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拿著期末考試成績單,望著上麵三科紅紅的補考字樣,她的淚水像斷了線的珠子怎麽也止不住。
盡管同寢的同學助人為樂,把筆記都借給了她,但是老師的論答題,沒有一道是筆記本上的。按照學校規定,考試不及格必須補考。
她也不是不努力,每天起早貪黑,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除了律所就是教室,回到寢室累得倒頭就睡。 弟弟上學的錢她資助了大部分,自己的生活費也解決了。
這也許就是魚和熊掌不能得兼吧。
沈玉哭了很久,她真想喝個一醉方休,把生活中的千種不易,萬般憂愁完全忘記,但是不管多苦,她也不願糟蹋身體,她不能用抽煙喝酒來釋放自己。
望著同寢的同學都打著背包卷高高興興地回家了,她獨自一個人坐在寢室裏,給媽媽打電話。
“媽媽,你過得好不好?”沈玉問。
“好是好,可是腰疼病犯了。”陳雯說:“一到冬天就會疼,吃點止疼藥就好。你不用擔心”。
沈玉用手裏僅剩的兩百元錢去百貨樓給媽媽買電熱毯,希望用熱療的方法讓媽媽的身體感到輕鬆些。
寒冬時節,隻有一株梅花在傲雪挺立。看到紅梅就想起了媽媽。
母親最喜歡唱的歌就是《紅梅讚》:“紅岩上紅梅開,千裏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向陽開。紅梅花兒開,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萬朵, 香飄雲天外,喚醒百花 齊開放,高歌歡慶新春來 新春來 新春來。”
陳雯是一個賢惠的妻子、善良的母親。
盡管文化大革命奪走了她上大學的夢想,然而一個幼小的生命卻悄悄綻放。正如梅花一樣,雖然自己經曆了數九嚴寒,冰天雪地,但是依然喚醒百花一齊開放,迎接生命的春天。
站在母親的麵前,沈玉感到不可預知的命運。
“媽媽,下個學期怎麽辦呢?掛科太多就不能畢業了。”沈玉一臉愁容。
可是陳雯對此卻不感到絕望:“一切不幸都會過去,凡事循序漸進就會有好結果。”
“那您年輕的時候都遇到過什麽事呢?”沈玉問。
當陳雯還是高中生的時候,曾是學校裏成績最好的學生,同時還是學生會主席。她也有一個美好的大學夢想。
可是江青、張春橋、王洪文、姚文元及發動文化大革命以後,這場由文化領域發端的“大革命”,對教育、科學、文化的破壞尤其嚴重,影響極為深遠。
學校停課了,陳雯也跟著上山下鄉,上大學的夢想破滅了,很多知識分子受到迫害,學校停課,文化園地荒蕪,許多科研機構被撤銷,在一個時期內造成了“文化斷層”、“科技斷層”、“人才斷層”。 據1982年的人口普查統計,全國文盲和半文盲達二億三千多萬,占全國總人口數的近四分之一,嚴重影響到全民族文化素質的提高和現代化事業的發展。
陳雯也感到痛苦和迷惘,寶貴的青春耗費在爭鬥,簡單機械的勞動,沒有現代化的技術和知識,她常常一個人偷偷地哭泣。
文化大革命結束的時候,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了,這個時候的陳雯已經丟開書本整整十年了,在一家醫院做護士工作,她依然保持著一個勞動者的淳樸和熱情,兢兢業業。
恢複高考的時候,她已經和沈天賜結了婚,有一雙可愛的兒女。
沈天賜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還是鎮守著國家的邊疆,保衛著國家的領土。雖然有很多動亂,但是國家的領土依然完整,主權依然沒有喪失。
為了國家的重任沈天賜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妻子兒女,父母兄妹,除了給自己留下五塊錢夥食費加上生活費之外,他把所有的錢都寄給家裏,讓妻子養家。
陳雯隻有在丈夫探親的時候才能見到他,總是一家人歡歡喜喜包包餃子,丈夫就急急忙忙修理房子,做家務,然後就馬不停蹄地回到部隊。
