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院的故事

一群天真,善良,正義,樸實,博學,性格各異,夢想不同的大學生考入了國內第一流的法學院,麵對友誼,競爭,愛情,機遇,內心,學業,擇業,他們的選擇和收獲,如童話一般美好,作者用優美的文字,浪漫的風格,傳奇的故事,講述一個個動人的故事。
正文

掌控

(2022-06-16 18:04:48) 下一個

掌控

   一個人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嗎?在重大決定前如何抉擇?安貧樂道的人有幸福的歸宿嗎? 有比女王更幸福的人嗎?

        十二世紀的法國,女人沒有地位是男性的附屬品和私人財產。未婚的修道院的修女遇到強盜,不僅財產被洗劫一空,還會被強奸。女人被視作男人的肋骨,難道上天歧視女人嗎?          

  一個17歲貴族女孩瑪麗亞被送進一貧如洗的皇家修道院,這裏信奉的是:“越遭受苦難就越接近聖潔”。安貧樂道是件好事,窮人也不是罪過。可是當權者卻不讓修女自給自足,還拒絕撥款給重病的修女。修女除了打掃門庭,就是讀經書,門可羅雀。善良的修女一個接一個被饑餓,寒冷和疾病奪走生命。這難道是天意嗎?

       為什麽不受折磨的人就不能做善事?為什麽富人就不能做慈善嗎?難道納粹折磨人就是為了讓他們靈魂入天堂嗎?瑪麗亞從小錦衣玉食卻被送進天壤之別與世隔絕的修道院,她內心深處充滿了疑問,要與逆境抗爭。她雖然是個修女,無法用地位和婚姻來改變現狀,但是環境改變了她,她也改變了環境,終於從被控製到了控製整個教區。把一個昔日渺無人煙的荒地變成了人丁旺盛,瓜果飄香,良田遍野,牛羊成群的自製區。就像是南泥灣的傳奇。她是怎樣做出決定的?

       當年母親為了防止女兒在自己死後被搶奪財產的人謀殺,從小就嚴格管教她。教她四門語言和領地裏所有事物的處理。在她母親死後,十四歲的瑪麗亞開始冒充母親簽名並管理這裏的大小事務,深入簡出,三年從未被外人察覺,也沒有仇人刺殺,直到女王宣召。

       因為相貌醜陋,女王沒有按照慣例給她許配一位貴族,而是讓她做皇家修女,就像武則天發配到了感業寺,終身不得踏進皇家半步。身為皇家修女,可是嚴冬裏連一雙襪子都沒有。好心的修女寧肯自己衣著單薄也要給她襪子,寧肯自己餓肚子也要給她食物,在這種舍己為人的母愛中她度過了最初的歲月,讓她感受到了寧靜和幸福。

        在恪守教規的漫長歲月中,她安貧樂道,一步步晉升為修道院的主持。當她有人力和物力時,她開始實踐“天助自助者”。她就像一個蜂王,精通佛法,物盡其用,人盡其才,指揮著每個修女做自己擅長的事物,開荒種菜,做飯,紡織,工匠,打獵,養殖動物,發展漁業,看護病人,布道等等,生病了就治療和休息,一切都井井有條,修女幹勁十足,互相幫助。一段時間以後,修女們幾乎忘記了貧窮和饑荒的往事。

       對待強盜的侵略,她沒有坐以待斃,而是修建了暗道,碉堡,讓獵戶出身的修女伏擊敵人,戰鬥勝利後,把繳獲的武器和馬匹充公。修女像極了地道戰裏的女英雄。

       除此以外,她修建寺廟,擴大高檔客房,讓有錢的貴婦到修道院居住禮拜,收繳禮金。她發揮了統治領地時期的商業才能。

       她終身未婚,但是有一位女醫為她排解寂寞。她和女王常年書信往來,收養了很多女兒,並把她們培養成了自己最得力的助手。一位女兒負責用一個冬天建成水庫,防止幹旱季節缺水,卻因為積勞成疾去世了,水庫也被敵人摧毀了。她深深自責,難道是因為自己的反抗意識太膨脹了,所以不安貧樂道嗎?她如果不是一味擴大生產,也許那個能幹的女兒就不會英年早逝,留下三個可愛的孩子。她的決定導致了一個人的死亡,這讓她深深的自責。她錯了嗎?

         當女王因為戰爭而收繳高額賦稅時,她拒絕賣掉剛出生的小羊,而是跑到首都把鎮寺之寶的法器全部賣了大價錢。很多人非常痛惜,她卻固執己見,她的選擇對嗎?

        當貌美的修女私通懷孕時,她投票決定把出生後的孩子送人,修女被打手腳並且秘密關禁閉,直到產後被送到另一個修道院,由負責給牛羊接生的修女給她接生,結果因為難產,母子都去世了。她為逝去的母子祈禱時,認為該修女破壞貞潔的人都反對她,但她毫不在意。懷孕的女子就不是貞潔的,那聖母瑪利亞又為何備受推崇?她自責,如果她給懷孕的修女好的待遇,也許她就不會流血過多而喪生。可是如果那樣,她要怎樣平息反對意見?難道她沒有法外施恩給這個修女是因為她沒有異性的追求者嗎?

       她的一生有功有過,對身邊的人有恩典也有虧欠,有時她靠著教義行事,有時靠眾人抉擇,有時有德高望重的修女指點,有時又屈從於內心的私欲,是她掌控著修女,還是她要服從美德?

        有時,她認為一生比女王還要幸福,因為她可以全力以赴自己美好的意願,讓周圍的人幸福。反觀美貌的女王為了名譽和地位,不得不東征西戰,子女都在動亂中死去,女王也變得惶惶不可終日。女王近旁的人包括女王自己都沒有感受到幸福,盡管富甲一方,權傾一世。

        在瑪利亞年幼時,她的生存全靠他人的庇護和憐憫,但是長大以後,她卻靠大家的幫助和自己的努力成為了給他人遮風擋雨的大樹。最終,瑪麗亞成為全法國最富有修道院的院長,在她的統治下,所有的修女都自給自足,衣食住行超過了當地的平均水平。她們勤勞,勇敢和善良,為麻瘋病人修建看護所,救濟當地窮人,為周圍人看病,超度,做彌撒。修女沒有個人收入,大多數都默默無聞,隻有愛的奉獻,這就是她們聖潔所在。

     很多人在做選擇的時候,都會猶豫不決,生怕做錯。殊不知隻有做了以後才知道對錯,沒有做以前是無從知道。事情的對錯,有的隻有在死後才能做出最後判斷。

     有的人不得不屈從於命運的安排,卻無法保持一顆感恩的心,終日在痛苦中遭受折磨。為什麽不能在無法改變的事物麵前知足常樂?

       沒有人能選擇出生的地點和時間,周圍人的目光,然而修女的人生是就是一艘船,被放進了波濤洶湧的大海,靠著日複一日堅定的信念,乘風破浪,領略無盡的海上風光,和世人分享。幾人能修身養性,做人生的舵手?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功過,誰與評說?

  (matrix    Lauren Qroff)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