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很感概地提及到以前她辛辛苦苦撫養自己的兒子,孫子,有時不完的勁兒,現在她年老了,大兒媳告訴她不用她再做給家人飯了,因為兒媳要做自己喜歡的西餐或者減肥餐,告訴她可以吃家人做的飯,如果不喜歡,她可以自己做自己吃。她也可以到托老所和老朋友玩了,不用再惦念著家裏的兒孫。
婆婆很惦記,在敬馨家住了不到兩個星期,就逢人就說:“我還有個小外孫,才十歲,從小被我帶大,還需要照顧。我不在,可怎麽辦呢?“
敬馨家裏的一雙兒女,這麽多年都沒有奶奶的照顧,她也從來沒有問過敬馨怎麽辦呢?好在,一株草,一滴露,媽媽的愛讓這對兒女健康成長。
婆婆一聽到敬馨的孩子成績好,就開始氣勢洶洶地指責敬馨,為什麽孩子作息不準時,內務衛生亂七八糟。完全沒有了慈愛,善良的平和心境。
敬馨想如果自己年老,離開了兒女,獨自生活。是不是也會變得空虛,嫉妒,看什麽都不順眼,越來越孤獨。婆婆就像一麵鏡子,提醒敬馨年老了以後要怎麽做人。
詩詞是普遍精神文化。高雅音樂藝術即使道德的,也真正是從審美出發,極大高度的情感體驗,讓人穆然深思。活到老,學到老。敬馨在飯前飯後,就會聽聽京劇,做家務的時候也聽聽詩詞,不讓自己的心被世俗所僵化。
“都是你這個當媽的不好,所以孩子才會變成這個樣子。”隻要孩子有一點錯,婆婆總是當著孩子的麵大聲數落敬馨。任何她不明白不理解的事情,她都埋怨到敬馨身上,因為她沒有帶過敬馨的孩子,對他們沒有感情,所以呆在家裏總是怨聲載道,說起話來牢騷滿腹。
敬馨以直報怨說:“我很委屈,當學生時勤奮求學,做母親又起早貪黑才把兩個孩子養大,在你眼裏,一無是處,你太傷人了。你以後教育孩子,隻要告訴他們怎麽做就行,不要把他們當成聖人,不能有一點錯處。“
婆婆一下沉默了,她知道中國的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她也覺得自己是做牛做馬才把孩子養活大。
同樣是勤儉持家,勤勞能幹,敬馨的奶奶卻完全不一樣,她慈祥,平和,幹淨,智慧。
敬馨的奶奶生後在鄉下,丈夫死後,一個人拉扯大五個孩子,把他們送去參軍,幫他們娶上媳婦。
奶奶天蒙蒙亮,就做好早飯,帶著敬馨下地幹活,她種的地裏有麥子,紅薯,棉花,芝麻,玉米。汗水流下的時候,她用毛巾檫幹了繼續幹。從她那裏,敬馨學會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知。奶奶耕地,除草,施肥,澆水,從不吝惜勞力,幹到天黑才回家做晚飯,她的地土肥苗壯,五穀豐登。
奶奶會撿樹枝生灶火,和麵酪千層餅。豬油酪出的千層餅,一層層,外焦裏嫩,蔥油的香氣撲鼻。如果奶奶趕上現在,說不定會成為一名出眾的麵點師呢。新下來的紅薯蒸著吃,新小麥用石磨碾成碾轉,澆上蒜汁香油,把芝麻烤熟壓成芝麻芽吃麵條的時候放上,新小米熬成粥。
有時到河邊洗衣,會把磚壓在竹籃裏,讓小魚遊進竹籃裏,然後洗完衣服,把竹籃從水底提出來,就能有小魚,小泥鰍,小蝦,回去給敬馨做河鮮。
有時用植物做成的燃料染粗布衣服,奶奶的衣服總是非常整潔,布做的紐扣,給敬馨做的花裙子上用五彩絲線繡成一朵朵桃花,讓花朵映紅敬馨紅撲撲圓嘟嘟的小臉。
