏到圓明園西路南拐,南行1.6公裏掉頭北行700米右拐,再東行1.3公裏才到上車地點,要空駛5.6公裏過四個紅綠燈不說,還得穿越學生雲集的校園,那更是許多司機的忌諱。導航係統為啥這樣“舍近求遠”不認路呢?

這隻能怨綠苑小區不占“地利”了。據說在20年前的市政規劃中,綠苑小區北麵有一條東西向馬路,東麵有一條南北向馬路,都可以通行車輛。但後來樓蓋起來了,兩條馬路卻被“釘子”攔腰斬斷,據說當時連X區付區長都來了,終因“囊中羞澀”而未能疏通這兩條馬路。後來部分斷頭路成了停車場和小菜市,於是有二十多個樓的“綠苑小區”,就成了被校園和三個小區包圍在中心,和大馬路不沾邊的“匿園小區”了。雖然小區裏的人知道從馬連窪北路拐進來能行車,但在路口上看不到任何標誌,就難為了外邊來的司機,而無辜的導航係統,則時常“不承認”這條路是可以通汽車的!

二十多年來,無力為天價“過路費”買單的小區教職員工,早視步行兩三裏地到街上乘車為健身的常態,可老弱病殘或帶行李的人出行叫車就麻煩了:你要上機場是沒有問題的,但要到三五公裏近處的醫院去看病,就常聽到調度員無可奈何的聲音:“沒有車”。記不清有多少次,我們要跑到最近的大街上去攔車,再坐上車繞幾公裏去家裏接老人上醫院。而家裏沒有年輕人的老人就幹脆不出小區門。這次我90歲的老媽,看到我不用跑出去那麽遠,用“滴滴”就能“打車”,已經是感慨不已了,雖然她看到的是我用“滴滴打車”以來最費事費時的一次。這次打車裏程費35元,司機按我指的路走雖然空駛不到兩公裏,也為他的守信得到了10元調車費。

這事叫我看到,“滴滴打車”雖然使 “叫車難”部分地成為曆史,但要讓司乘雙方都得到實惠和公平,還真是任重道遠。比如能借助實時導航係統固然方便,但它計算的空駛距離使司機望而卻步,就大大降低了我叫到車的機率,因此算司機“拒載”也有失公平;再假如司機退單信息若能及時在視屏上更新,而不隻是發個短信(我回家才看到),就省了我坐等係統更新的時間。除網上操作之外,還不能忽視諸多“軟”“硬”件的現狀。比如司機應該熟記路線,但偌大個京城眾多名不見經傳的小路,跑南城的司機到北城就可能迷糊; 又比如導航係統雖能精準定位,但如何能教它考慮市政交通設計上的某些“異數”,避讓某些人為設立的藩籬?比如我還曾聽司機說過:導航顯示已到上車地點了,一看客人在200米外招手,中間還隔著一道鐵欄杆呢!天哪,這“滴滴”要有多麽大的智慧,才能使我等“匿園”居民也能有更多機會“打車”? 難怪現在要說“互聯網加”,這一個“加"字的內涵可真了得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海對麵 回複 悄悄話 老鄉呀,我也住那裏,不是一個小區,握手
jelous 回複 悄悄話 很討厭這個。回國叫車非常不便。
lasha07 回複 悄悄話 建議用Uber
wumiao 回複 悄悄話 這真夠麻煩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