萬水千山也沒有隔斷夫妻之間的感情,為了能夠見到家裏的親人,到中秋團圓的夜晚,沈天賜也會對著圓月,思念家鄉。 陳雯也會仰望天上一輪圓圓的月亮,想著遠方的親人。
沈玉小的時候,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父親的部隊。沃野千裏,碧草如茵。在遼闊的平原上,戰士們在練習投擲手榴彈,父親是一名指揮官,來回地巡視著戰士的演習,一身軍服顯得英姿勃勃。他十分疼愛自己的女兒,總是教她跑步,甚至教她軍體拳。沈玉也因此從小就有了不愛紅妝愛武裝的愛好,平時總是學習勤奮,助人為樂。這一切都是繼承了父親的忠誠不怕苦的精神,在同學們中有很高的聲譽。
後來,沈天賜複原到了地方,他白手起家,做起了生意,整個家庭都留給了陳雯照顧,陳雯也就變成了家庭主婦。
陳雯認為自己的人生雖然有夢想失落的時刻,但是認認真真地生活,最後的結局還是幸福美滿的。
”媽媽,我整個寒假都留在學校複習功課。“沈玉聽著媽媽的故事,她見賢思齊。
”小玉,你多複習一遍,律考的時候就不用太費力氣了。“媽媽安慰自己的女兒。
”真的很希望自己能一次通過呀。“沈玉的臉紅了。
”幹嘛要拿自己和別人比呢?小玉,我們家的情況你也是知道的,如果你不打工,姐弟兩個沒錢交學費,都會退學的。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不要責備自己了。“媽媽完全明白女兒的心思。
”寒假留校,這還是第一次。“沈玉有點意外。
”小玉,每天早上你定個鬧鍾,找一個寒假留校的同學一起上自習,爸爸不是給你講過聞雞起舞的故事嗎?“媽媽耐心地疏導女兒受傷的心靈。
聞雞起舞,原意為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誌報國的人及時奮起。典出自《晉書·祖逖傳》:傳說東晉時期將領
祖逖他年輕時就很有抱負,每次和好友
劉琨談論時局,總是慷慨激昂,滿懷義憤,為了報效國家,他們在半夜一聽到雞鳴,就披衣起床,拔劍練武,刻苦鍛煉。代表著:發奮圖強、自強不息。
虛懷若穀的沈玉接受了媽媽的教導,她在學校圖書館找到了自己的老鄉夏南風。
小夏身材不高,一口家鄉話,特別喜歡給沈玉講故事,她寒假也留校。於是她們兩個幹脆搬到一起居住,每天一大早聽到鈴聲就起床,打飯,複習功課,下午就一起到操場跑步,閑著就互相講故事,聊天。
過春節的時候,陳雯住在女兒的宿舍裏,她和沈玉還有夏南風一起包餃子,貼紅字,逛大街。她們高高興興地過了新年。
母女兩個一起唱了一首歌”心靈的玫瑰“
(陳雯)在我心靈的深處開著一朵玫瑰
我用生命的泉水把她灌溉栽培
啊玫瑰我心中的玫瑰
但願你天長地久
永遠永遠把我伴隨
(沈玉)在我憂傷的時候是你給我安慰
在我快樂的時候
你使我生活充滿光輝
啊玫瑰我心中的玫瑰
(合唱)但願你天長地久永遠永遠把我伴隨 永遠永遠把我伴隨”
歌聲裏滿滿地裝載著母女的深情。
因為老太太的兒子隔三差五無理取鬧,陳雯辭去了護理工作。現在在一家私立學校工作,正月十五的假期提前了十天,這個消息頓時讓整個學校的老師和教工忙得天翻地覆。
食堂的師傅慌忙趕去準備學生到來時要吃的糧食和柴米油鹽。管後勤的老師要給學生們縫製被褥,教務主任指定了由各個年級組長帶領的老師的名單,陳雯到集市去買各種餐具,補齊鍋碗瓢盆。老師去購買各種學習資料,校長和副校長對照教師教學計劃,忙忙碌碌地準備著包括課外活動在內的各種教學用具。開學的日期一般定在元宵節(春節的最後一天),住校的學生回家和父母團圓,幫著家裏做家務,歡慶春節,回校以後繼續上課,這是慣例。今年的開學日期沒有選擇大年十六,而是正月初六,看來是私立學校的競爭激烈。
在學校工作,耳濡目染,陳雯感到天天都有進步。
開學補考,韋編三絕的沈玉三門課毫無意外都通過了。
在高中當教師的伯伯慷慨解囊把沈玉的學費都替她墊上了,沈玉不用再打工了,她可以一心一意地學習了。
生活困難的人都應該有助學金呀。