敬馨受了奶奶的影響,一回家就拿著小掃帚,滿院子掃地,跟著奶奶拾麥穗,用長頭發換錢買文具,把破鞋換毛豆吃。奶奶總是笑眯眯地誇獎她,她把媽媽教的兒歌唱給奶奶聽,奶奶笑不攏嘴,誇她聰明善良。
生活有規律,待人和氣,總是誇獎他人,把他人的快樂當成自己的快樂,勤勞,質樸,總是想出各種辦法使用各種技能讓生活更美好,這就是奶奶帶給敬馨心裏的陽光。
敬馨決定自己也要做這樣的人,快樂度一生,堅決不讓壞的思想侵蝕自己,讓自己變得一蹶不振。自己快樂,孩子們才能真正快樂,敬馨決定累了就休息,好好做飯吃飯。不管婆婆怎麽說,這些做人基本的權利她在貧困的時刻,都從奶奶身上學到了,而且這寶貴的精神財富,決不能丟掉。
敬馨幹了一天活,吃飯的時候婆婆不停地嘮叨,大聲地斥責敬馨,不讓她好好吃飯。一個芝麻綠豆大的小事也要誇大其辭,敬馨覺得婆婆眼睛小,看不到好的東西。嘴巴大,喜歡亂說話。
她問自己,為什麽自己做什麽事情,婆婆都會看不順眼,非要教訓兩下,顯示一下封建家長的權威。
讓婆婆高興就是做婆婆喜歡的事情?如果婆婆不想讓自己吃飯,難道自己要活活餓死自己嗎?
英愛聽說後,告訴她”不要一味想讓家長高興,因為每個家長要求是不一樣的,這樣你會不知所措,倍感挫折。“
以前,英愛中午不午休,媽媽就會要求她必須午休,保證下午上課的時候不會打瞌睡。現在隻要英愛午休,婆婆就會故意大聲地剁肉餡,打電話不讓她睡覺。
以前,英愛做家務,媽媽總會說,學習是她的第一要務。可是現在,隻要英愛拿起書,婆婆就會說淨看閑書,不知道做家務。
以前,英愛的媽媽總對她說,對待婆婆要像對待自己的媽媽一樣,多做家務。可是婆婆卻一再嫌棄她家務做的不好,即使洗過的碗,她都要拿起來再多看一遍,數落她沒有把碗外麵洗好。
以前,在家裏,媽媽認為英愛隻要好好勞動,與世無爭,就可以心安理得,養活自己。婆婆卻不停埋怨英愛不掙錢,讓自己的兒子受連累,天天穿工作服。
以前,在家裏,媽媽對待英愛的丈夫像是自己的兒子,給他買衣服,不讓他做家務。可是婆婆卻對待自己像是女傭,隻給她舊衣服,讓她把家裏所有的家務包括孩子都管教好。
英愛感覺到肩膀特別痛,婆婆來了,她不僅要忙前忙後讓婆婆舒心,還要聽她沒完沒了的數落。她非常憐憫自己,自己的苦楚,不正是千千萬萬已婚婦女的悲哀。
她看著鏡子裏的自己,白發已經悄悄爬上頭頂,想起這麽多年自己總是第一個起床,最後一個入睡,還在丈夫的責罵聲中忍氣吞聲,含辱負重。在工作的重負下,極力維護自己的家。
她想起那個活潑,善良,開朗,愛笑的自己,那個被家人和大家誇獎的孩子,怎麽變成了現在這個鬱悶的媳婦。
她覺得自己有千萬條理由憐憫自己,為她的善良,為了孩子,可以犧牲事業,為她的勤勞,為了家人,可以起早貪黑,為了她的與世無爭,可以讓他人妒忌攻擊。
好好愛自己,沒有一個善事是因為神喜歡,天上諸神喜好各不相同。有的喜歡靜,有的喜歡動,有的喜歡旅遊,有的喜歡露營。如果做一件事讓諸神都喜歡,那就什麽事也做不成。
所以做善事是神必定喜歡的。因為神有善良的天性。可是人世間卻又善人和惡人。人在做,天在看。
英愛明白了,自己做事隻要動機純正,無所謂婆婆的喜好。她光明正大的休息,飲食,請朋友來幫忙,笑容慢慢回到了她的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